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大家开工大吉啊!

职场父母们一定特别愿意听到这句话吧?!

昨天大家还在群里纷纷感慨:可算开始上班了,终于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跟娃“亲密接触”了一周,人都要“废”了,然后纷纷吐槽这7天,各家熊孩子惹人生气的行为。

结果一位小伙伴大倒苦水——春节带娃走亲一天,憋出了内伤7天。

原来是除夕那日,娃太爷爷90大寿,一大家老老少少几十口人齐聚一堂,为老爷子祝寿。

去的时候一家三口还有说有笑,给孩子还排练好了要说哪些祝福的话,结果到了现场却发生了360°大反转,别说当面祝福了,孩子连家门都不愿意进。

“孩子死活不进去,强说就哭,一大家子人的眼都注视着我们,当时我和他爸的表情就是大写的尴尬!

这不是第一次了。我知道不应该强迫孩子,但说实话我的内心非常崩溃。特别想说一顿,或者拉着一走了之。但很多场合往往都是进退两难,我只好强忍着,最后一整天都因此不痛快。

这次可好,何止一天,整个假期我都没缓过来,搞得我都社交恐惧了,连我妈那儿都不想去。”

这让我想起了年前引起大家热议的,贾静雯和5岁女儿的“戳心互动”。

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视频中,正在上早教课的咘咘因为害羞,迟迟不肯与妈妈在大家面前合唱。

夫妻带娃有分歧该怎么办(带娃走亲1天憋出内伤7天)(1)

虽然之前做了充足准备,但无论贾静雯怎么鼓励,咘咘都表现得很紧张,拒绝表演。

不过贾静雯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生气,而是等所有小朋友都表演完之后,再次帮咘咘争取了表演的机会。

这一次,贾静雯将咘咘原来准备好的歌,换成了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歌,而且自己先唱了起来,然后抱着咘咘,一边唱,一边用温柔的眼神鼓励她。

咘咘慢慢不紧张了,和妈妈一起哼唱起来,甚至还手舞足蹈起来。

表演结束后,母女二人击掌庆贺。

贾静雯大声鼓励:咘咘好棒!

其实孩子慢热没什么,只不过是大人太着急了。慢热是特点,不是缺点

家里有慢热娃,这些话你一定没少听:

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孩子也经常有这样的表现,但语气中总有那么一点孩子“表现不好”的言外之意。

无论慢热也好,内向也罢,在大家的眼里似乎总是“低人一等”,仿佛慢热的就不如走到哪都能打成一片的自来熟,内向的也不如看上去自信、乐观的外向的孩子。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慢热是气质类型的一种,它有它独特的特点,但不是缺点,甚至还有很多好处。

之前C妈写过9个可以明确测量的气质维度:

活跃度,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阔度、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偏向、心态,分心难易度,正注意力的广度和持续性。

慢热就属于“适应性”这个气质维度,主要指孩子受到新刺激或改变后,多久才能适应。比如去陌生的环境、接受新的事物、交往新朋友等等。

夫妻带娃有分歧该怎么办(带娃走亲1天憋出内伤7天)(2)

但,适应性弱,并不代表是坏事。

从安全角度来说,对完全陌生的人、环境有一定的“慢热”,保持一定的警惕,是非常好的一种自我保护。

而且,慢热的孩子更爱观察,做事也更谨慎,且不容易出错。

你会发现,相比热情、爱冒险的自来熟孩子,他们没有那么鲁莽,从小受伤、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也比较小。

另外,深入来看,慢热跟内向也并不是画等号的关系。

内向型的孩子可能会有慢热的表现,但慢热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内向型性格。

慢热的特点是,孩子最终会热起来,甚至热起来之后可能很外向,只是热的过程会比较慢。

闺蜜家老大就是非常典型的“慢热 外向”组合,从小就是跟家里人玩得很嗨,但见到不熟悉的人时,他便很安静。

小时候上亲子课通常有一半时间都在“热身”;中班换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时,全程都不去和陌生小朋友、老师互动。

然而,亲子课一旦热身完成,他将成为全场最跑到停不下来的那个;

幼儿园转园一个月后,他便跟全班小朋友“搭上了关系”,无论男孩女孩,就没有玩不到一块的,社交能力超强。

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

明白慢热型的特点之后,再匹配与之相符的养育方式就更容易了,也就不会简单地将慢热当内向去“治”,也就更有针对性了。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很多家有慢热孩子或者内向型孩子的家长,都没少问方法,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更自信、开朗、容易适应环境?

实际上,对于内向型的孩子我们还可以适当做出调整:

比如给孩子创造更合适的社会交往机会,多约小朋友到家里玩,帮孩子建立几个固定玩伴……当然前提是他愿意。

但对于慢热的孩子而言,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闺蜜就曾分享,以前自己特别着急想要改变孩子,但后来发现,对于慢热的孩子,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等。

因为他们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刚进入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的那段时间,只要能够顺利渡过,后边就会十分顺利。

01不要强迫孩子“快”

说实话,慢热的孩子真的很挑战家长的耐心。

开篇小伙伴分享的带娃走亲戚1天,憋出内伤7天还算好的,起码没在现场闹出什么不愉快。

之前带CC上乐高课的时候,我亲眼见一位妈妈实在忍不了把孩子说哭的:

花钱带你来是干啥的?不得跟着学吗?每次光这么缩在旁边看,也不互动、也不上手能看会吗?说句痛快话,你到底学不学,不学我现在就找老师退课,以后咱就不来了!

孩子当时哇地就哭了,害怕地一直点头。

夫妻带娃有分歧该怎么办(带娃走亲1天憋出内伤7天)(3)

不敢想象孩子当时心里得有多恐惧和害怕。

他之所以点头,是因为来自妈妈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陌生环境给他的不安全感。

这会让孩子觉得“害怕/感觉不安全”是我的错,我如果不做出改变,爸爸/妈妈就会生气……这无疑会加重孩子对新环境、甚至社交的焦虑。

强迫得快,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快起来。

02不要贴标签

贴标签这件事,不是只有外人能干得出来的,很多父母也常常这样做,尤其是在见面打招呼时,孩子不知声,大人往往会觉得“没面子”。

于是,各种标签也就脱口而出了:怕生、胆小、害羞、敏感、没礼貌、不懂事、没教养……

贴标签的坏处不用多说了吧,到最后不只是你相信孩子就是这样,连孩子自己也会默认,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孩子最终就真的成了这样的人。

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为什么那么希望孩子快一点,主动一点,热情一点,去跟别人打招呼,去融入一个集体、去表现?

这到底是孩子自己需要,还是我们需要?

搞清楚原因了,改变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

03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很多家长或许能忍住不当着他人的面说,但仍然忍不住背后说: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认为“完美”的方向去成长,却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相比生产“标准件”,更重要的是“因材施教”。

夫妻带娃有分歧该怎么办(带娃走亲1天憋出内伤7天)(4)

无论是慢热还是自来熟,内向还是外向,最恰当也更有效的教养方式都不是改变,而是匹配;不是强迫,而是引导。

如果一定要说一条要做什么的话,那就是理解、尊重,以及无条件的支持。

当他在陌生的环境感到局促不安时,抱抱他,告诉他有妈妈在;

当有人说他胆小、害羞、怕生时,告诉对方不是这样的,孩子只是需要时间;

当他因为别人的说辞难过时,拉起他的手看着他说,你这样表现很正常,妈妈认为你很棒!

让孩子知道自己不论何种表现,都是被接纳、被支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每个人也不必都成为社交达人。

作为家长,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适应社会,但同时,不委屈自己。

这样,每一个孩子才能够真正找到属于他的社交方式,并享受社交的乐趣。

愿,下次相聚,没有一个孩子被“嫌弃”!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