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1)

朋友问我,什么是爱情?我低头不语,良久,缓缓回道,“爱情,是一个人吧”。

爱情究竟是什么?

我想——是一具肉体迷恋另一具肉体,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红袖添香,是床笫之欢,更是命中注定、非你不可。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世界很大、遇见自己喜欢的人轻而易举,总是以为拥有无数个寻找爱情的机会。

殊不知,世界再大、朋友再多,真正能够与你相爱的人,只有一个——而你所有的努力和放弃,都只是为了遇见这个命中注定的人。

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2)

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

01)、爱情是一种不可解的东西,常常来得“莫名其妙”,于是人们总是喜欢将爱情、和同样不可说的缘分联系在一起。

其实,爱情也是“有迹可循”的。心理学上认为,早年的经历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会对什么样的人产生好感。

一般来说,你喜欢上的那个人,一方面拥有和你相似的特质,另一方面他又有着你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前者让你们吸引到彼此、产生对彼此的怜爱,继而走到一起,而后者决定着这段感情能否走得长久。

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3)

02)、阿雯是一个敏感多情却也优柔寡断的女孩子,她学生时代谈过的一个男朋友跟她一样,爱得深情却也容易犹豫不决、没有主见,一开始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但时间一久矛盾就凸显出来:小到商议不定晚餐吃什么、大到没有人果断地为未来做出抉择和打算。

最终也只以分手收场,好在阿雯后来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一个细腻深情却坚定有原则的男人。

既能够懂得阿雯所有细枝末节的小情绪、及时地给以安慰和排解,又能引导着她学会果断决绝、不拖泥带水,做出自己的决定。

所以,你的性格决定了什么样的人能够吸引到你,反过来说,你喜欢上的、最终和你相爱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命中注定。

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4)

遇见谁、错过谁又爱上谁,皆有一定的命数

《一代宗师》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

是的,人生就是如此,有些人的相遇是为了相爱,而有些人的出现,就是为了错过;遇见又错过或相爱,皆是缘分使然,而所谓缘分,就是命中注定的劫数。

《红楼梦》中,黛玉一生倾心宝玉、为他流尽血泪,是因为两人有着“木石前盟”——黛玉前世是一株绛珠仙草,因受了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的露水浇灌得以幻化成人形,为了回报其甘露之惠而下世为人,愿将一生的眼泪还给他。

现实中当然没有这许多美丽的“木石前盟”抑或“还泪说”的情节,但对于那些相爱一场却终究走散的人、对于那个最终陪伴你走过一生的人,你能说彼此的错过与相爱只是偶然吗?

所以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靠近我们都带着他宿世的要求和责任”,倘若无缘,就会千里迢迢赶来、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而当缘尽的时候,彼此也只能“断然放下再无牵挂”。

而未来要和你共度余生的那个人,其实在与你相同的时间里,也忍受着同样的孤独。他一定也怀着满心期待,拥着一腔孤勇,穿过茫茫人海,来与你相见。

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5)

爱情不可求、不必求,唯一能做的就是随顺因缘

人的痛苦大多源于自己内心的欲望、对人事的执着,唯一不同的是,有人执于追逐物质生活的富足,有人痴于情爱的聚散离合。

然而,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并不全都是可以玉汝于成、苦尽甘来的,爱情尤是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随顺因缘。

其实前面写到的那个阿雯,她和前男友也是反复纠缠了几次才彻底断掉的。

第一次分手之后,两人断绝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可三年之后一次偶然的交集,各自旧情难忘,又重新回到一起。

两人共同执着于曾经那么相爱却无法走到一起,偏不相信不能为彼此改变。

只是,在“上帝”的安排之下,任何人为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人性的软弱注定了一个人是很难改变其本性的,所以可想而知,两人终究还是不欢而散。

正如徐志摩诗中所说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知,我幸;不得,我命”。

又如王小波小说中所引用的雨果的话,“凡不可挽回的东西,都不属于人,属于上帝”。

这并非爱情里面的宿命论,而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尤其是感情的事情,勿要入执,你且自努力和争取,其他的、缘深缘浅就由它安排——总有一个属于你的命中注定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两个学心理学的人能走在一起(心理学这一辈子)(6)

所谓爱情里的命中注定,其实只不过是人类各自的属性所得到的命运罢了。

最后以安妮宝贝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收尾,“如果遇见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我知道,在我等待他良久的时候,他也已经等待我良久。我们各自都应该是美而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