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人”吗?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把“人”说清楚。那我们今天试着说说“人”。

人有本性、德性、悟性、根性、习性·····所以,要想把人看全面很不容易。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1)

【本性】人在整个生物链条中,由先天脏腑神明所决定的特性。

【德性】是本性不再蛰伏于肉身,而是外散出来,可以温暖或黑暗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特性。它,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被它的多变而吓得瞠目结舌。所以,“认识你自己”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又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去努力的事情。

【悟性】从梦中醒来的能力,觉悟的能力。它,需要契机,需要我们自性的努力。

【根性】指人先天的禀赋,与前世有关,与你千百年来的修习的目标有关。比如孔子六岁学俎豆祭祀之礼,就是自己的根性。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2)

【习性】由习惯、环境所生成,属于后天。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触、心之所喜恶,都会对形成今天的你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怎能不战战兢兢,怎能有丝毫的懈怠,而放松对自己品质的要求......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土难生。其中,得人身,要三缘和合——父精、母卵和灵魂。得真法,要参悟,要机缘,要有引路的人。得中土,要五行俱全为最上。生为中国人,就是来修行的吧?中国人的黑眼睛里满是沉思的忧郁,何止杞人忧天,你我何尝不是,在修行的路上踟躇?

但常常,人“悟则易悟,了却难了”。明白了还做不到,就是人的困境。人人都说明白了,人人都还糊涂着。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3)

【生老病死】生是无明苦,老是无奈苦,病是锥心苦,死是游离苦,由此,人的一生,快乐成了一种奢侈,欢喜成一种难得。但人活着,就要顽固地、坚强地“离苦得乐”。

可是我多么喜欢“轮回”这个词,我把它看成一种机会,看成灵魂的漫游,只不过这灵魂似乎迷了路,一遍遍地,误人了这个充满思考、质疑、无情与杀戮的世界。我们必须在这里长大,完成我们肉身的进化。我们必须挥霍自己,必须不间断那些分裂的对话,如同一场梦中的大戏,我们必须唱完,必须完整地走完这破碎的一程,享受所有的快乐和受尽所有的凌辱,然后,飞升。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4)

所谓灵魂不朽的观念,是诗意的而非宗教的。所谓诗意,是让人更了解生命,更热爱生命。一生是来重修的吧,所以,要好好珍惜。

来此一生,有使命固然好,做陪读、做陪绑也好,做疏离的玩家,来看热闹也好,一切不过了愿而已。每个人,都必须乐观地、积极地活着;而在生命的最深处,有无对世界的悲观及悲悯的态度,却是一个人能否觉悟和成就的关键。

从这一点而言,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们的根底应是悲观主义,没有对人类苦难的沉思,就没有他们思想及视野的高度。

现在朋友圈子里据说有人会看前世,说前世是件好玩的事,至少知道自我的生命有某种连续性,有一种宿命的感觉,这让人很温暖。但重要的还是做好今世,能在死前无遗憾、无恐怖,如能得大自在,就更好。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5)

所谓前世,就是你的一切错误,一切未曾被满足的意愿,一切遗憾······现世要重新来过,无穷无尽·······从远古黑暗中传来的叹息,深沉而悠长。常言道:是真佛所言皆俗事,能明道每论必家常。真佛也是过来人,只不过他们比我们觉醒得早,他们早早地勘破大千,然后悲悯地垂望世间,等待我们这些未来者结束这场梦幻、这场游戏。

我能不能用沙哑的歌声就把你疗愈了;我能不能用低沉的耳语就为你疗了伤;我能不能用安静的拥抱就为你抚平了痛苦,可我的内心多么绝望多么悲伤,因为如此伟大的秘药,无人相信,无人赞叹,无人认领,无人知晓,于是,我只好,身着华美之盛装,在黑暗中独自舞蹈........

人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人是什么)(6)

有时候,人是多么不可救药。

如果你是盲人,我点火把又有何用?于是,从他们的眼里和我们的眼里,泪水潸然而下........

——选自《生命沉思录》

不知这句话:人“悟则易悟,了却难了”。明白了还做不到,就是人的困境。人人都说明白了,人人都还糊涂着。你是如何理解?理解不理解无所谓,关于“人”的这篇说明,有一丝触动并点个赞或转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