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不是平常化(细化与常态化)(1)

为深入贯彻落实宿迁市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宿迁市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于近日开展了“回头看”督查活动。《宿迁日报》也相应推出“守护文明,我们在行动”专栏,对督查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从近两期的报道看,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小区、集贸市场等点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对检查出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和责任单位也纷纷表示要对前期整改方案“进行细化”,以后还将“全面加强常态管理,确保问题不反弹”。

“细化”与“常态管理”这六个字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也点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把工作“细化”,坚持“常态管理”,这类的话我们经常在会议上听到,在文件上看到。“细化”简而言之就是把工作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环节,做到对工作内容精细设计,对工作过程精细操作。“细化”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也是脚踏实地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而“常态管理”是指我们做工作不能追求短期效益,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干到底。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单位工作做得好,都是把工作“细化”,工作实现“常态化”的结果,反之,那些工作落后的地方,都能看到工作粗枝大叶,快一阵慢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的影子。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高效、科学运转。同时,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没有终点,各项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推进,才能保证城市在文明、和谐、现代的轨道上不断发展、稳步前进。从市长效办在“回头看”督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看,不少看起来是些小问题,如车辆乱停乱放、乱贴小广告、路面损坏且保洁不到位、绿化带毁损、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问题。但是这些小问题不解决,汇聚到一起就是影响文明城市成色的大问题。

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认真对标找差、拾遗补缺,绝不能因为工作不细致、不周全、不落实而影响创建工作全局。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要尽快落实关键举措,建立完善机制,实施精细管理,从长远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真正做到抓细、抓实、抓常、抓好,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努力保证宿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蹄疾步稳、又好又快。(劲涛)

责任编辑 张东利

常态化不是平常化(细化与常态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