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报2020年6月14日,作者:张小冬,原标题:《打破时空局限,让线上教学更具温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提前适应了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在线教学。如何打破时空局限让“空中课堂”更具温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潜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在今年的线上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番探索。

改进线上教学的方法(让线上教学更具温度)(1)

线上教学,彰显自我闪光点

为了消除新学期里孩子们整天宅家忙碌着在线看直播网课、做作业而产生的精神郁闷和不适感,我在班级QQ群持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内容包括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诗歌朗诵、英语口语、美文欣赏、阅读积累、征文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活动类型,数量不限。选定之后,自己制定计划,我会和家长每周在群里发送相关活动内容的短视频,供孩子们观看,以指导自己所选择的活动内容。

该活动得到了班上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他们将各方面才能都录制成小视频上传至班级群内,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深入挖掘个体潜能,拓展兴趣爱好。

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积累,家务劳动让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生活,学会分担,有些孩子学会了自己收拾房间,成为了“整理小能手”;有些孩子成为了“小小厨师”;体育锻炼让孩子们更加清楚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重要性,有些孩子平板支撑从半分钟到可以坚持一分钟,成为了“运动小达人”;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诗歌朗诵、英语口语等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丰富日常生活,有些孩子静下心来坚持练字,成为了“小小书法家”;美文欣赏、阅读积累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艺术魅力,学会独立阅读,自己创编诗歌,成为了“小作家”;征文活动让孩子们对生命充满敬畏,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从疫情中学会感恩……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在上课之余,增强了线上活动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更让他们彰显自我特长,有了一定的成就感,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不断地发掘更好的自我。

线上展示,刷新学生存在感

家长们每天会以各种形式发送孩子们活动的图片和视频,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运动时的他们虎虎生威,生机勃勃;写字时的他们静若处子,神情专注;朗诵时的他们字字珠玑,悦耳动听;干家务时的他们一丝不苟,细致认真……透过画面我能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他们稚嫩又可爱的脸上,我看到了平台展示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感,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孩子们不仅关注自己的表现,同时也关注其他同学的动态,班级群俨然成为孩子们展示的舞台。这样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表现自我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了在校园里不一样的自己,帮助孩子重塑自我,逐渐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还让一些平时羞于表达、内敛自卑的孩子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线上美篇,增添师生幸福感

我们通过征集同学们优秀的书法、绘画、日记等作品,配上优美的音乐,制作成美篇,发送至班级群和各种平台上,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孩子们看到自己出现在了学校的网络宣传平台或者班级群里,知道这不仅是展示自己的才能,更是自己为抗击疫情“宅家”所做的贡献,从而备受鼓舞。深深地懂得了“大家”是由一个个优秀的“小我”构成,明白了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激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内心升腾起阵阵喜悦之情。同时,我和家长也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和孩子们一起展示作品,比如我们的美篇《“宅”出来的小小书法家》,我自己就躬身创作了几首古诗的书法作品,美篇《来,听听我们的心声》编录了家长创作的诗歌。孩子们看了之后,纷纷发来语音,表达了看到我的书法和自己爸爸妈妈的作品之后备感温馨和鼓舞,觉得老师和家长始终跟自己在一起。满满的幸福感在我们之间肆意地流淌。

线上交流,消除家长焦虑感

这个超长假期对家长们来说压力是最大的了。对于系统的课程学习甚至有时需要全面深入地讲解,这成为很多家长的难题,甚至担心孩子成绩下降而表现得很焦虑。

为此,我班坚持线上“教学—指导—答疑—作业—检测”五位一体的学习互动模式,每天分批分次上传作业,老师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精准的辅导和在线答疑。对于已经复工复产的家庭,我坚持“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不落下一个孩子。从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家长们也从刚开始的怀疑到逐渐放心、信任和推崇,进而消除家长焦虑感。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