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佛教也叫像教,其信仰是与对神像的崇拜分不开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深奥抽象的教义总是与或画或雕的具体形像相互辉映,并且伴随着不同朝代的特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不同时代的观音形像中,既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印记,又集中了中国民间的无穷智慧,反映了中国民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要求。
观世音菩萨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的一位主要的菩萨“鸠摩罗什”的意译,这种翻译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三藏(玄奘法师)后来将其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本来梵文是“Avalokitesvara”,其主要意思是遍观任何时空万事万物与一切现象的根源,而且能够显现真正的精神所在。图为11世纪克什米尔地区制作的观音菩萨雕像。六臂的菩萨一脚置于宝座之下作半珈的姿势。这是为帮助众生准备降临地上的准备姿势。宝冠的正面有个小阿弥陀佛,缩小的佛像表示菩萨的灵“亲”——这种样式在唐代以前的中国影响很大。观音手持的三叉戟及披于左肩的鹿皮均与印度教中的西卡神图像相类似。
两汉时期
两汉末年佛教东渐,佛教造型艺术随之经西域传入中土,观音的造像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尊陶质摇钱树座上的“一佛二菩萨”像制做于东汉末年,中间为释迦,两侧为大势至和观世音菩萨。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观音造像,造型简单,但含有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四川彭山县崖墓 南京博物院藏)
这组位于甘肃省永靖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北壁6龛的“西方三圣组像”完成于西秦时期的公元420年,其中的观音是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观音菩萨形象(位于佛陀左侧,对面站立者为大势至)。此时的观音造型单纯,神情安详,为蓄须的男性形象。造像手法清晰可见西域风格的影响。
印度北部犍陀罗王朝所发展出的一种影响极大的佛教造型艺术。其风格混合了希腊后期的写实特点与印度传统雕像的造型风格。这尊说教中的佛陀制作于公元5世纪,沉静的眼神、稳定的表情、健壮的身材、轻盈薄软的法衣和如同卷贝般并列的螺发,这些都是犍陀罗样式的典型特征。
出身于中亚的北齐时代重要画家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风格优美纤巧。其造像特征是薄衣贴体,似完全透明,皱纹稠密,如身着水浸的丝衣,此所谓“曹衣出水”。图中的菩萨残像躯为北齐时期作品,是“曹衣出水”式的代表。
北魏时期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改汉制,迁都洛阳,官场礼仪、服饰一律汉化。中原的瘦骨清像之风成为造型艺术的主导。观音的面相从丰润变为清瘦,长颈削肩、身材修长、嘴角上翘、衣裙飘逸。衣服一般不再是斜披式,而是以宽大的披巾遮肩,不露肌肤。
图为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山127号窟的正壁龛,于北魏时期制作。中为主佛,左立者为观音菩萨。观音双目含情,显得神态慈祥,气宇轩昂。头部和双手用圆雕处理,其余皆为浮雕,形像十分突出。
隋代
隋代的观音不再具有北魏时期的秀骨清相、潇洒飘逸的风度,脸型变得方且厚重,身姿拙重粗扑。
至隋代,无论是壁画还是石窟造像,观音的形像已显示出其主旋律,即慈悲的风格。所谓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所谓慈是给人以快乐。隋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大量单独的观世音的造像,表明对观音的信仰已开始从正统的佛教中游离开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崇拜体系。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佛像衣服飘举,人物如沐风中,吴带当风恰好与“曹衣出水”形成对比。
梁朝时期士大夫阶层风行“褒衣博带”、“大冠高履”,至使顾恺之等一批画家形成了以清瘦为美、追求风姿清秀、超然独达的画风。“瘦骨清像”之风对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型艺术有深刻的影响。图为北魏时期典型的瘦骨清像造型。
由隋代至初唐,无论是男相还是无性相的观音,都已显示出女性神的端倪。图为初唐时期敦煌第328窟的观音菩萨像,充分运用了泥塑彩绘的特长,使肌肤、衣裙、佩饰都极富质感。菩萨形像端庄,气质高雅典雅,虽仍为男相,但已充满阴柔之美。
唐代
唐代社会的鼎盛也伴随着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普及。观音的形像开始朝世俗化发展,变得丰满妩媚、端庄美丽。很可能是由于女性信众的大量增加,女相观音成为主流,即使是有须的男相观音,其优美的身姿和妩媚的表情都已十分女性化。
宋代
宋代以来理学开始风行,但思想的禁锢却似乎在观音造像上有更多的反映,相反地,宋代的观音形像较唐代更世俗化,得以流传的观音形像多以普通人的表情姿态传神。宋代的观音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不可逾越的高峰,右图中位于重庆大足转轮经藏窟的数珠手观音,在宋代观音造像中极富代表性。
辽金时期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民族冲突和交流都十分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观音造像的最大突破,是在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密教式样的造像。与宋代并存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如回鹘、高昌、辽、西夏、金、大理等,更是留下了大量密教造型的观音。此时的观音既不是瘦骨清相,也不丰腴肥美,而是具有唐代影响的遗迹,同时又具有北方民族的脸部和身体特征。
元、明、清、近代
由蒙古族人统治的元代提倡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及至明、清,民间的观音信仰已彻底世俗化和程式化。这几个朝代将唐朝开始出现的独立的观音题材发挥到了极至,出现了大量“水月观音”、“渔蓝观音”、“千手千臂观音”、“送子观音”、“自在观音”等观音变身的形像。观音的法器如柳枝、净瓶等也开始伴随观音大量出现,观音以变成中国地道的民间神。这几个朝代观音造像的形式和材料极其多样化,不再仅仅以大型雕塑或绘画的形式出现,而出现了大量民间制造且方便民间信仰的小石雕、玉雕、金铜小雕像、年画、剪纸等等。这几个朝代的观音造像大多衣着简单如同女尼,形像也多为地道的中年妇女,沉静安祥文秀的品味成为主要的审美风范。
元代战争频繁,观音崇拜尤其昌盛。在西藏,观自在更是主要的神灵。这尊观音具有很典型的慈悲相,微笑,禅定,四臂,被称为“雪山的救主”。她的脸逐渐接近汉族,几乎失去了一切印度的特征。
中国明朝是儒家的天下,民风保守,观世音的形象也受到影响。这尊观世音虽然也是金身,但雕塑家将她塑造得犹如一个官家女子,谨慎的表情和方形的头颅,几乎难以相信她是菩萨,更象是一个女管家。只有跏趺而坐的双脚,能确定她的身份。
清朝以佛教为国教,观音崇拜再度昌盛起来。翡翠观音在众多的佛教工艺品中流传颇多。翡翠是玉石的一种,多绿色。这尊价值三百万港币的翡翠观音由于材料特殊,青白相间,更增添的观世音的神秘感。
近代,观世音崇拜更加普及,在民间到处都可以看到观音的小雕像。用寿山石雕刻的观世音十分普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装饰物和护身符。当然,观音的形象也越来越世俗化,面貌臃肿,老气,圆滑,似乎除了保佑平安和带来金钱外,没有任何宗教哲学上的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