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部国产文艺电影《路边野餐》,2015年上映,导演毕赣。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

《路边野餐》的定位是奇幻剧情类电影,其“奇幻”之处在于电影的时空错乱

导演毕赣赋予一个小镇医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黑道风云、锒铛入狱、兄弟反目、妻离子散、9年改造、治病救人。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

这些词条的组合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张力,毕赣以一个平凡且记录性的方式,让这个医生在旅途的过程里,不断回忆、入梦、出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

那些浓烈的、悲伤的变成释然的、平淡的,最后经历和时间都被搓碎在一句句诗里。

不得不说,这部用50万成本换来600万票房的《路边野餐》,为国产文艺片打开了新的大门。真的晦涩、诗意且迷人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

故事建构

《路边野餐》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幻元素,也因此好多人看过后觉得晦涩难懂。

电影中现实的、梦境的、想象的、在同一个时空里碰撞融合,同一个角色披着不同的设定在剧情里来回穿插。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5)

在这里,笔者根据浅显的线性关系,简单说一下电影整体的故事建构。

影片主角陈升,年轻时酗酒、打台球、满嘴脏话,烟不离手,是个混社会的痞子,跟了一个大哥叫“花和尚”。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6)

之后陈升在舞厅里与未来的妻子相遇,两个人热恋并结婚,婚后住在了一个瀑布边的小房子里。因为瀑布的声音太大,他们平时在家只跳舞,不说话。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7)

后来妻子生了重病,陈升便去找花和尚要了笔钱。

花和尚混迹黑道,因欠高利贷连累了家人,他的小儿子被活埋,还被砍掉了手。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8)

花和尚认为混社会被人杀死是很正常的,但为什么要砍掉小儿子的手呢?咽不下这口气,花和尚派陈升和黄三去找仇家讨回这比债。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9)

陈升和黄三在麻将室找到了仇家,并狠狠教训了对方,结果那时候严打,陈升被捕入狱,在审问中他没有供出黄三和花和尚,自己被判刑九年。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0)

入狱后,他不想耽误妻子,便和妻子协议离婚。

但妻子还是经常给狱中的陈升写信,只不过不讲现在,只讲过去的事儿。就在陈升还有一年刑满释放时,妻子突然不写了,出狱的陈升才知道,原来她在那一年去世了。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1)

九年后,陈升出狱,黄三来接他,陈升的行李只有满满的一箱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2)

在回家的路上,车上广播“上月发生了一起离奇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开一辆白色皮卡车,将前方自行车撞翻,死者为青年男性,手里拿着一张苗族蜡染。

当时肇事司机酗酒驾车,他告诉警方看见有野人坐在后座,全身棕色毛发,眼睛发光,喉咙里发出打雷的声音”。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3)

这里的广播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意象,由其得知,故事中的“现在”其实是陈升出狱的九年后,而影片中车祸去世的青年男性,也就是之后伙同陈升开诊所的老医生光莲的儿子。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4)

电影中从开头就出现的“野人意象”也是从这里得来。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5)

之后凯里有一个疯疯癫癫的酒鬼,他在手臂上绑了防野人的木棍,导演也设置其在白色皮开车里发疯,由此可知他就是曾经撞死老医生孩子的肇事司机。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6)

陈升出狱的这一段,导演是通过他在去镇远的火车上所做的的一场梦来表现的。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7)

出狱后的陈升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花和尚在陈升入狱后给了他母亲一笔钱,母亲拿这笔钱盘下了镇远的一间诊所,并把自己的房产证留给陈升,嘱咐陈升出狱后跟母亲的老朋友一起开诊所,并照顾好老歪的儿子卫卫。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8)

花和尚的小儿子生前非常喜欢手表, 于是总给花和尚托梦,花和尚烧了手表还不管用,就在镇远开了一家钟表店。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19)

上述的所有情节都是导演通过陈升的梦境和想象所表现的,而电影真正所诉说的“现在”,其实是陈升出狱的九年后。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0)

陈升与老医生光莲共同运营一个诊所,二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有交流。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1)

陈升的亲弟弟老歪,因为没分到房子,带自己的儿子卫卫住到了曾经陈升在瀑布旁的婚房,他不满陈升年轻时的作为,因此兄弟不和,而陈升怕老歪照顾不好卫卫,总是要求让卫卫和自己住。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2)

因为花和尚喜欢小孩子,同时老歪也确实不着调,卫卫被老歪卖给了花和尚。电影的前半段,老歪得到了花和尚给的一辆新摩托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3)

在二人吃饭时,老歪和卫卫说花和尚那里有很多表,让卫卫去花那里玩几天,而在电影后半段的现实部分,花和尚确实和卫卫在一起,尽管花和陈升说仅仅玩几天,但卫卫已经在镇远上了学,就说明卫卫其实是被卖给了花和尚。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4)

陈升放心不下卫卫准备去一趟镇远,光莲医生让陈升帮忙带一些东西给自己在镇远的朋友林爱人(年轻时的情人),一件衬衫,一盘磁带,一张照片。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5)

陈升在去镇远的路上误入荡麦,他沿着吹芦笙的苗人壁画进入了梦幻世界。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6)

在这里,他遇到了长大后的卫卫,找到了曾经的妻子,看到了曾经的肇事司机酒鬼,完成了内心潜意识的愿望——妻子结婚有稳定的营生,卫卫长大有倾心的姑娘,酒鬼健康有热爱的音乐,他给妻子唱了一首苦练多年的《小茉莉》,在卫卫给他绑上防野人的目棒后安心离开了荡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7)

回到现实世界后陈升找到了林爱人的儿子,林爱人病重去世,陈升把光莲医生的信物交给了他的儿子。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8)

陈升也找到了花和尚,花和尚像慈爱的父亲一样等着卫卫放学,他想带卫卫走,但因为花和尚一句“我真的喜欢他们”而放弃。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29)

最后陈升坐上了回凯里的火车,在临车的漆皮上,一个手画的钟表,时间止不住的回流。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0)

长镜头与梦幻

在《路边野餐》中,导演毕赣以一个40多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陈升到荡麦后的所见所闻。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1)

在形式上它是先锋的,摄影机毫不避讳的暴露自己的存在。摇晃、为人物调度的让位、跟进的机械性一览无余。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2)

当陈升等人上车时明显可见画面的晃动(即摄影师上车),当人物入场时人为的使镜头捕捉,摄影师手中的设备拙劣的引导观众的视线,代表“人心理中天生的组织原则和完型倾向”的格式塔心理学被完全破坏。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3)

在内容上它是矛盾的。

长镜头的作用是真实的再现完整的时空

在荡麦,时空是完整的。导演在40多分钟的长镜头里保持时间的连续不断、空间环境的完整、人物在空间环境的连续行为,观众能感到一种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是用来记录梦幻的。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4)

因此可以说,毕赣用长镜头的方式来表现梦幻是标新立异的。以长镜头的纪实性描摹虚无缥缈的荡麦,形式上的统一性使影片中的梦幻部分与现实部分区分开来。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5)

我们在观看《路边野餐》时得到的晦涩感来自于现实与幻想不明显的界限,陈升不断念着诗,诗的内容好像和电影内容不尽相衬,同时电影以陈升九年后开场,又在“现在”的时态下穿插过去的故事。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6)

但在荡麦之旅中,这里时空是完整的。

导演人为的创造技术上和拍摄中的瑕疵,以这种“出戏”的方式给观众传达了“不真实”的信号,它与整体的拍摄方式不同,同一演员饰演的角色不同,也就是再说荡麦发生的一切是梦幻的。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7)

弗洛伊德与荡麦

《路边野餐》中涉及到很多“梦”的元素。

陈升总是做梦,他总是梦到自己的母亲,梦到母亲鞋上的花但看不到母亲的人。电影中光莲的儿子临死前手里拿着一张蜡染,这张蜡染是陈升的母亲给他的。电影以多个梦境勾画出陈升母亲的人物形象。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8)

光莲医生总是做梦,她梦到自己的儿子,骑在新买的单车上,到陈升母亲那里拿蜡染,手上的血染透了布。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39)

花和尚总是做梦,他的小儿子生前非常喜欢手表, 于是总给花和尚托梦,花和尚烧了手表还不管用,就在镇远开了一家钟表店。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0)

因此“梦”构成了电影的故事主线,而在陈升的荡麦之旅中,“梦”更是成为了一种主动性的运作,这里笔者结合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简单的分析一下“荡麦之旅”。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1)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

受抑制的愿望在《路边野餐》中理解为无法实现的愿望。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2)

陈升的妻子不会回来了,陈升就不可能再见到她也就没机会给她唱歌;光莲医生的儿子回不来了,肇事司机酒鬼也就不能变成好人;卫卫被卖给了花和尚,也就不能在陈升的身边长大,甚至陈升也就无法了解卫卫的爱情经历。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3)

梦的内容是将所有足以引起梦的刺激来源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整体,通俗地说即把所有感兴趣的印象浓缩成一个事件,这里提到的是梦的“凝缩”作用。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4)

“梦”既让所有印象浓缩成一个事件,那么势必就需要出现“集锦”式的人物,即现实生活中一连串人物的特征集锦到一个人身上。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5)

在荡麦之旅中,陈升最早遇到的是卫卫,这里卫卫在手上画了个手表,这个“爱表”的特征是花和尚小儿子和现实卫卫的结合体。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6)

陈升遇到了搞乐队的酒鬼,酒鬼在荡麦开的也是白色的皮卡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7)

陈升借乐队听了《小茉莉》,同时借乐队设备为荡麦的妻子演唱。这里的酒鬼结合了“光莲医生儿子未死”和“为妻子演唱歌曲”的愿望。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8)

陈升在裁缝铺缝衣服时遇到了曾经的妻子,他穿上本来是光莲医生送给老朋友的衬衫追上,在荡麦妻子的理发店中讲述自己和曾经妻子的故事,并把手电筒罩在她手上表演海豚。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49)

这里陈升穿上了别人的衬衫代表他替光莲医生完成的与心上人相见的愿望,而光莲医生也曾说过在以前自己手很冷林爱人用手电筒为其取暖,因此陈升用手电筒表演海豚也是完成了光莲医生的愿望,而自己与妻子相见,则是最直接的愿望。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50)

荡麦的卫卫为了取悦心上人洋洋,想了一个让时间倒流的方法,这个“时间倒流”的愿望其实也是陈升、光莲、酒鬼的共同愿望。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51)

最后在电影的结尾,在陈升坐火车回镇远的时候,相邻的火车相向驶来,一个个被粉笔画的钟表在高速的运动下变成了动起来的影像,在这个钟表里,时间野蛮的倒流,这是一个美好希冀的达成,同样也给电影画上了一个模糊的结尾,陈升到底回到了现实还是仍在荡麦?

电影票房  主题海报(用50万成本换600万票房)(52)

但电影结束,这些似乎都不重要,结尾的钟表设定,既是诗意的,又是送给电影这种媒介的情书,即一个个画面组成的活动的影像,精美绝伦。

《路边野餐》最后取得了600万的票房,有很多人为其鸣不平,但影片的价值是不能靠票房衡量的,在当今的大环境下,一部文艺片能以这样的面貌在电影市场里厮杀,这本身就是一个壮举。

非专业影评,不喜勿喷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