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22课(空中道德讲堂弟子规第22集)(1)

第22集 称尊长 勿呼名

核心经句:称尊长,勿呼名。(出则弟)

内容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长辈,或者是同辈当中比我们年长的人,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叫他们的名字。

在一部西方的电影中,一个儿子直接拍他爸爸的肩膀,直接叫他爸爸的名字。这种现象在西方比较多见,当然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不能说人家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从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尊老爱幼的良好的习惯里面,我们直接称呼自己父母的名字,总是觉得有点别扭。我们一般都是称家父、家母,或者是“我父亲”、“我母亲”,直接称呼名字,好像不太方便,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弟子规》一直告诉我们:对待尊长的时候,我们不要直呼其名,这里面实际上体现出了对长辈的尊重和恭敬。在现代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并不是很在意这些礼节了,但是我们的长辈还是很在意的。这里面也涉及到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对于年长的人,他们毕竟在社会生活中生活的时间长,他们做的贡献也比我们大,付出的比我们多,他们理应获得长辈的尊敬。当一个人获得尊敬的时候,我们怎么体现对他的尊敬呢?体现尊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弟子规》里讲的吃饭、走路时,我们应请长者在前面,或者听从长者的安排,也包括我们对长者的尊称,我们不去直呼其名,这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对长辈的恭敬。在家中是这样,在社会中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姓王,我们一般称他为王总。其实在西方国家也是这样,他们在称呼领导的时候,前面也一定加上名称,比如布什总统(President Bush);在日本也一样,他们称呼一个领导人的时候,一般称呼他的职位,同时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尊称,比如总理大臣.田中角荣阁下(たなか かくえい、)。那么在一个企业里面,面对我们的团队和领导的时候,比如开发部的部长姓张,我们要称张部长,不能直呼其名。以前都是姓后面加同志,但现在进入经济社会以后,都要在姓的后面加社会的职务,这也是体现对他人的尊敬。

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这种对他人尊敬的训练从小在家里形成,其实有了这个对称呼上的尊重,就体现出内心的尊敬和言语的尊重是一致的。当然也有言语上很尊重,内心不尊重的阴奉阳违者,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内心和言语是一致的,言为心之声嘛!言语所表达出来的实际上是对他人尊敬的语言,是他内心的表现,那么在家中要真尊敬我们的父母长辈,真尊敬我们的哥哥姐姐,在语言中会体现出来的。有时候看到新闻广播,对我们自己的国家领导人直呼其名,感觉心里很别扭的,主席就称主席,总理就称总理,应该把他的社会职务表达上去,这是对人的尊重,其实这也是国家惯例,世界各国都是这样。那么我们对自己国家的领导人这样称呼,对自己地方的领导人这样称呼,对外国领导人也这样直呼其名,这和几千年的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礼仪之邦是不符合的,不应该是这样的,礼节应该比较周到。首先要对自己的长辈,对自己国家的领导人恭敬,对外国领导人也应该比较恭敬。所以我们家长要有这个敏感度,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家人之间在议论国家大事,国际大事时,经常会提到各国的领导人,如果我们直呼其名的话,那么我们的孩子肯定会学到这一点。

在日本,先生是老师的意思,他们国家中只有从事四种职业的人可以被称之为老师,分别是学校教书的老师、医生、律师、国家的政治领导人,他们用恭敬的语言称呼领导人。我们直呼我们的长辈,直呼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确实和五千年的文明礼仪相距太远。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反省,其实我们平时的言谈举止,都要特别地恭敬。拿出我们的恭敬心,首先来恭敬我们的父母,从不要叫父母的名字,不要提父母的名字,乃至爷爷奶奶的名字开始做起。人们往往不敢对自己直接的领导人直呼其名,但敢对自己再上一级的领导人直呼其名,也敢对其他单位的领导人直呼其名。对于所有的长辈,所有的领导,所有的尊长其实都要用恭敬心对待他们。对我们国家的人这样,对外国人也应该这样;对古代人是这样,对现代人也应该这样。

时时刻刻都要特别谨慎,从称呼做起,要有恭敬之心。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恭敬的心、谦卑的心,这样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一个谦卑的人,时时刻刻很谨慎,让别人看起来那种谦卑的眼神,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很平和,很智慧的光芒,很多人也都愿意帮助他。所以我们年轻的朋友。如果想让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一些,朋友多一些,贵人多一些,其实就要让自己变得谦卑,变得恭敬,首先从称呼做起。

弟子规第22课(空中道德讲堂弟子规第22集)(2)

更多精彩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