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情况说明:我只是众多妈妈当中的一位,不是什么育儿专家,也没有什么专业执照,只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觉得有很多东西想要跟大家分享,所以决定开始写一些东西,欢迎大家与我共同讨论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相伴,请大家多指教。

先说一下我家陶陶目前的情况,两岁半,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比如“what’s your name?””I’m vencent gege(他喜欢说自己是哥哥)””how old are you?””I’m 2””how are you today?””I’m happy”等等非常简单的问答,知道很多食物、水果、餐具、交通工具、颜色的单词,可以用I like或者I don’t like来表达喜欢或者不喜欢等等,最长的句子现在可以说“It’s a yellow banana”“I don’t like French fries”等等。

其实我从他一出生就开始给他中英文一起输入,当然我从不使用“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这样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不太棒的翻译,虽然不太棒,但毕竟也是学语言的,我也是这么学过来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但都是不代表正确。仔细想想我们的英文从初中(现在从小学就开始正式学习英语了)就开始学一直到大学毕业,为什么大家还是开不了口,我觉得就是流程不对。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中文,为什么我们一点不觉得学的艰难,我想大家会说是环境,因为大家都在说中文。是的,我也觉得是这样,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把中文说得这么流畅的,是不是一出生父母和周围的人就开始不停的和你说话,不需要任何解释,也不需要现认字学拼音,随着大量的听中文磨耳朵,加上周围人的互动,他们的表情动作等等,我们慢慢知道了很多词,听懂了中文。然后我们开始自己开口,我们会说错,所以说童言无忌,然后在不停的开口错中,学会了正确的表达,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词汇。在会说会听之后,最后才是我们去上学,学写学读。

我觉得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应该按照这个规律,这样,我们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而不是需要先翻译。如果担心孩子同时学两种语言会导致说话晚,或者语言混乱,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并不会,孩子说话晚有很多原因,比如平时家里没有语言环境,或者辅食吃得太过精细导致嘴部肌肉发育不好,或者照顾得太好他不需要开口说话等等,但我并不觉得是因为学的语言太多导致的。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每个省都有方言,每个县市都有方言,说方言长大的我们也许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但我们一直可以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来回切换没有难度。我觉得英语,和方言也没什么两样,让孩子从小学英语,就是为了他不需要经过转换的过程,像说方言一样说英语,不用在看到一个杯子的时候,还要想一想,英文是cup,而是这东西就是杯子也是cup,就像我们说方言的时候也不会从普通话翻译过去。

平时自己在家没事就给他唱英文歌,现在他自己会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jingle bells》《the wheels on the bus》《row row row your boat》《do re mi》《ABC animal train》《hocky cocky》等等非常多的英文儿歌,看英文绘本,我主要是买了baby all全套,能看能玩,小朋友喜欢得不得了。平时日常生活中也会尽量和他说英文,就是说的时候就是英文,不要问他香蕉英文怎么说,公交车英文怎么说,人为的给他制造翻译的过程。我自己的英文也不是很好,我是学老挝语的,所以这也是我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你可以说“please give me a banana”,也可以说“请给我一个banana”,我觉得这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不要拿着一个东西问他这个英文怎么说。

英语启蒙晚有什么问题(英语应该何时启蒙)(1)

我在他两岁之后带他报了英文教育机构的课时,我建议家长还是应该寻找一个靠谱的线下英文机构学习,线上学习我没有考虑过所以不作评论,我只是单纯地觉得,语言就是一个交流工具,需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是面对面的交流,我记得有一个教育专家讲过,语言的学习任何的媒介都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不然的话,沉迷于美剧韩剧日剧的大家,为什么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韩语日语。即使是英语很好的家长,我也建议去机构系统的学习,毕竟杂乱无章的学习毕竟不如系统的阶段性的学习。

想要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单纯的靠每个星期去教育机构上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家里不间断地巩固复习,在生活中运用,让他觉得中文和英文不过就是用来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

其实我觉得孩子身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我在陶陶的语言方面花了最多的心思,所以他也没有让我失望。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现在从1数到10都是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可以,有的孩子可能都可以算加减法了。但我觉得,家长还是应该放平心态,你付出多少孩子就会成长多少,妄图走捷径养成天才儿童的,我没有经验,我也不懂怎么做,所以,我的所有文章的分享,其实不是在考验孩子,而是在考验父母的耐心恒心。

如果有什么心得体验的话,欢迎大家交流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