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神真的存在吗(佛教原本是没有神的)(1)

春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节日,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不知什么时候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拜印度的佛成了春节的重要节日内容!

春节拜佛的人们无非是请求佛祖、观世音菩萨在新的一年里保佑身体健康、升官发财而已。至于能不能管事,没人知道,求个心安倒是真的。只是烧香拜佛的人恐怕不知道,真正的佛教是没有神的。

世界上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神创万物说,而佛教没有创世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人应该服从神的教诲,按神的指示做事情。

在佛教中没有神,天地万物本来就存在于世间,轮回转世,无限循环。佛的本意是领悟了天地真理的人,佛祖释迦摩尼有名有姓,有父母、有兄弟,有妻、有儿子,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佛说净饭王般涅盘经》中说的很清楚,佛祖属于释迦族。父亲“净饭王”姓“乔达摩”;佛祖叫“悉达”,佛祖的弟弟叫“难陀”,佛祖的儿子叫“罗云”。佛祖父亲“净饭王”去世后,佛祖与和他一起修行的弟弟、儿子回家奔丧,为父亲抬棺入殓。佛祖不仅是个真实的人,还是个尽孝道的好儿子。

“悉达多”原本只是个婆罗门教的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悟出了人们痛苦的根源在于无休止的欲望,提出了消除欲望就可以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观点,形成了佛教的最初教义,也就是原始佛教。佛教创立之初信仰的人并不多,“悉达多”只招收了五百多修行者做为弟子与他一起修行,其中就有他的弟弟、堂弟、儿子。为了消除弟子们的俗欲,悉达多提倡苦修,严格约束弟子们的生活行为。

传播佛教过程都是口头宣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典籍。“悉达多”去世后,有一个弟子因为没有了佛陀的约束而感到很兴奋。“悉达多”的大弟子“大迦叶”看到这个师弟的做法感到十分痛心,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使正法久住。于是,“大迦叶”在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召集了五百名师兄弟回忆编辑整理师傅生前约束弟子行为的戒条。经过三个月的整理,编成《八十诵律》,做为修行戒律的根本,形成了第一部佛经。可惜的是《八十诵律》已散佚不存。后世发展起来的佛教戒律都是源于《八十诵律》。

“悉达多”去世五百多年以后,佛陀才开始逐渐被神化。

原始佛教当中,佛陀就是一位觉悟的人。释迦摩尼的本意就是释迦族中觉悟的人。“释迦”是释迦族的名称;“摩尼”是对有大智慧人的尊称,类似于孔子、庄子、孟子称呼中的“子”,是对人的一种尊称。由于佛教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梵语译音,而懂得梵语本意的人很少,使得佛教在信徒心中充满了神秘感。

佛教传入我国后和本土神的信仰结合,更加深了佛的神秘感。原本是具有大智慧的觉悟者,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特别是《西游记》故事的广泛传播,让人们对佛的法力既尊崇又恐惧;特别是在佛庙中,唯恐一言不慎导致佛不高兴,引来不好的事情。

现在拜佛的人基本都背离了“悉达多”创建佛教的本意,不求消除自己的贪欲,反而无限索取;求财、求官、求长寿,就是不求戒除自己的贪欲。这样的拜佛心态,即使你给再多的香火钱,佛祖也不会保佑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