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诗社作品展,迎来复旦诗社作品。

复旦诗社

青年诗词创作家(在复旦写诗的这群90后诗人复旦诗社作品展)(1)

复旦诗社成立于1981年,中国当代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诗人辈出的高校诗社。30多年来,它带动复旦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镇之一。复旦诗社走出了许德民、杨小滨、陈先发、韩国强、施茂盛、韩博、马骅、肖水、洛盏、顾不白、徐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并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复旦诗派”。 在社刊《诗耕地》的基础之上,还于2013年出版了《在复旦写诗》,2015年出版了《复旦诗选·2015》等重要刊物、书记。

青年诗词创作家(在复旦写诗的这群90后诗人复旦诗社作品展)(2)

诗社近年来非常活跃,组织了“复旦诗社复兴论坛”、“在南方诗歌奖”评选、连续四届“长三角地区80一代诗人朗诵会”、“叶红女性诗歌奖”评选、“2009·春天,十个海子与我们在一起”等一系列的活动,并定期举行“在南方诗歌沙龙”,邀请复旦、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诗人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在2012年10月25日,复旦诗社成员创建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以诗歌为主体的公益图书馆——复旦诗歌图书馆。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诗歌图书馆现有各类诗集、诗歌评论、诗刊杂志逾七千册。

青年诗词创作家(在复旦写诗的这群90后诗人复旦诗社作品展)(3)

核心成员代表作

夜游纯白色的披谷德号

文/卢墨

突然,他们开始在我体内敲鼓,监视器的轰鸣使我眩晕。

被乌鸦亲吻之后,夜的衣摆布满孔洞,浮在海面。

铁质烤盘上铺满棉花糖,它正等待无害的鱼,

而鱼却从砧板上弹起,紧紧咬住我的手。

无可避免的,伤口处慢慢长出鱼鳞,并且蔓延至全身。

水龙头里流出照烧酱。

在这温柔春夜,除了鱼的异常,还有其他东西在作祟。

几分钟前,

值夜班的护士趿着塑料拖鞋从我面前飘过。

据说最近几天,常常有猫混进手术室。

她是去捉猫的,我想。

但我的邻居对捉猫却不再感兴趣了,

今天下午,他变成了一个透明的胖子。

现在,黑暗中,他的床上似乎只剩下巨大的空虚,

在其他监视器的狞笑下蜷成一团烂泥。

黑色眩晕使脑袋变成鼓槌,我敲击着枕头。

敷在太阳穴的酒精棉球沾满鲜血,它变干,变黑,

变成乌鸦的绒。

其实我们早就和它在一起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它就不断变幻着形态。如今,它披着夜的破帆,

正停在床头,轻轻啄食我的手背。

明天,船长会告诉我们剩下的航程。

其实不说我也知道,因为惊蛰过后,稀疏的闪电便开始孵化蛙卵。

而再过三个月,我们就会重新靠岸。

到那时,潮湿的蛙声将滑进我的耳朵,并且铺上青苔,

而我,将会一遍遍地倾听,

倾听所有那些被遗忘在腐殖层中的故事。

个人简介:卢墨,本名卢天诚,1996年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15级本科生,复旦诗歌图书馆副馆长。

钥匙里的星象师

文/贡苡晟

我不停地走,又不停地回头。

淮海路。单行道。汽车排着队,

从西向东淌。我掏出罗盘,

它忠于北方。一天的两端,

是出生和死亡。

但乐园上的木马不止旋转。

季节。水果成熟。天气

也被牵引着来回摆动。

磁带里的人跟着月亮,

跑了一圈又一圈。

你的生日也慢慢挨近

尘土的撞声。

如果面包被分食完毕,触觉

也会跟着消失。坠落。喜剧结束后,

只有电台会诚恳地播放杂音。

我们说完晚安就入睡,

一些有迹可循的声响悄悄萌芽。

而暮色的葬礼从炊烟开始,

运气好的时候,捎上一颗彩色的流星。

贡苡晟,1997年7月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

新娶

文/陈步云

雪枝

悬系着旧轮子

弃儿似的秋千,

盐沼里行走的人。

下落与消融的轻响

击打我。

鸟声将尘世的窗子

交还。单单的鸣音,

没有同调。

多么安静,一街的白。

十几扇门闪烁着

邻人的说话,来去的碟盏。

红挂历包裹了糙米团。多么

安静,墙豁里的孩子

看小羊嚼尽新编的竹篮。

妈妈,日光如沥水篦,

筛去好些人。就像大雪

轻慢地嵌平墙刻。

而现在,整条街的瓦脊

翻涌着暮云。

妈妈,我看到姐姐立在门前

像渡头一样犹豫。

她手中的搪瓷杯

又盛满多年的米,

多年的雪了。

作者简介:陈步云,1996年生于广东,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复旦诗社社员。

吃鱼

文/吴径

我尝试以崭新的方式触碰,不像今天这样

敬重你,像敬重一只春天的熊

似乎所能经历的必定与众不同,不是在一个

种满白蟹的地方,充满期待,也缺乏

从小生长起来的草木,我们只是一起吃鱼

吃那个下午留给我们的鱼,然后欣喜

准确预知你右手伸展的轨迹

流血,流血,

你在热爱鳞片的岁月里浇灌我

像浇灌一个凋零的上校,这个渴望

军衔的人却只是张口呼吸,向着

不食烟火的过往倾吐膨胀的心愿

他自信满满的样子,“明年,我势必会拿下

军衔”。多么可笑,长久地沉睡能够

带来的,止于唇齿的破裂

于是你问我,一丝不苟

“喂,去过上海动物园了吗?”

“没,可是来不及了。”

作者简介:吴径,本名吴斌,1996年生于浙江杭州。现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4级本科生。曾获第六届光华诗歌奖,第五届红枫诗歌奖,第三十三届樱花诗赛,第三届重唱诗歌奖,第四届野草文学奖,参加第九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希丁

文/西尔

如果在凌晨两点回到寝室,

携手迎接我的将是宿管阿姨

娇嗔的呼噜、满楼道脏话

以及一尊袒胸露乳的弥勒:

把超过两百斤安逸装进蓝色

小三角裤的我亲爱的室友希丁。

他会一边眨动高度近视的双眼,

一边唤醒潜伏在脑海里的美少女们,

让她们指引日渐厚实的左手

轻轻盖在裆部,遮蔽从头皮开始

发软的烂肉中唯一的灵光。

与希丁同居半年有余,我总结,

即使膀胱和括约肌同时抗议

也不能让他离开自己的座位片刻。

由之引发的种种疑问暂按不表,

必须承认,我对此心存妒忌——

在这般低密而油滑的躯壳里

居然裹有极为可观的天赋,坚决

不把自己的处境说与外人听,

以至于我们的交情至今

没能进展到互报姓名的程度。

“希丁,就是希丁。”

然而今天,在打开寝室房门以后,

我竟赫然发现,希丁已穿上裤子,

并把整整三十立方米怨气吸入

那对令人垂涎的无毛胸脯。

只看了一眼,我就沉溺于见证

伟大变革的光荣感中无法自拔——

站起来了!他站起来了!

畸变膝关节卖力的伴奏下,

比基尼遍地、鲜乳横流,一个小世界

应声破碎;在他屁股即将离开

无数螨虫陈尸的坐垫的那一瞬,

我看到有股清流从希丁长满褥疮的

臀瓣间奔涌而出:那被镇压了

二十年的、对这人间的野心。

西尔,本名梁伟伦,1995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飞行器设计专业2014级本科生,现为复旦诗社第42任社长。

列车演员

文/周文杰

霓虹灯散焦,

被斑斓的阳光孤立。

嗞啦——

如同扯碎的圆舞。列车

享受着摩挲、僵卧。

他如石头缓行,逃窜的人潮

被他分流。

贴上油渍的褂长在身上,

额头的树根,盘根错节。

不对称的裤管一瘸一拐抽打他,

攥牢的麻布袋缺了个角。

卡啦,塑料瓶的哀鸣,

却像是被挤出的汗水掉入黑洞。

卡啦,卡啦,近了。

在紧张的老鼠中像极了

带着铃铛的猫。

但凡近处,无不死寂,只剩

塌缩的目光,以及通途。

几节车厢外。一个

不知几岁的四五岁小孩,

蠕动。

吧嗒,硬币被翻炒。

他的眸一会儿是剃须刀片,

从最吝啬的人身上刮下细毛。

又似春水,用反光泡软

分角必争的妇女。

吧嗒,卡啦。

遇上了。

狡黠的笑容一闪,轻哼。

没有人察觉。

哗啦声拖着麻皮袋下车了,

留下地上一条滑稽的油。

好戏继续上演,演员优胜劣汰。

“他妈的,老不死的,影响我的话弄不死你”

“今天捡了20元废品,买点鸡蛋庆祝。”

都是笑。

作者简介:周文杰,复旦大学2015级中文系本科生,汉语言方向,现任复旦诗歌图书馆副馆长

青年诗词创作家(在复旦写诗的这群90后诗人复旦诗社作品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