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伦敦12月28日电 (李玥、余颖)作为国际教育的先锋人物,迈克尔·奥沙利文始终走在教育事业的最前线。在过去四十年里,他曾服务于英国和中国的不同教育领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教育形势。

奥沙利文先后历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剑桥大学国际信托基金会总裁、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原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在担任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首席执行官期间,沙利文管理着15个国家办事处,与全球30个国家教育部和考试院就剑桥A-level课程评估体系和课程改革开展深入合作。他深谙中英两国体系下的国际教育精髓,对推动中英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人民网的专访中,奥沙利文通过多年来在中、英两地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中英教育差异的见解,以及未来国际教育合作趋势的预判,也为中英两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关注国际教育的家长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和方向。

皮亚杰关于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迈克尔奥沙利文)(1)

四方邮票打开新大门

人民网: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中文,或者说第一次接触与中国相关的内容?

迈克尔·奥沙利文:在我的孩童时代,我经常收集邮票。我记得当时中国的邮票上印有很多穿着绿色和蓝色套装的人。我想,他们就代表着当时的中国,似乎与我在英国或欧洲所熟悉的一切天差地别。所以我觉得,与我们自己的过往经历不尽相同的事物都是充满魅力的。当然,于我而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向来都是很有价值的。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82年,当时我在湖南省原湘潭师范专科学校(现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担任英语老师。我上的第一堂中文课,是在我离英访华的三周前。

皮亚杰关于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迈克尔奥沙利文)(2)

人民网:当时很少有外国人去中国,为什么您会选择来中国工作呢?

迈克尔·奥沙利文:80年代初在中国的外国人很少。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所以去中国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当时我对于中国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觉得能够拥有学习汉语的机会非常有意义。到中国三个月之后,我开始感觉自己更能理解他们了,尽管当时还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本质上而言,双方都带给了对方很多的温暖和友谊。在那两年,我未离开过中国。

人民网:此后您一直深耕教育领域,您主要从事了哪些工作?

迈克尔·奥沙利文:1984年我从中国回英国后不久,又再次回到了那里。1985年,我加入了英国文化协会。1987年,我被派往北京,担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的二秘,为英国文化协会工作。在80年代,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生活在中国——比我在英国生活的时间还长。到2000年,因担任英国文化协会的中国区主任一职,我和我的家人搬到了北京生活了8年。后来我继续留在了北京,担任欧洲商会的秘书长。

2008年来到剑桥以后,作为剑桥大学国际信托基金的主席,我负责为剑桥大学的国际学生提供经济支持。此后我任职剑桥大学国际考试的首席执行官。这两项工作都需要多次访问中国,因为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和学校有很多合作。四年前退休后,我一直在做教育顾问,做的很多工作还是与中国有关,可以说我是中国的老朋友。

持续留学热的背后

人民网:参与见证了中英教育发展四十多年,可以谈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国际教育的趋势或是学习热潮吗?

迈克尔·奥沙利文:在过去四十年的不同时期,我在英国和中国的不同教育领域都工作过,在每个阶段,我所做的都是当时教育合作领域中最受欢迎、最充实的一块。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从事英语教学,当时全中国似乎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热情如此之高,以至于在街上,甚至是在乡村,都会有陌生人走到我面前,想要与我交流练习英语口语,那是学习英语的大好光景。

80年代末,我积极参与帮助大量中国年轻人和有经验的中国学者,去到英国的大学学习,这是当时的一个大趋势。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英国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作为访问学者来英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在中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人民网:目前英国国际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来自中国。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您认为中国学生为什么对去海外留学感兴趣?

迈克尔·奥沙利文:我觉得中国人总体上还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的,对西方国家和英国也很有兴趣。相比之下,我认为在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真正对中国感兴趣的人确实存在,但只在少数人身上可以看到。我认为很多人对中国并没有那么好奇;这不是一种负面的现象,但就是说他们不会花很多时间对中国做更多的了解。

在中国,对外部世界抱有好奇心理是人们的一个普遍特征,我经常会被问到英国和西方国家的真实情况,这一直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多人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因为某些原因到西方接受教育,都是受到一种内心渴望的驱使,这种渴望来自于他们想要理解在自己国家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中国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个特征,实际上这与很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所想的完全相反。

有些外国人会认为,中国是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社会,他们会引用中国历史上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但我认为,这只是刻意去寻找证据来证明一个我实际上并不认同的观点。就我个人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历史的大量阅读来看,中国人一直都抱有巨大的好奇心,想向外界学习,研究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并谨慎地加以评价。

皮亚杰关于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迈克尔奥沙利文)(3)

中英教育应互学互鉴

人民网:您认为中国与英国在教育上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迈克尔·奥沙利文:在中国,人们通常会尽最大努力在教育上取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在教育上的成功。这种方式有好的一面,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的孩子有时候在面对考试成绩时,会有很大的压力。但家庭在教育上给予孩子的巨大支持,确实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也确实促使他们成功,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英国,我们总体上对孩子的教育放得比较松一些。我们更愿意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牛津或者剑桥。我有时候认为,父母更应该去辨别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并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同样的路。

人民网:中、英两国的教育工作者又可以从各自的教育体系中学习到什么?

迈克尔·奥沙利文:我认为,中国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英国教育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教育年龄阶段有更多选择学习科目的机会,从而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增加他们从学习中获得的快乐,也有助于培养出不同领域的专家。“选择”是英国教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力方面。

当英国的教育工作者面对中国的教育时,应该仔细研究为每个孩子设定高预期的价值所在。高预期并不总是能实现,但如果期望高,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努力、更大的自信和更大的志向。有时候在英国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中国是怎么做的。

人民网:很多中国学者、教育管理者和投资人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发展高质量教育来增进中国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您觉得中国存在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吗?

迈克尔·奥沙利文:我并不认为中国的创造力严重不足。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过时的观念。如果你环顾中国,看看许多中国公司的活力和取得的成功,以及一些非商业性的活动,你会见识到很多创造力。所以在商业领域,你会看到中国的公司在许多技术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我看来,如果他们没有创造力,他们的员工没有创造力,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去看过去40年的中国电影,中国的视觉艺术,你会发现中国拥有伟大创造力的证据。那么,为什么生活在中国的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有时候会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呢?

人民网:您觉得教育界的互相学习合作如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迈克尔·奥沙利文:每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不一样,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不适合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因为教育反映的是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所以我认为,我们永远不应该把他国的教育体系作为学习的榜样。

然而,我认为研究其他国家的教育系统,并进行仔细评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系统,发现其中的机遇,找到弱点并加以解决。也就是可以让你更加批判性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以及如何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