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前的重庆有个文人叫郭沫若,他一口气写了十篇文章,对墨子、韩非子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还结成了一本书,就叫做《十批判书》,其中称赞孔子“是顺应着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潮流的”,而秦始皇则被骂得很惨。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1)

那十篇骂古人的文章,笔者看来其实是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也就不摘录出来给读者诸君添堵了。伟人看完《十批判书》,也觉得郭沫若的说法不靠谱,就专门写了一首七律来反驳:“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看得明白,核心意思就是:焚书坑儒的说法其实很不靠谱,倒是你推崇的孔子是个垃圾。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2)

而且这帮儒生正像老人家所属的那样“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拿了秦始皇的钱,背后却聚集起来说坏话,甚至诋毁秦始皇的为人和治国理念:“秦始皇这个人刚愎自用,就知道杀人放火灭六国,活在世上就是个祸害,这样的人咱们可不能真去给他求仙药!”其实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那些江湖骗子根本就求不来什么仙药,所谓的“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不过是东海上的几个小岛,要说上面有点猴子椰子还可能,至于神仙,那也就是梦里想想,那些“大师们”比谁都清楚:神仙是吹出来的。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3)

这帮术士和文人联起手来,那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不但老百姓在文人的生花妙笔之下相信了世上有仙山,连秦始皇都被忽悠了,大把大把的金子银子(也学是铜钱珠宝)装满了“大师”们的腰包。但是拿钱不干事(也干不成事)的方士术士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露馅,于是在骂了一顿秦始皇之后纷纷跑路,把个秦始皇气得七窍生烟:“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徐福)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4)

秦始皇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子只是烧掉了一些没用的坏书,但是那些文人和方士术士我都给了他们很好的待遇,但是花了成千上万的钱,别说什么仙丹,连句好话也没换来。这帮穷酸和骗子骂我也就算了,他们还用自己的歪理邪说糊弄老百姓,这种事,叔叔可以忍,婶婶也不可以忍,给我查!

一听秦始皇要追查,那些先得到风声的“大师”们一个个脚底抹油——两袖金风跑掉了,只剩下那些吹喇叭抬轿子的文人和“大师”的徒子徒孙被御史给抓了起来。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5)

这些小角色可没什么骨气,还没等鞭子落到他们身上,就什么都招了,而且为了表示自己“认罪态度良好”,还开始了狗咬狗“传相告引”,一下子就咬出四百六十多人来,这些人当然犯了欺君之罪,按照法律都被砍头示众,然后挖了个大坑埋了起来,没有让他们暴尸荒野。

其实关于“焚书坑儒”现在已经有了公论:烧掉的是六国官方书籍,那些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骂秦始皇和大秦帝国,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要被禁毁的,而且秦始皇也没杀书籍的作者。被杀掉的六百四十人,实际都是招摇撞骗的方士术士——那些为骗子写文章的儒生其实也应该算半个术士,不过那种人现在叫“科普作家”、“网络大V”。

郭沫若经典故事(郭沫若骂古人伟人写诗回应)(6)

而真正的儒生还是过得很滋润,光秦始皇驾前,就有七十个“博士”在拿着高工资高谈阔论,有的还重操旧业,兼职干起了方士术士,继续大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