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认识四大天王

飘摇烛光 撰

【前言】

四大天王何以能成为四大天王?他们有哪些成就?他们当年是如何走红的?他们凭什么能够统治整个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从现在起,我们一起来回顾四大天王崛起之路,讨论一下他们成为天王巨星的原因,回味他们留下的无数经典金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统治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不知不觉中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他们曾经的辉煌渐渐被淡忘,在年轻一代的眼里,他们只是代表着过去的一个符号,网络上充斥对他们一知半解的曲解和误解。写这篇长文,就是想以一名资深乐迷的身份,带大家随着记忆返回二、三十年前,回顾这四位华语艺坛巨星的历程,尽量还原当年印象中的四大天王。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1)

四大天王

当年一首一首关注着每周排行榜、抢购新出唱片的年代实在过于遥远,记忆可能出现偏差,只能尽量在寻找资料完善修补。错漏之处敬请指正,欢迎批评交流,谢绝无脑粉偏执谩骂。

▲历届季选歌曲,请关注我制作的系列视频 港乐经典季报

【第一节】1990年——巨星隐退后的真空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1990年初,回顾一下香港乐坛在那个面临更新换代的激情时刻,正在发生着什么。

上一个时代的天王巨星张国荣,此刻正开着全球巡回告别演唱会,宣布彻底退出乐坛;而他最大的竞争对手、80年代香港乐坛的王者谭咏麟,早在两年前已经宣布退出一切颁奖典礼。虽然两年来谭咏麟在乐坛成绩仍然耀眼,并将继续在乐坛活跃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推出着经典名曲,但是随着张国荣宣布隐退,谭张争霸正式落下帷幕。等数年之后张国荣再度复出时,谭张之间早就一笑泯恩仇了。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2)

到1990年,谭张争霸已经成为历史

而其他在80年代叱咤风云的巨星,许冠杰正萌生退意;关正杰、郑少秋已经不当大哥很多年;罗文时隐时现,出现的时候便带来几支金曲,但显然无心角逐乐坛荣誉;林子祥、陈百强也悄悄退下一线,他们虽然仍然在推出新的优秀作品,但很明显已经过了巅峰期。

女歌星方面的情况其实也比较类似,当了多年乐坛一姐梅艳芳将于半年后宣布不再领奖;在上个年度(1989)对梅艳芳造成巨大冲击的陈慧娴在年仅24岁之时宣布退出乐坛远渡重洋求学,虽然后来她重返乐坛并带来《飘雪》、《红茶馆》等经典名曲,但那已是后话。在80年代中后期,新的天后人选其实已经浮现,除了陈慧娴,还有叶倩文、林忆莲、邝美云、关淑怡等表现突出。事实上,叶倩文和林忆莲也确实扛起了接下来几年香港女歌手的旗帜。不过,本文重点叙述是的男歌手。

▲陈慧娴全集视频剪辑,请关注我制作的系列视频 陈慧娴经典金曲全集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3)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4)

叶倩文和林忆莲是90年代初香港乐坛女歌手的旗帜

那么,在1990年初,日后叱咤风云的四大天王在香港娱乐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按推出首专并在香港乐坛奠定地位次序排列)

【张学友】一线歌手、准一线电影演员

▲张学友全集视频剪辑 即将上线,敬请关注

【刘德华】三线开外歌手、顶流影视红星

▲刘德华全集视频剪辑,请关注我制作的系列视频 刘德华经典金曲全集

【黎明】唱过几首电视歌曲的十八线歌手、二线电视演员

▲黎明全集视频剪辑,请关注我制作的系列视频 黎明经典金曲全集

【郭富城】跟唱歌毫不沾边的龙套演员、兼职伴舞

▲郭富城全集视频剪辑 即将上线,敬请关注

除了张学友,其他三人根本都没进入香港乐坛的主流视线。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5)

四大天王

假如在1990年初让人预测1990年度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将花落谁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当时很难看出谁具备什么更大的优势。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最终是刘德华捧杯而归,但在年初,刘德华根本不会被列入考虑范围,他当时在众人眼里,只是一个跨界唱几首歌的影星。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新生代男歌手大量涌现,比如后来拿过最受欢迎男歌星奖的许志安在1988年已经出道,杜德伟、黄凯芹更是表现非常优秀,但如果在1990年初预测新一届的乐坛一哥,最主要的竞争者大概也只有三个人:

第一位是【王杰】。香港出生、台湾出道的王杰,于1989年2月挟自己前三张国语专辑在台湾热卖之势,返港推出第一张粤语专辑《故事的角色》,收录了前三张国语专辑精华的粤语版,甫一推出便炸爆香港乐坛。8月份推出的第二张粤语专辑《谁明浪子心》再接再励,在年终凭单曲《谁明浪子心》同时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可能》(国语版《安妮》)、《几分伤心几分痴》(国语版《一场游戏一场梦》)、《一无所有》(国语版《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等歌曲大热流传,锋头一时无两,直逼诸多巨星。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6)

王杰首张粤语专辑《故事的角色》(1989)来势汹汹锋头无两

但问题是,王杰在香港乐坛,却是“出道即巅峰”的典型,在1989年一炮大红之后,接下来的几年却逐步下滑,直至1993年唱片素质其实极佳的粤语专辑《她》淹没在四大天王的滔天声浪中,几无半点涟漪,才心灰意冷离开香港乐坛,再重返时已经是世纪之交了。王杰没能在香港持续他1989年的辉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他性格比较孤傲,没有很好融入那个圈子;又比如说他的歌路相对单一,难以吸引更大范围的粉丝群;或者说王杰形象太过吊儿郎当没有星味,扛不起偶像巨星的旗子之类。但无论如何,王杰在香港乐坛短短四五年间,确实一直在推出优秀的经典歌曲,也曾经如流星般闪亮过,更又如流星般消逝去。在1990年表现远不如去年之后,已经暗示着他在香港乐坛的根基扎得并不稳固。所以,王杰在香港乐坛的地位其实并不算太高,他也是新一代乐坛王者候选人中,最快出局的一个。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7)

王杰孤傲形象,或许是他没能完全融入香港演艺圈的原因之一

第二位是【李克勤】。李克勤1985年夺得十九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签约宝丽金,次年便推出首张EP,表现尚可;1988年推出的第二张个人大碟《夏日之神话》广获好评,1989年两张专辑《此情此境》、《Purple Dream》均大热,多首金曲热播,单曲《一生不变》同时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其优秀的唱功和演唱风格被业界高度赞赏,李克勤本人更是直接被谭咏麟钦点为自己的“接班人”,被认为新生代男歌手中的翘楚,有望成为新一代天王巨星。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间,虽然推出了《一千零一夜》、《护花使者》、《红日》等经典名曲,但李克勤在乐坛的地位却接连被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弯道超车,人气远落下风。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8)

李克勤《Purple Dream》大碟(1989)的成功将他推上人气顶峰

在整个九十年代,李克勤虽有“第五天王”之称,也算是好歌不断,但无论是人气还是唱片销量,跟四大天王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关于李克勤在香港乐坛地位起伏之谜,三十年来众说纷纭,多数人聚焦在他外型吃亏、少年得志锋芒太露得罪人这两点,其实他在宝丽金公司的资源被黎明、张学友挤占是更重要的原因。等到磨砺多年,才在四大天王时代结束之后,夺得2002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可惜到那时候,这个大奖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前了。李克勤在香港乐坛顶尖巨星的竞争中,其实一直没有出局,就算九十年代末被挤到边缘地带的最低谷时也一直是候选人之一。但在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之后,他以“零瑕疵”唱功歌手的美誉,以横跨八零、九零、零零、一零甚至二零多个年代的资深唱将,演艺生涯经历了谭张争霸、四大天王时代的全盛时期,也走过了新世纪港乐逐渐式微的低谷,李克勤也算是在众星闪烁的香港乐坛中,独享自己无可替代的一份荣誉。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9)

李克勤终于在2002年度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大奖

第三位是【张学友】。1984年获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出道,1985年4月发行个人首张专辑《Smile》即爆红,在谭咏麟争霸即将进入白热化前夕,以一个貌不惊人的新人在乐坛迅速站稳脚跟。随后几年表现平稳,虽然在1987到1988年经历过一个短暂的低潮,但很快重新振作。1989年度凭借《给我亲爱的》和《只愿一生爱一人》两张大碟的成功,成为香港乐坛新一代歌手中最具资历和实力的中坚力量。他在接下来的九十年代,持续以极为优异的表现,与另外三位著名帅哥合称“四大天王”。张学友是九十年代的唱片销量之王,从1992年起几乎每张专辑都取得极高销量,歌艺和贡献受到业界和歌迷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被誉为新一代“歌神”,成长为香港乃至华语乐坛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顶级巨星之一。

年轻时四大天王谁最好看(从头认识四大天王)(10)

张学友首张专辑《Smile》的成功让他快速跻身香港乐坛一线男歌手位置

然而,他们却都无缘谭咏麟和张国荣之后的首位最受欢迎男歌星得主,那在1990年这个香港乐坛承上启下的交接之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陈慧娴全集视频剪辑,请关注我制作的系列视频 陈慧娴经典金曲全集

(未完待续)

下一节:1990年的乐坛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