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宇宙中所有的遇见(我遇见了另一个自己)(1)

宇称不守恒的对称破缺

宇称不守恒,大抵是说物质在弱相互作用下,互为镜像的运动不完全对称。

该定律是在1956年,由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位物理学家提出,并经吴健雄通过钴60进行了验证。

更通俗一点讲。

我们甚至可以用更形象的方式来理解宇称不守恒定律。

怎么个理解法呢?

说我们面前有一张由时空维度组成的镜子,在它面前,我们与镜子里面的我们,大小不一,身高不同,甚至所经历的人生也大相径庭。

有趣的是。

正反物质的机理,和宇称不守恒定律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由于宇称不守恒定律,物质才允许有正反之分。

那什么是反物质呢?

两者接触又会发生什么呢?

有时我们在想,反物质很了不起吗?难道他比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还要神秘吗?

感谢宇宙中所有的遇见(我遇见了另一个自己)(2)

假想态正反物质

诸如此类问题,许多科学家用更形象的表达,回答了这个问题——说一克反物质与一克正物质相互接触,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不仅比核裂变与核聚变强大,而且,很有可能会对整个太阳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听起来这个回答很是天方夜谭。

从这个回答而言。

倘若我们的镜像世界里面的那位朋友,与深夜拜访我们。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礼仪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呢?

是握手?还是拥抱。

基于正反物质的湮灭相当可怕。

斯蒂芬 威廉 霍金,曾郑重其事地警告过我们。

他这样提起:说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你会开门吗?

更有趣的事——霍金还饶有趣味地提醒了在座各位。

感谢宇宙中所有的遇见(我遇见了另一个自己)(3)

门外的敲门声悄然而至

这个敲门声就很可能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你,在向你送来恐惧!

按照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来说,E表示能量,单位J为焦耳;M为质量,单位Kg为千克;C为恒定光速,单位M为米;2为次方幂为C的上标量。

通俗理解,正反物质相互泯灭,是一个质量碰撞,充分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过这个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1克正物质与1克反物质相互湮灭,应该会释放多少能量!

那么?

我们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我们最好是一动不动,好等我们的另一个自己,无趣离开。

因为他不知道,你们的相见不仅是一个错误,而且还是一个能量相互湮灭的重大失误。

谈到这里,肯定有人会嗤之以鼻——他们或许会说别将正反物质说得神乎其神,说不定现在连最基础的支持论据都不曾有过。

其实,事实正好相反。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 狄拉克首次将正电子的存在拿出来做了预言。

1932年,美国科学家菲利普 安德逊在实验室中还发现验证了正电子的存在。

1955年,英国物理学家格雷J A 更是将反物质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获得了反质子。

直至马约拉纳粒子,在2017年秋季,被杨振宁的学生团队,于霍尔效应平台系统中得到,第一个更有力的验证结果,便在测量下,应运而生了。

所以。

我们绝不可置疑宇宙的神秘,如果他想,他可以轻松地让我们彻底消失。

接下来内容更精彩!

想要了解更精彩宇宙奇观,请关注曲海一勺小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