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观众眼中的赫敏: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1)

哈利·波特眼中的赫敏: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2)

读者、观众眼中的金妮: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3)

哈利·波特眼中的金妮: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4)

读者、观众眼中的救世主哈利: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5)

哈利同学眼中婚恋市场上的哈利: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6)

为什么不止一个人会有“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这种想法,大概就是因为这种观感差别的吧= =……

从作品本身来说,恋爱不是原著的重头戏,甚至相对主线而言都不算是太主要的戏份,最后的CP配对,更像是罗琳对19年后老朋友回归平凡生活的一种交代。

而且作品前期(前三卷)和后期(后四卷)的画风差别很大,青涩的恋爱戏份基本是从第四卷才开始正式展开的,从后续的CP配对结果去找前期剧情中的伏笔,对于《哈利·波特》这部作品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剧情上能往恋爱方向理解并发展的人际关系,对于哈利来说只有赫敏、金妮、卢娜与秋·张这四位同学了。

从角色本身来说,哈利是个有正常恋心,但总体偏事业型(且因为形势逐渐严峻的原因而不得不“事业心强”)的人,而从后四卷逐渐开始的恋爱戏,恰恰和主线展开相互“挤压”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者和观众会有支持哈赫CP以及后来的哈卢CP的基础,加之电影的同步更新存在,金妮的戏份和设定似乎就更不占优势了。

但金妮的优点在于,她既能让哈利喜欢,又不会让哈利太“分心”,而作为“战友”的赫敏,虽然一方面是哈利的极大助力,但对哈利而言,更像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哥们儿”而非“白月光”,对哈利来说,自己喜欢赫敏的地方和自己不适应赫敏的地方,哈利都太清楚了。

而且,生活在这种非主动选择的“救世主”光环下的哈利,心实在是太累了,他不是按正常的“少年”的路径成长的,而是被“时代”推着一路走过来的,所以甚至心累到有些时候的哈利会很难接受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刺猬磕碰”,想自己“静静”。

而金妮是最能理解这种状态下哈利内心的女孩。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7)

在这点上,金妮是超过了赫敏的,对于哈利而言,赫敏更像是“技术官僚”,而非“心灵港湾”。

而“心灵港湾”的属性同样很高的卢娜,却给不了哈利另一种存在。卢娜缺乏的地方,也是“白月光”秋·张最早在哈利CP这件事上出局的重要原因。

哈利有朋友吗?哈利有罗恩有赫敏,甚至还有围绕在自己周围的“邓布利多军”,以及邓布利多本人和其他许多长辈的关怀和帮助。

但有一种存在,哈利却始终没有。

所以,个人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点或许在于,金妮能真正意义上给哈利一个家,或许十分平凡,但绝对非常温暖的家。

秋·张的父母并不支持哈利,秋·张的朋友也背叛了哈利,而且都是在哈利最艰难阶段开始时就“跳反”的。

卢娜和父亲长期公开支持哈利,无论是战场上还是舆论上的出力都做到了,但卢娜家庭的残缺确是遗憾的事实,而卢娜父亲为救女儿背叛过哈利的事情,尽管哈利理解,但也很难从朋友发展到家人的程度了。

哈利从小父母双亡,尽管上学后哈利因自带光环曾受到很多同学朋友的崇拜和支持,但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敌视和非议;既受到了很多长辈的扶持、关怀和帮助,也切身感受到过长辈的背叛和逝去。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8)

厄里斯魔镜哈利里看到的东西,是自己从未有过的家。

德思礼一家只是哈利“住的地方”,那不是“家”;霍格沃茨,是哈利成长的地方,尽管这里有喜欢的同学和伙伴,但在这里的他,很多时候也只是被当做“救世主”和“偶像”,和绝大多数同学之间也是有疏离感的。

所以邓布利多安慰哈利时会说:“你不孤独。”

在同样有着光环的“Hogwarts boys”里,哈利是选择了善良和自我牺牲的那个,向死而生的哈利最后活了下来。

而金妮和韦斯莱一家,是能最大程度上给予哈利“家”的归属感的人。

哈利为什么与金妮在一起(哈利为什么喜欢金妮而不是赫敏)(9)

第一次坐火车从霍格沃茨离开的时候,哈利没有家,他知道自己回去的地方“不是家”。

而19年后自己送孩子去霍格沃茨的时候,哈利有了家,尽管一路上曾经失去了很多,但身边依然存在的温暖是真真切切的。

所以我始终认为,能在故事的最后给哈利一个家的罗琳,至少对于哈利来说,是个温柔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