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沙群岛有着颇多的岛礁,其中有大部分岛礁的命名都是由参与郑和下西洋的人物来命名的以此来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丰功伟绩以及这些伟人们的存在。这些群礁包括:郑和群礁、尹庆群礁(起名于跟随郑和行动的明朝中官尹庆)、马欢岛(起名于郑和随从官员马欢)等等。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随行船只为最多、随行人数最多、历时最久的海上航行,甚至要超前于欧洲国家航海时间几十年,是体现明朝繁荣昌盛最有力的证据。不夸张的说郑和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比其他航海家提早的发现了“新大陆”。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地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纯粹)(1)

郑和生于明洪武四年,是回族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以及武术家。十岁那年被掳入明营,阉割为太监,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官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命郑和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人们所说的“西洋”,仅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人,声势浩大,扬帆起航,顺势南下。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地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纯粹)(2)

郑和的第一次出海就去了很多地方,到了占城,也去了爪哇、旧港、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每到一个地方都首先表示友好,并递交明成祖的信,奉上金银财宝,因此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在出使的过程中,都还算顺利,但回国经过旧港时遇到一伙由陈祖义带头的强盗。觊觎郑和船上的金银财宝,他们打算假意迎接,乘其不备,就开始抢夺。但没有想到郑和早已接到通知有所准备。可想而知陈祖义惨败。并乖乖地当了俘虏并押回了国。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地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纯粹)(3)

回京之后,明成祖招待各国使臣,收到礼物,认为郑和没有白白出使,很是开心。而后,明成祖确认建文帝已死,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还是觉得出海是非常重要的。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共七次,一共踏步到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的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