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胃口”能育儿?家长朋友们是不是看到这个题目有一些摸不着头脑。接下来美娅告诉大家,什么是“吊胃口”式育儿。

各位家长是不是有过,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时候,就会非常热情地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美娅的同学就干过这事儿。我同学有一次带她家小孩去听演奏会,发现孩子对小提琴很有兴趣,我同事二话不说开始报班,买琴一气呵成,并且马上制定计划目标带着孩子开始了小提琴之路,结果就是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开始排斥学小提琴,到最后浪费了精力时间和金钱的爱好不了了之。我同事很苦闷,明明是孩子自己要学的,为什么最后却又没兴趣了呢?

一、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性的弱点,越不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

不能因为孩子对什么有一点点感兴趣就把一切都给他,这种即刻的满足感会降低获取成本,让孩子以为一切事情都很唾手可得,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们需要的是让孩子慢慢地一点一点接触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有一种要靠自己能力去获得东西的感觉。

比如他们喜欢弹琴,你就可以带他们去看小提琴的表演,让他们先接触这个活动,再带他们去看陈列的小提琴,告诉他们琴是昂贵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去获得,这样他们会为了达成自己的兴趣从而树立出一个目标。直到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之后,便会非常地满足。

这么多错误的育儿方法(什么吊胃口)(1)

二、负面情绪会扩散

同样也有个例子可以给大家参考,我有个顾客,因为自己和老公都很爱看书,家里专门有个书房放了一堆书籍。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会主动地去看绘本和漫画,夫妻俩还算鼓励。毕竟小孩子也只能看图片来学习。孩子慢慢长大以后,爸爸就意思不要再看绘本带有图片的书了,开始让孩子去看文学类书籍,有字的书籍。于是把绘本和漫画全部收起来了,强迫孩子看文字类书籍。结果导致孩子对读书并没有太大兴趣。

其实这就是情绪映射。本来孩子对阅读书籍就感兴趣,如果正确地引导,最后也会对文字书籍有所兴趣。但是一旦你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以后,同样的事情孩子也不想再去做了。你虽然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其实你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映射到了其他无关事物上,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而我身边的一位妈妈做法就非常地巧妙,她就采用了“吊胃口”的方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这位妈妈从来给孩子的书都是只借不买,她会告诉孩子这个书最后是要还回去的,并不属于他们。孩子就会非常的珍惜读书的时间,效率高并且看的时候也会非常的投入且认真。

这么多错误的育儿方法(什么吊胃口)(2)

所以,我们身为家长要数量掌握如何“吊孩子胃口”,让他们珍惜靠自己努力,或者并不容易获得的东西,这样才能维持他们的兴趣。

写在最后:我是美娅,一位85后妈妈,是冲浪达人也是敬业的验光师。让我们一同分享育儿中的辛酸苦辣,一起成长,成为合格的宝妈宝爸~

以下是我从各处搜罗来的各类育儿资料,可以私信我,看到了会分享给你!

电子绘本/亲子游戏/正面管教/动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