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歌曲(父爱如山)(1)

父爱如山

◎肖信丽

一个深秋的下午,整理父亲的遗物,发现了一个包裹严实的布包。看的出来父亲生前很宝贝这些东西,非常细致的包了好几层。我层层打开,是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劳动模范奖章。里面最多的是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劳动模范和尊师重教等证书。摩挲着那一张张大红封面,不禁泪流满面,可敬的父亲啊,您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我的眼前一幕幕闪现。

上山下乡——心甘情愿奉献自己

60年代末期正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只有18岁的父亲只身从大都市来到我们现在居住的遥远小山村。母亲讲,我们的祖籍就是父亲下放所在的小山村。我的爷爷奶奶在很久之前闯关东离去,村子里遗留一所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茅草屋。后来听村里人说父亲非常要强能干,回来后自己动手整理修缮了房子,并且拾掇的干净利落,还养了几只鸡,遇到左邻右舍有个头疼脑热的,父亲就会拎着攒的鸡蛋送去。即使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想象不出在城市出生,成长,只有18岁的父亲是怎么做好的这些事情。

父亲的品德得到村里人的称赞,传至四邻八乡,父亲的名声那也是“抗打听”的。很快就有热心的乡亲上门为父亲提亲,父亲和母亲相识并且彼此中意,顺理成章的结婚生女。有了家的温馨港湾,父亲也就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生产队。父亲有城里人的眼光和思想,有农村人泥土能沾的泼辣能干,他的聪明才智和突出表现很快就被发展入党,提拔为生产队长,接着是大队长,村民兵连长及党支部书记。

七十年代,父亲当生产队长的时候,看到一片果园里新栽的小树空隙很大,有充足的光照。就带动社员在果园空档里种上花生,秋收的时候他所带领的三队,收获的花生比其他队要多出许多。那个物资匮乏的贫穷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父亲把多余的花生全部分给了队里的社员,社员们喜气洋洋地往家领着花生就像过年一样开心。而父亲却因为私自种花生、分花生受到严厉批评,父亲没有辩驳也没有后悔。

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能够随遇而安,敢作敢当。生活中挫折难免,保持初心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父亲乐在其中,心甘情愿的奉献着自己。辛勤的汗水洒落出点点花开,他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父爱如山歌曲(父爱如山)(2)

生死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父亲在20岁就经村里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母亲,因为父亲是知青,孤身一人在农村,所以很快便同母亲结婚。

婚后,只要是家中有一点好吃的,就必须要给姥姥送去一些。我们稍大一些时,父亲特意去买了当时算作奢侈品的保温桶,每当家中做了好饭,父亲便让母亲先盛满保温桶,让我们赶紧给姥姥送去。所以在姥姥众多的姑爷当中,姥姥最心向着父亲,连带着对我和妹妹宠爱有加。

后来有返城的政策,父亲是完全可以回去的,但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来,永远地扎根于农村。1980年,父亲分配到了县城的烟台宽幅布厂上班,那是个国营大厂,平时招工很严格。父亲工作了半年后,考虑到母亲一人在家带我们姐妹两个,还要上山干活太辛苦,毅然辞职。甚至把当时社会非常看重的非农业户口转成了农业户口,那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那个年代唯一的一例非转农的事例。再后来父亲在村子里的突出表现,将要被调到县武装部工作,结果也是考虑到我们还小,母亲一人在家忙不过来而放弃。

虽然父母之间没有花前月下的爱情,更不曾山盟海誓、荡气回肠,但是他们却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平淡给我们子女们诠释了婚姻与生活的真谛!那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父爱如山歌曲(父爱如山)(3)

步入中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

八十年代初期,刚开始包产到户,百废待兴。父亲首先把村子通往外界的那条崎岖不平的必经之路,扩宽修平打上水泥。父亲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每天都在那里跟乡亲们一起干,有一点欠缺就要重新翻修,绝不凑合,因为质量过硬,那条路经过了几十年依然完好。修好路开始挖池塘修建水利,保证了全村土地灌溉问题。村里的原有果树品种老化,有的树已经步入老龄,经济效益很低。父亲有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他了解到当时有一种叫“红富士”的新品种苹果适合我们这里推广种植。于是,父亲查找资料,掌握“红富士”的习性和栽种技术,经多方打听比较,引进首批“红富士”果树苗。刚开始,村民们心中没底,不敢贸然砍去老树栽种新树苗。父亲先说服母亲带头把自家的老树伐掉,率先栽上“红富士”。村民们见到父亲如此,很多人纷纷效仿,村里栽种了大量的“红富士”树苗,几年后达到盛果期,因为栽种的早,价钱卖的好,那几年我们村因为卖苹果,收入翻了不知多少倍,看到村民们进进出出的笑脸,父亲暗暗松了口气。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苹果的价格开始下滑。父亲不知从哪里得到了种植大樱桃的信息,他的心又不安稳了,为了了解市场及相关信息资料,父亲开始了新一轮奔波。经过细致考察,父亲很快便掌握了市场需求、大樱桃的习性和栽培技术,反复思考后,父亲决定推广引进大樱桃。但是这大樱桃可不同于苹果,苹果乡亲们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做参考。对于大樱桃,父亲也是两眼抹黑,第一次接触,整个一个门外汉,这关系到所有村民的利益啊。可想而知当时父亲的压力有多大,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退缩。顶着压力和各种质疑挨家挨户动员。那时人们的头脑比较守旧,默守陈规,不愿意接受新事物。都在观望着,发出疑问,我们这里从来都没听说过大樱桃这种水果,能种好吗。父亲又是以身作则,带头栽种大樱桃,并且请来福山县城的技术人员来到村里实地讲述大樱桃的发展前景、栽种技术和注意事项。那些日子,父亲夜不成寐,有时间就查阅资料,四处奔走,寻找优质树苗,动员乡亲种植,一贯整洁的父亲胡子拉碴,面容憔悴……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乡亲们依旧会动情地说:“幸亏当年老肖发动咱们栽种大樱桃啊,看看三里五村的数咱们村里的新房子多,盖的气派,就是那时候红富士、大樱桃种的早,大家伙都挣钱了啊!”

父亲乐于助人,脾气却很倔强。在村里不论听到谁家有什么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母亲曾打趣:“人家都是往家划拉,咱家的东西不往外搬就不错了。”但是违背政策的事情,在父亲那里任谁都是绝对行不通的。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村里有个挺霸道的人想让父亲私下为他办点违反政策的事,父亲自然是一口回绝了,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那人拿着一把亮闪闪的刀来到了我们家门口叫嚣着威胁父亲。当时我和母亲吓坏了,父亲却不为所动,把我和母亲拉到他的身后,站在门口与他对峙,可能是父亲的义正言辞让他心虚,也可能是父亲的淡定威严让他胆怯了吧,僵持了一会儿,他拿着刀灰溜溜地走了,也就是从亲眼见到这件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有多么不容易。

父亲就是这样脾气耿直,热心肠,特别较真的人。他经常说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时常觉得父亲如同一颗星,不及太阳耀眼的光华,也不似月亮那般柔和皎洁,但夜空中的那点光亮,是他生命价值的闪现。

父爱如山歌曲(父爱如山)(4)

父爱如山——心思细腻舐犊情深

都说女儿跟爸爸亲,我觉得这话一点不错。父亲虽然脾气耿直火爆,我却能够感受到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他身上那些质朴的品质深深感染着我。小时候,对于父亲的感情是很复杂且矛盾的,父亲的脾气不好,在我们姐妹面前是不拘言笑的,虽然从不曾呵斥打骂过我,小时候对于父亲却是怕和尊敬的成分居多,没有平常人家父女之间的亲昵举动,甚至从有记忆起父亲都没有抱过我,所以我总以为父亲不重视我。

18岁我参加工作,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去工厂报道,一路上告诉我去了要听师傅的话,少说多看多想多做,与同事好好相处等等,那是父亲与我说话最多的一次,我一面答应着,心里暖融融的。

上班不久的一个周日,父亲说要带我去市里给我买辆自行车。那是个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带着我做公交车去了市里。来到商场,父亲任我自己挑选,他说:“你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吧。”我感到了父亲对我的信任和尊重,心里甜滋滋的。买好自行车,父亲领我吃过饭,我们便往家赶。已是中午十分,太阳火辣辣的照耀的,柏油马路都是软的,仿佛一脚下去都会踩出一个脚印。父亲却让我自己骑着自行车,他在后面步行。他说:“你在路上好好练练,不然明天你怎么骑着去上班,好好看着路。”父亲的话我是不敢不听的。我骑着自行车在前面,父亲大步流星地跟在后面,我过一会儿回头看看,父亲一手擦着汗,一手试图遮住阳光,衣服都湿透了,我实在忍不住让父亲骑车,他说叫你骑你就骑,今天不好好练练,明天怎么能骑着上班。不敢多话,继续向前,再往后看时,父亲已经距离我很远了,我就找个树荫停下来等父亲,这时候父亲便会连跑带走地赶过来,又催促我赶紧走。这一路我走走停停,父亲一刻没有歇息,不时地问我热不热,累不累,顺带着给我讲骑车的要领和注意事项。20多公里的路,我们就这样走了回来,记得回来后,父亲直奔水缸一口气喝了好几杯水。

后来我结了婚,乡村公交车多了起来,每次回家便不再骑自行车。父亲把自行车修理好,就变成了他的坐骑,每次回来的时候只要有空就会骑着它去车站接我,走的时候父亲总是给我带很多他自己种的蔬菜,自行车小框里,车把上都挂着东西,送我到车站,看着我上车后,特别是看到我有座位的时候,父亲便会很开心,放心地朝我挥挥手,看着车离开他的视线才会回家。

父亲一直以他的方式默默地关爱着我们,直到他最后一次住院的前一个周末,还坚持去车站送我,那时候他的胸腔已有很多积液,衰弱无力,我不知道他是凭怎样的毅力和信念坚持的,他总是说我挺好,真的没事,这就是父爱的伟大力量吧!

年少时对父亲的敬而远之早已被光阴打磨成了亲密无间。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一向是无比高大,无所不能的。亲爱的父亲,从您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您的善良,爱心,勤劳,朴实,坚强,乐观,宁愿吃亏也不占小便宜……

父亲的品德和言行潜移默化着我的灵魂,令我终生受益。曾经以为父亲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曾经以为时光会很漫长,却只不过是白驹过隙,弹指挥间啊!父亲用生命的离去化作那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带给我爱的永恒。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记忆会慢慢褪色,父亲对我的影响却是终生的,永难磨灭!

(编辑:高一平)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父爱如山歌曲(父爱如山)(5)

作者简介

肖信丽,出生于烟台福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企业普通员工。烟台散文学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阅读、文字、运动,旅行。坚持跑步坚持写跑步日记。纯属自娱自乐,偶有发表。

壹点号烟台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