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开卷有益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融诗词、历史、传记于一体,被誉为“绝美文案,字字珠玑,具有浓郁中国文化风味的宝藏纪录片”,今结集成书,以飨读者。
它聚焦了14位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但是与以往泛泛而论的人物介绍不一样,它是人性的剖析,是不留情面的全方位审视,是走进这些古人内心、展现人性复杂的一种尝试。
“才高八斗”的曹植,即是《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一书的第一位出场人物。
曹植:萁豆同根,相煎何急?
棠棣之殇
曹魏初立这几年,外部仍旧征伐不断,内部却蒸蒸日上。
魏黄初四年(223年)五月,曹丕以“会节气”之名将一众曹氏藩王召回京师洛阳。
接到诏令的曹植,内心宛如密室里透进一缕阳光。他对皇兄能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十分感激。因为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朝觐,而是一种待遇,这种待遇对他来说是与曹丕冰释前嫌的信号。
同时应诏的还有曹彰、曹彪等兄弟,自延康元年(220年)被迁至封地后,这是他们首次来京。分别三年后,曹氏兄弟们终于得以会面。
看着曹植向自己进献歌功颂德的诗文,曹丕很是愉悦。他很喜欢看到三弟这种卑躬屈膝、俯首低眉的样子,当年英姿勃发、意气飞扬的曹子建不见了,自己面前的人俨然是一只被驯服的家兔。
从曹植身上,他看到了征服的力量。
不管背地里怎样,明面上兄弟相见的时光甚是开心。一日,曹丕以公务余暇为由邀任城王曹彰下棋,面对皇帝的邀请,曹彰只能答应。
没过多久,宫内便传出曹彰离奇暴毙的消息,整个京师一片哗然。转眼之间,猛将突然殒命,这不能不令人惊疑。
听到消息后的曹植一瞬间就明白了,骨肉相残才是这次“会节气”的目的。曹植又一次预感到危险正向自己逼来,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不敢往下想了。
收起恐慌,曹植挥泪作诔(lěi)文,文中仅以寥寥数语追思曹彰的义德与功绩。至于自己的感受,也只是在序文中轻轻带过。文中闪烁其词、欲言又止,可知他必有难言之痛。
曹植是曹操嫡出的第三子,生于豪门、长于乱世的他从小就被寄予厚望。为了这一份寄托,曹操为其取名植,字子建,是希望他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曹植也未让曹操失望,自小就展示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其聪明程度一度被曹操认为是最像自己的儿子。
曹植十岁的时候就很会写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他曾经把一首诗送给他的父亲看,他父亲怀疑这一部作品是别人代笔的。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才华,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天赋异禀”。曹植少年时在文学上的造诣,使曹操早年对他非常钟爱。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年少时的曹植得到了曹操的细心栽培,二人一同征战四方。在战火和硝烟中洗礼过的曹植意气风发,既有贵族少爷的高贵与昂扬,也怀揣着年轻人对未来的热血与激情。
在那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时代,曹植的理想与抱负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曹操的影响。他目睹着父亲的英姿与智谋,也渴望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
青年时代的曹植有两篇比较有名的作品,一篇是《白马篇》。《白马篇》里写到了他希望能够上阵杀敌,表现了“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这是他青年时候的梦想。另外一篇作品是《与杨德祖书》。杨德祖就是杨修。曹植在这一封书信中说,大丈夫在世应该建金石之功,立不朽之功业,扬名万世,而不是做一个文学家。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都于邺城。此时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也被众臣提上了议事日程。
长子曹昂死后,最有资格的继承人自然就是曹丕了。但这时曹操似乎把“立嫡以长”的惯例抛到了脑后,迟迟不肯确立太子,他究竟是如何盘算的呢?众臣揣测不透,曹丕更是惴惴不安。
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是比较慎重的,传统的思想对他束缚不大,所以他不一定会选曹丕。他要在几个儿子中考察,谁最适合做他的接班人,能够把他的事业传承下去。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在曹操看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才能从诸子中培养和选定自己满意的继承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然而,在考验的过程中,曹操悄悄地在曹植身上加了砝码。
《千古风流人物》剧照
面对曹彰的暴毙,曹植心中愧疚万分,不仅有无法直言的苦闷,也因昔日父亲灵柩前的抉择。
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危,曹植赶到时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悲痛之际,比他早到的哥哥曹彰却私下对他说:“父亲去世前急召我前来,就是要立你为太子。”
在立嗣的问题上,曹彰一直是站在曹植这边的,他这一番话虽不是曹操本意,却是兄弟二人放手一搏的机会。曹植十分明白若与手握兵权的曹彰合力,未尝不可与曹丕一争高下。
许久,曹植终于按捺住心中翻涌,对曹彰说道:“你没见到袁氏兄弟的下场吗?”
曹植以袁氏兄弟为说辞,并非不想夺嫡,而是念及骨肉相残会毁掉曹家,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而这一放弃,也促成了今日的悲剧。
《千古风流人物》剧照
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春,历时三年的关中马超叛乱终于被曹操平息,一直随军征战的曹植也被徙封为临淄侯,这次徙封的曹家子弟唯曹植一人。
曹操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群臣的猜测,这极有可能是主公开始考虑竞逐太子候选人的信号。
面对如此局势,另一位候选人曹丕更是不安。他有一位淡漠礼法、不按常理出牌的父亲,又有一位才华远甚于自己的胞弟,这使原来应该属于他的储嗣之位变得岌岌可危。
曹丕其实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无论是文学才能还是骑马射箭的军事才能,都已经展露出来。他不仅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他的父亲作战、处理一些政务。另外,曹丕嫡长子的地位对于他争储也是有利的。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六十二岁的曹操晋爵魏王。从这时开始,他的立嗣之事已迫在眉睫。然而,曹丕和曹植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儿子们太优秀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他挑来挑去,无从抉择。
和历史上诸多因为昏庸而导致储嗣之争的帝王不同,曹操为立嗣而挑起丕、植之争,在他看来似乎是明智之举。
他本想给这两个优秀的儿子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但最终却造成兄弟之间持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双方亲信的策划下,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活剧。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丕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当时在宫廷中,他处处都表现得中规中矩,完全是一个典型的、非常符合当时人们心中君主标准的形象。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魏黄初四年(223年)六月,对于曹彰的死,曹丕并没有多大反应,只是下诏时简单说了一句:“任城王有疾,薨逝于府邸。”“会节气”典礼则照常举行,宴会上一片祥和。
酒过三巡后,曹丕兴起,宣布要玩一个诗文游戏,要求大家都把真本事拿出来,不能敷衍搪塞,输者将接受惩罚。看着进来的侍卫,大殿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曹丕的杀机就是冲着曹植而来,他也不想掩饰,随后便以曹植才思敏捷为由,要他第一个登场。为了加大难度,还要求七步之内必须成诗,诗的内容要表达兄弟之情,但字面上又不能有与兄弟相关的文字。
曹丕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曹植。该来的早晚都会来,曹彰死的那一刻,曹植就想到了会有今天。
顷刻间,曹植便走出了第一步,全场肃静,落针成雷。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曹丕听罢,不仅被诗中的内容触动,更被曹植这完美的作答所折服,无奈只能作罢。
如果说曹植继承了曹操的绝世文才和浪漫气质,那么曹丕则继承了他的政治权谋和实用主义。
《七步诗》成了救命诗,它是曹植人生遭际和心灵感受的结晶。千百年来,这首诗也成为人们劝诫规避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常用典故。
曹丕和曹植的斗争,代表了两大政治阵容的斗争。曹植这边主要是丁氏兄弟和杨修;曹丕那边的阵容则比较强大。当时曹丕可能受到了集团内部一些小人的唆使,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诗歌,于是有了《七步诗》的典故。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会节气”一事终于结束了,这是曹植自“司马门事件”后,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千古风流人物》剧照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一场大瘟疫蔓延在黄河两岸地区,在这场疫情中,建安诸子全军覆没。先是好友王粲病故,年过花甲的陈琳也一病不起,刘桢、应玚、徐干相继染病,撒手人寰。在疫病的肆虐下,曹植刚刚半岁的女儿也夭折了。
这一年对二十六岁的曹植来说是多灾多难的,自己的妻子被曹操下令处死。一系列遭遇让曹植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争权夺利不如活得逍遥洒脱。
九月的一天,曹植驱车来到了一家酒馆,此地位于城南一处偏僻的巷子里,十分幽静,非常适合饮酒消愁。
醉酒的曹植驱车在城内狂奔,此时的他也许是最自由的。
邺城王宫经过曹家十多年的扩建,其规模已是相当可观。曹操当了魏王以后,享天子之制,在王宫外也修了一座司马门,此门只有天子或者天子使者才能使用,诸侯或大臣奉皇帝命令才能从此门进入,而且必须下马步行。
驱车至此的曹植酒意正酣,不顾禁卫们的劝阻,驾车夜闯司马门,驰骋御道。这一时刻,天马行空的曹植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情感,也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前途。
自汉代以来,司马门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闯司马门实际上是犯了当时政治上的大忌,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这在恪守严刑峻法的他看来是不能容忍的。盛怒之下,主管宫门禁卫事务的公车司马令当即被处死。
曹植开司马门行驰道一事,使他失去了父亲的信任。同年十月,曹操立曹丕为太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之中。
洛水惊鸿
曹植身上背负了太多沉重的东西,尽管这并不是他所能选择的。他的才华在为他赢得赞誉和赏识的同时,也把他裹挟进了权力斗争的中心。
人生路径的转变,与他自己的错误有关,也缘于身在帝王家的不幸。
随着曹丕的顺利上位,因立太子而上演的一出出戏码也戛然落幕,曹植的生活又回到最初,继续当他的临淄侯。周围的气氛却悄然起了变化,一些曾看好他、支持他的人开始疏远他、冷落他。
然而,这个时候的曹植又是一个幸运的失败者。对于“夜闯司马门”这件事,曹操并没有过多惩罚他,反而给他增邑五千户,加上原来的五千户,曹植成为曹家子弟中独一无二的“万户侯”。
曹操在这个时候封曹植为万户侯,其实是他内心已经对曹植有点失望了。因为夜闯司马门这个事件,说明曹植在政治上不成熟,但是还没有对他完全绝望,封他为万户侯,实际上既是对他在经济上的一种补偿,同时也在告诉曹植,你如果能够表现比较好的话,还是会有一些希望的。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希望很快来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占领汉中自立为王,而镇守荆州的关羽受到刘备的鼓舞,大举北伐。关羽气势如虹,围曹仁于樊城,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面对如此情形,曹操使出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一招: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急速南下救援曹仁。
此时的曹丕内心极度紧张。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很快制定了一个方案。
当天,曹丕亲自对曹植进行一番勉励,并要在出发前为他设宴饯行。
父亲的信任、兄长的鼓励让曹植大受感动,信心倍增。
临出发前,曹植来到太子府参加哥哥为他摆设的宴席。一醉泯恩仇,曹植再一次用酒消弭了兄弟间的干戈。这一醉,似乎醉得恰到好处:曹丕的太子之位铁定牢固,曹植却从此万劫不复。
《三国志》里面的记载比较简单,曹植在出征救曹仁的前夕喝醉了酒。后来《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引用了《魏氏春秋》的记载,就比较详细一些。在曹植受父命去救曹仁的前天晚上,被他的哥哥曹丕逼着喝醉了。如果真按《魏氏春秋》的记载来看,这一次应该是曹丕的阴谋。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无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无论其中有多少的隐情和故事,我们终究看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结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顺理成章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权力。同年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改元黄初,定都洛阳。
曹操去世后,曹植便彻底失去了依靠。大规模的清洗行动开始了。先是曹植的好友及幕僚丁氏兄弟被诛杀满门,而后曹丕下令各诸侯王立即回藩国,曹植首当其冲。
为了对诸侯们严加管制,朝廷特派“监国谒者”跟随,目的就是监视诸侯的言行。
一个人的一生在某一方面失败了,往往会在另一方面取得成功。
魏黄初三年(222年)四月,三十一岁的曹植结束了洛阳的囚禁生活,遣返封地。途经洛水,车马暂歇。此时一阵微风吹起,恍惚之间有位伊人映入眼帘,一切如梦如幻。
梦醒时分,曹植把这次美妙的相遇写成了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他于洛水之畔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烟波浩渺中,洛神那如朝阳般新鲜的一瞥瞬间击中了他的内心。他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极尽描摹,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洛神赋》。
《千古风流人物》剧照
很多人都知道,《洛神赋》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有悖伦理的故事。据说曹植对曹丕的妻子甄氏怀有仰慕之情,《洛神赋》里的洛神暗指甄氏,曹植通过描写洛神来释放自己内心深处被压抑已久的炽热情感。
唐代著名学者李善在《昭明文选》的注解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最初想娶甄氏的是曹植,结果却被曹丕抢了先,因此曹植一直对甄氏念念不忘。在甄氏死后,曹植入朝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氏曾用过的玉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不觉潸然泪下。
几天后,甄氏之子曹叡宴请曹植,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梦见与甄氏相会,有感而发,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这是一个凄美感人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为它的真伪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有乱伦之嫌,甄氏是他的嫂嫂,汉代又比较讲究孝道;另外一个原因是,从年龄上来讲,甄氏要比曹植大上十岁。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也许,这样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们对浪漫与悲伤爱情的幻想,才会被后世的艺术家们所接受。
在曹植的眼中,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秾纤得衷,修短合度,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洛神的风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读过《洛神赋》的人都知道,赋中有着情真意切的心绪和细致描摹,让人很难相信曹植只是一时兴起去歌颂一位虚无缥缈的仙子,而不是在寄情隐喻。
有人认为这个记载是不真实的,但李善离曹魏的时代比较近,他作的注可能是有依据的,还是要尊重李善注,毕竟我们找不出更多证据来否定这件事。当然,把它当成故事来理解也是非常好的。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有人说洛神指的是魏文帝曹丕,在古代“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中往往将君主比作美人,这也是曹植哀叹自己不能被曹丕所信任。
也有人说洛神指的是曹植的亡妻崔氏。在政治失意中,曹植分外怀念和妻子共度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洛神到底是谁?这永远是个谜,或许只有穿越时空与曹子建会上一面,才能了解其中一二。
《洛神赋图》(局部)
当曹植遇到甄氏时,她已经被曹操许配给了曹丕。但曹丕贪恋权位又城府极深,甄氏过得并不如意。热情洒脱的曹植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生命。在曹植眼中,甄氏更像一个关爱自己的姐姐。他们谈诗书,谈歌赋,谈人生,却独独未敢谈爱情。
曹丕继位后,甄氏变成甄妃,一道宫墙隔绝了两个人的联系。曹植未曾料到,再次入宫却听到甄氏触怒曹丕而被赐死的噩耗,以及死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惨状。
曹植对此无比悲恸,再结合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写出了字字都是真情,让人动容的《洛神赋》。
曹植对甄氏的情感未必是爱情,更可能是一种亲情。他在《洛神赋》里面把她想象成洛神一样的美女,这是文学的一种虚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也有可能是为甄氏的这种美的消逝而鸣不平。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洛神是不是甄氏,对于史学研究之外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都只不过在找一个寄托而已,这本身就是艺术留给我们的最大慰藉。
一千八百年前,洛水河畔,曹植和洛神的故事感动了后代东晋画师顾恺之,他将曹植奇幻的文字想象变成了千古卓绝的画作——《洛神赋图》。
在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注视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吹起的衣带给人一种飘飘欲仙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却因人神有别,最终在云端渐去。此情难尽的曹植留在岸边,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在曹植笔下,洛神是一个温和的仙子,人和神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
她既有人的情欲,又有神的纯净,被世人想象着、歌唱着、远远地看着。
《洛神赋图》(局部)
一路悲伤的曹植终于来到了封地——鄄城,然而没多久又被改封到更加贫瘠的雍丘。
曹丕在位的七年里,曹植一共被改封四次,迁居三次,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经营得稍有起色,过不了多久一切又得从头再来。
在如此境遇中,曹植有道不尽的苦闷,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只能蜷缩于一座座小城。
时光荏苒,曹植的报国之心也在岁月中一点点消逝。在他将要放弃时,现实又给了他一点希望。
魏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大赦天下。
在诸多侄儿中,曹植最疼爱的便是曹叡。他性格沉静,好学笃思,而且还是甄氏所生。曹植为侄儿当上皇帝感到由衷高兴,不觉心中充满期待,多年的雄才伟志有望实现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当魏明帝出征长安的时候,有人传言,皇帝死了。这时一些从驾的大臣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都想拥立曹植为新的皇帝。流言传开后不久,魏明帝回来了,这件事情就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但这件事给魏明帝曹叡敲响了警钟,曹植在朝臣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因此,魏明帝对曹植有了更深的戒心。
(郑州大学教授史建群)
曹叡在位初期正是诸葛亮大举北伐的时候,危难之际,曹植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
但是,曹叡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并没有任何起用他这位皇叔的迹象。
明知国家有难,蜀国大军压境,曹植却成了闲散人,唯有光阴如常磨蚀着他的生命。
曹植的抱负是非常高的,他不愿意做一个文学家,他认为辞赋是一种小道,真正扬名后世要靠建金石之功,这是他人生的目标,文学家只是他的一个副业。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
曹植生在帝王之家,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在这种备受压迫的环境中,曹植终日郁郁寡欢,忧愤成疾,于太和六年(232年)十一月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一岁。
在曹操走后的第十二年、曹丕走后的第六年,曹植也追随父兄而去,在政治上已经结束了十二年的建安时代,终于在文学上也画上了句号。
《千古风流人物》是一部好评如潮的大型历史文化类系列纪录片,甫一播出,在各个平台上都创造了播放量新高。如今,该剧集内容打造成文稿,书名《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本书以14位殿堂级诗人、词人的人生故事和轨迹为脉络,串讲千余年的中国历史细节,详解353首古诗词背后的深刻涵义,轻松掌握300多个文史知识要点。你会看见一个个在语文课本上从未见过的千古风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