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的夏天,万物皆可抛,唯独少不了肥宅养成三大件——空调、WiFi、西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种植和消耗国,拥有庞大的“吃瓜群众基础”。你手里的瓜,陪你见证了很多真相,但西瓜本身的真相,你有了解过吗?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1)

来自撒哈拉

最早的西瓜,诞生于5000多年前的撒哈拉沙漠。古埃及学家不仅从墓葬中发现了西瓜籽,还有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跟很多经过驯化的食物一样,最初的西瓜是野生品种,只有巴掌大小,且味道发苦,瓜瓤为白,完全不适合食用。经过漫长的驯化历程,才长成今天这副红瓤、黑籽、多汁的讨喜模样。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2)

▲ 乔瓦尼·斯坦奇的画作,展现了西瓜当时的样貌。图/网络

从17世纪意大利画家乔瓦尼·斯坦奇的画作,可以看出西瓜在驯化中的形态。看起来,的确没有现在的好吃。

西瓜在中国

凡从外来传入的食物,中国人大多爱以“西”“胡”“番”等字命名,比如西瓜、胡萝卜和番茄。唐朝初年,西瓜传入到当时的回鹘(今天的新疆)地区,随后进入中原。

来到中国的西瓜,收获了一拨儿忠实的吃瓜群众。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吃瓜的劲头儿能赶得上中国。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吃掉了世界上70%的西瓜,这个“群众基础”可算相当庞大了。

西瓜=黑人?

前一阵奥斯卡影片《绿皮书》有个“黑人吃炸鸡受歧视”的桥段,其实除了炸鸡,西瓜在美国也同样意味着种族歧视。

在西瓜传入美国之前,先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溜达了一圈,毕竟离原产地比较近嘛。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由于美国种植园业的发展,黑奴贸易盛行,欧洲殖民者将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普遍认为,西瓜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美国南部的。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3)

▲ 白人嘲讽黑人吃瓜的漫画。图/网络

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内战,黑人在南部揭竿而起,为自由而战。作为黑人的主要种植作物,西瓜也被视为“自由”的同义词,而白人农场主却牵强附会,把西瓜易种植的属性与黑人“懒惰”“不洁”等词联系到一起。在美国,西瓜就这样沦为了黑人的禁忌。一起遭殃的,还有炸鸡和葡萄汁。

名副其实的“水”果

西瓜的含水量高达92%-94%,是名副其实的“水”果。英文“watermelon”直译便是“水瓜”。江户时代,日本人就曾用“水瓜”和“水菓子”来称呼西瓜。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4)

能跟西瓜含水量媲美的只有椰子和草莓。西瓜汁跟椰子水一样含有高电解质,能迅速补充人体的水分,这也是为什么吃西瓜感觉更解渴的原因。

冰镇的西瓜真的更甜吗?

是的,不仅是西瓜,很多水果经过冷藏之后,都会比常温之下更甜。这是由水果中果糖的特性决定的,温度越低,口感越甜。

当然,影响甜度最大的因素还是生长环境。西瓜在热而干旱的地方长得更好,甜度也更高,别忘了,人家的老家可在撒哈拉沙漠呢。

很多人担心西瓜的含糖量,不敢多吃。这要看跟谁比:100g的西瓜,含糖量为5.5g,而同等重量的苹果,有13.5g的糖。香蕉更高,能达到14%以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毫无负担的吃西瓜,但糖尿病人仍需注意,因为西瓜的含糖量虽不高,但升糖指数较高,所以需要控制食用数量。

西瓜的种类:籽瓜VS无籽瓜

目前有大约300种西瓜存在,日常食用的有50种左右。除了吃瓤,还有专门吃籽的西瓜,你当肥宅时嗑的西瓜籽,就是从“籽瓜”中培育出来的。因为主要为了获取西瓜籽,瓜瓤未经驯化,还保留着最初的白色。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5)

▲ 专门用来获取西瓜籽的籽瓜。图/影趣@摄影部落

而无籽西瓜则是颇受欢迎的懒人福音,这种无籽西瓜的诞生,得益于驯化西瓜时,将含有22条染色体的雄性花与含有44条染色体的雌性花杂交,当种子成熟时,含有33条染色体,使其无菌,无法产生种子。其原理类似驴和马杂交出骡子。

西瓜霜里真有西瓜吗?

老婆饼里没老婆,但西瓜霜里的确有西瓜的霜。

西瓜霜是西瓜的衍生品,获取时需要一种叫“芒硝”的矿物质帮忙。夏末天气转凉时,确保西瓜不会腐烂,将不那么成熟的瓜削开顶盖,挖出部分瓜瓤,放入芒硝,盖好瓜皮。待西瓜霜从瓜皮析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6)

▲ 西瓜霜。图/百度百科

西瓜霜能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吃瓜群众对这味中药恐怕都不陌生。小时候,我觉得这是为数不多的不难入口的中药。

西瓜还有哪些神仙吃法?

西瓜直接吃,就已然很完美了,但这并不能阻止各国人民变着法的折腾西瓜。

日本流行过给西瓜撒盐的吃法。早期的西瓜没那么甜,在日本又卖出了天价,一百块钱一个瓜是正常物价,日本人便想出了这个法子。正所谓“要想甜,加点盐”。

欧美人则研制出了西瓜pizza、西瓜牛排(把西瓜当牛排烤),以及用西瓜替代各种肉排的吃法,应该是素食者的创意。下面这道“脆皮西瓜”,看起来还不赖?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7)

▲ 脆皮西瓜。图/foodrepublic

比以上更“丧心病狂”的吃法,是潮汕人用西瓜蘸酱油。闽南和潮汕地区有用水果蘸酱油的食俗。如果说芒果、菠萝和荔枝蘸酱油是为了去其酸涩,让水果吃起来更甜,那么无需粉饰就已然很完美的西瓜为什么也要有此操作呢。跟潮汕人一起时,请保护好你的瓜!

以前在宫廷里,有一种叫“西瓜酪”的稀罕玩意儿。西瓜切块,加糖熬制,民间根本见不到——吃瓜本来是为了解暑,为了吃口凉的,还得先守着炉子汗流浃背,搁老百姓谁也没那闲工夫。这几年,西瓜酪在某些店里成了小众的“夏季专享”。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8)

▲ 曾经的宫廷专享,西瓜酪。图/西夏

夏天走了,留下了西瓜酱

大约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流传着一种“西瓜酱”。三伏天制作,秋冬时,是餐桌上最美味的小菜。具体做法颇考验技巧,西瓜切块,跟酱豆一起发酵,保留瓜籽的同时,还可以加杏仁和花生。就馒头、下饭、下粥吃,实在是美哉。

西瓜原来还可以这样吃涨知识了(九个西瓜冷知识)(9)

▲ 登上过《舌尖2》的西瓜酱。图/网络

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开篇写的便是让他思念了四十年的西瓜酱。我也曾怀念爷爷做的西瓜酱的味道,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以戳这里)。

这恐怕是一年当中,西瓜给人留下的最后的美味了。

-END-

文 | 西夏

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