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了凡四训第八篇总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了凡四训第八篇总结(了凡四训略读解读)

了凡四训第八篇总结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译:听了这番话,我猛然顿悟,拜领受教。将往日一切大小过失、罪孽,在佛前忏悔。先求登科第,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养育之恩)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译:云谷禅师又指点我,将每日所行的一切善事恶事都记在功过薄上,如有过失,就做好事弥补,功过相抵。并教我持念“准提咒”,以期有所应验。)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寿,至二者也。

(译:孟子讲立命之道:‘短命同长寿没有分别‘。

夭寿不贰:出自《孟子》,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

(译:我起初的号叫学海,从那一日改号叫了凡;因为我明白立命之道,不愿再与凡夫一样浑浑噩噩的。从此以后,我就整日小心谨慎,自己也觉得与从前大不相同。)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译: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先生算定我会得第三名,但是,我最终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预言开始失灵。到了秋天举行的举人考试时,也出乎孔先生的推算,我一举中第。)

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译:第二年回乡后,方请了性空,慧空两位高僧,在东塔禅寺回向。并再次发出求子之愿,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赎此生之过。至辛巳年,也就是发愿后的第二年,就生下了男孩,取名天启)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忘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译:有一夜里我偶然做梦,见到一位天神。我就将一万条善事不易做的事,告知天神。天神说:“仅就你减钱粮这件事,已经足以抵得过一万件善事了。”)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山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译:那时恰巧幻余禅师从五台山到宝坻县来,我将梦里事向他请教。幻余禅师说:“只要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只一善也可以抵万善了。何况全县减租,受益的何止万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