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坡,地处于中国云南高黎贡山之西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地带,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长约三百公里,阔约一百五十公里。江心坡地区具体指缅甸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北起于中国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1960年根据周恩来和吴努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了对江心坡的领土主张,从缅甸收回被英国1913年侵占的片马、古浪、岗房。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的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传染病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江心坡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不过网上流传的7万平方公里说,其实是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为麦克马洪线东段即所谓的中缅未定界北段。现在多属缅甸克钦邦。而所谓"江心坡问题",其实就是中缅未定界北段的问题,确切的说,主要是北段边界是如何勘定的。
在明代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413年,明成祖在西南设立了三宣六慰,控制的范围包括几乎缅甸全境、泰国北部、老挝中部、印度东部一区,毗邻孟加拉国。其中江心坡在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范围内。
1531年(明嘉靖十年)明廷腐败疏于管理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下缅甸大古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等诸土司行政区域,并不断进攻明朝内地土司行政区域。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载:"缅甸(东吁王朝)统一的最后完成,是在莽应龙统治时期(1551年-1581年)。莽应龙先于1555年占领阿瓦,1556至1557年间又征服了北部掸族诸小国,东部国境到达泰国境内。经过三次战役,先后占领孟养、孟拱、蛮莫、孟密、伽沙、猛别等地……"。
明朝中叶,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云南边境设立了铜壁关、万仞关、神护关、巨石关、铁壁关、虎踞关、天马关、汉龙关等八关。八关是"以控制关外诸土司,防缅内侵,非所以为滇缅之界也"。明朝随着自身势力的衰微,对关外土司的控制实际上越来越松弛,且在明缅战争中被缅甸占去了一部分领土。
在清朝前期,清朝与缅甸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是为了消灭逃入缅甸的南明残余力量。结果就是缅甸将南明永历帝交给清军,李定国病死,南明在缅境内的最后残余力量瓦解。清军达到目的即返回云南,随后清廷与西南清军主将吴三桂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内部权力斗争上,由于此次战争目的本身不在缅甸,所以对于边境没有多大影响。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间,1752年,东吁王朝被雍籍牙王朝(1752-1885)取而代之,由于其势力不断向云南边界伸展,干涉云南边境土司的内部事务,引发了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1765-1769)。
清军在清缅战争(1762-1769年)中数次攻入缅甸,后缅甸向清廷臣服,成为中国的藩属国。1790年(乾隆55年)乾隆80大寿,缅王入贺,并请封号。乾隆封他为"阿瓦缅甸国王"(所谓阿瓦,即曼德勒,为当时缅甸首都),并赐印信,同时赐予木邦、孟干(即孟艮)、蛮莫宣抚司印信。乾隆这一做法,事实上把好不容易收复的木邦、孟艮、蛮莫三地又送给缅甸。清缅战争期间,清政府一度恢复了对孟拱、木邦、孟艮、整迈等土司的统治,但是随着征缅战事的结束,缅甸备表入贡,清王朝对这些土司旋又不加过问。"置三司于不问,任缅处置,犹得曰,缅已世世臣服,恭顺无二,养拱诸地虽属缅仍属于我然。
清政府的这种自己人的观念,在能够维持其藩属体系的条件下,还出现不了多大问题,但在西方国家频频入侵,清王朝的属国皆被列强吞并后,就难免会造成边界领土的纠纷,并使清政府在与列强谈判时处处陷入被动。
1885年8月英政府借口"柚木案"向缅甸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随后诉诸武力,吞并了上缅甸。英缅第三次战争后,缅甸本部全境沦为英殖民地,正式的吞并条约是在中英之间签定的,1886年7月,中英签订《中英缅甸条款》,清政府被迫承认英国占领缅甸。晚清时期,江心坡已经成为处于克钦族等土著部落独立状态,不受中国和缅甸任何一方统治。驻英公使薛福成认为"(边界)北路在野人山之北,有瓯脱之地千八百余里,相传为明时茶山、里麻两土司故地,今亦野人居之,既不属华,亦未属缅。
1926年秋,英国人占领江心坡,并实施软化政策,派受过英化教育的土民潜入坡内宣传,告以此地非中国所有,中国不会出兵等语。土人久候中国援军不至,遂在英人积极煽动蛊惑下投顺。3年后,民国政府云南交涉署向英国驻滇总领事提出过抗议照会,称"查江心坡一带仍属我国领土……",但英方未予答复。民国政府开始逐步在地图上扩大江心坡范围。
在民国二十年,也就是1931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外交部派尹明德作为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前往江心坡地区调查。在对野人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尹明德建议中国的国界线应该西至印度边界的巴特开山。这条线后来被称作"户拱--巴特开山线",又称"尹明德线"。但当时民国政府并未采纳。"1941年线"签订后,1942年10月,国民政府下令,此后以"巴特开山线"为中国地图的唯一正确画法。因此,此后各种中国地图,皆遵循了这一画法。但中方不仅没有实际控制该地区,也没有照会英国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多次与缅甸当局谈判下,在1960年10月1日,中缅双方在北京签署边界问题协议,彻底解决了中缅两国的边界问题。按照协议,中缅边界的三个区域里,北段,中国收回了原本就是中国的153平方公里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把尖高山以北至察隅的一段未定边界里面积为27000平方公里的江心坡、野人山等地区划给了缅甸,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据说,野人山也是诸葛亮当年七擒七纵孟获的地方。
中段,中国承认“1941年线”并撤军,把以前“永租”的220平方公里的勐卯三角地区划给了缅甸,作为交换,中国拿到了南段189平方公里的班洪、班老。之所以放弃勐卯三角区,是考虑到缅甸已经在这里修了许多公路,也算缅甸在缅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如果中国收回了,缅甸在这一地区的交通就成了大问题。一句话,这个的确是站在了缅甸方面的立场上考虑了问题,给了缅甸极大的让步。
南段,阿佤山区12000平方公里,同样也是承认1941年线,给了缅甸,中国撤回了线外当年追击残军时留下的军队,总之,这次中缅划界,在除1941年线外,中国收回约342平方公里,失去220平方公里,也就是只收回约122平方公里左右。
缅划界,中国是作出了巨大让步的。而中国之所以做出这种让步,应该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边界的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如何处理边界问题的考量等因素在内的综合作用有关;当时,中国刚刚和缅甸一起搞了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准备将其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行为准则的,我们自然要做典范,而和该准则的共同倡导方缅甸之间的边界问题,恰好是一个切入点,中国也希望借此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
中缅边界问题在历史上多次反反复复,从清朝到民国,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据理力争,更别说采取军事行动了,这样一来领土是越丢越多,许多地方实际控制权已经不在外面手里,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通过中缅边界协议,中国稳住了西南边境的形势,也缓和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疑虑,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被动局面。借此,中国也分别与除了印度以外的几个国家如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尼泊尔等国签署了边界协定,稳定了边境安全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