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历代帝王到孔庙都要跪拜。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止,孔子游历各国,希望国君能用他提出的仁义思想治国,却屡屡碰壁,只在鲁国为官三个多月。后来,孔子不再对仕途感兴趣,将精力转移到收徒讲学方面。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吗(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1)

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出现两位重量级人物,分别为亚圣孟子和战国末年的荀子。虽然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的一些观点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提倡性恶论,这两种观点让后人争执上千年。

另外,让人非常不解的是,既然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为何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呢?《史记》里明确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也就是说,两人都是荀子的弟子,这点毋庸置疑。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吗(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2)

韩非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年轻时就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看到弱小的韩国经常被其他诸侯国欺负,内心相当着急,运用平生所学,主动向国君献上不少计策,却弄得个热脸贴冷屁股。他的著作中随处可见法家思想的表述,比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王目光短浅,压根不重视韩非子的建议,而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的著作后,激动得不知所措,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韩非子的才华之高,魅力之大,令人望尘莫及。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吗(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3)

紧接着,为了得到这位奇才,秦王不惜出动大秦铁骑,逼迫韩王把韩非子交出来。韩王本来就没打算对韩非子予以重用,况且兵临城下,留着他无疑是烫手山芋,直接让韩非子入秦。同门师兄弟李斯,深知自己能力不如韩非子,如果让他受到器重,李斯就混不下去了。

于是,李斯联合大臣姚贾,多次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子坏话,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秦王对韩非子起了疑心,将他关入大牢,李斯趁机用毒药毒死韩非子,一代奇才就这样死去。客观来说,李斯才能也不错,同时他跟韩非子一样,主张““刑名法术之学”,秦朝严酷的律法大多出于李斯之手。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吗(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4)

再分析荀子,他虽然继承了儒家思想,却又有独到见解,也汲取了包括法家在内的其他学说,在《荀子·正论》写道:“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所以,可以大胆推测,他在传授韩非子和李斯知识时,并未让他们学习儒家学说,而是更偏向于法家学说和帝王之术,所以李斯和韩非子才成为法家思想的实践者。

参考资料:《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韩非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