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男人一样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曹七巧放弃男欢女爱普通生活,嫁入姜公馆,嫁给患骨痨病,“性无能”的二少爷。

但即使最终“熬死”了二少爷,分到了家产,曹七巧也在与爱而不能的困境下,丧失了人性。

她见不得自己的一双儿女好。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1)

为了把长白、长安一辈子留在身边,她回绝了所有来说媒的人,亲手破坏女儿的爱情,吓跑女儿的追求者。

甚至让他们染上烟瘾,让他们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每天待在自己身边抽大麻。

儿子越来越大,实在藏不住,娶了媳妇,七巧没日没夜地霸占着儿子,让新婚媳妇独守空房,最后郁郁而终。

这是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的故事。

故事中的曹七巧可以说是长安和长白的噩梦,有这么一位亲妈真不比没有好。

这是民国时期有关“原生家庭”的故事。

其实张爱玲还写过不少跟“原生家庭”有关的故事,基本也都是揭露其对子女的伤害。

这也是张爱玲文字的特色所在,不管读者情绪,写自己想写的,所悟的,对人性更是了解得透彻,鞭挞得彻底。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2)

如《琉璃瓦》中的姚先生,对自己的七个女儿明码标价,从一出生就开始规划有利于他自己的女儿的婚姻。

女儿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筹码,婚姻就是一个买卖,所有能让他抬头挺胸,过人上人生活的女婿都是好女婿。

等七个女儿的婚姻都失败后,姚先生的老婆又怀孕了,说不定又是一个女儿,所以他又开始谋划了......

《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被亲生母亲“抛弃”,被继母嘲笑,被亲生父亲无视......

《心经》中小寒与亲生父亲出格的关系。看透一切却装傻的母亲,为了把女儿留在身边,pua女儿的父亲。这一切都是对小寒身心的摧残。

就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所说,我以为那是爱,爱必须是那样的。

比起原生家庭中被揭露的那些伤害,更可怕的就是那些看不见,打着爱的旗号为所欲为的人事。

这跟著名心理治疗师、畅销书作者、演讲家苏珊.福沃徳所著《原生家庭》一书中“有毒”父母的观点不谋而合。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3)

该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在书中,苏珊梳理了自己、伴侣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揭露原生家庭怎样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婚姻;“有毒”的父母如何影响我们的处事、三观和性格。

以及给出了走出原生家庭束缚,治愈原生家庭伤害的有效方法。让你的婚姻不再成为父母的翻版,走出被伤害的阴影。

为什么家会伤人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阐述了这样一种观念,几乎所有的子女都逃不开父母生活的缩影。

我们的每一次恋爱和婚姻都会延续父母的模式。

我们会不知不觉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这也是为什么内心拼命想逃离父母的沟通模式、育儿模式,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父母,甚至神情、语言都一摸一样。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4)

那是因为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出生,我们在这里模仿着做出第一个动作,第一个表情;说出第一个字、第一个词。

而太过舒适、柔软或太过坚硬的摇篮都不适合我们成长。

然而,如苏珊所说,这却是一个颇具共性的情感盲区——人们很难意识到,与父母的关系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是骗了我们几代人的一句谎言。我们的教育、孝道等容不得我们对父母有任何的非议,更不能直面父母给我们的伤害,尤其是那些打着“爱”旗号的父母。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我不想你失败。”

“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不管父母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似乎一句“父母都是为孩子好”就能掩盖过去。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5)

想起书中的一个案例。

戈登一直不觉得自己的父母有问题,也压根没想到父亲对他的伤害和影响已经波及到他的婚姻。

直到妻子离开六年后,他走入心理咨询实,在心里老师的辅导下,才得以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才惊讶地发现,父亲的教育模式已经对他的性格造成影响。

他是在棍棒下被教育出来的孩子,用不着犯什么大错就能遭来一顿暴打:言语间的稍微不敬,低于平均分的成绩单,或者忘了做家务......

因为这些,戈登每周都要被父亲用皮带抽两三次。

而这在父亲和戈登眼里,都成了常规操作。

他不知道的是,正因为父亲的影响,他也成了用暴 力解决事情的人。妻子一句无心的话, 一个不合他心的动作都会遭到他暴跳如雷的指责。

面对“不知悔改”的丈夫,妻子只能狠心离去。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6)

而戈登想要挽救他的婚姻,必须直面他内心深处挨过揍的孩子,并且治愈这个孩子。

比行为更具杀伤力的是言语

也许我们能辨别明显的肢体冲突,却很难给父母的沟通方式下定义。

但实际上语言的杀伤力比行为的更甚。

有一名咨询者曾对苏珊说过,她宁可父母打骂她,这样起码能在身体上留下印记,证明父母伤害过她。

可那些来去无影的语言对你的伤害不会留在表面,让你甚至想不起来父母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可实际上他们确实在你内心深处给了你最深的一刀。

比如那些轻慢的言语。有些父母就是喜欢开子女的玩笑,这些玩笑没有界限,只是一味地贬低,说多了,笑话变成了真的,让孩子渐渐变得不自信。

还有些很吝啬鼓励的父母,他们总是说着打击孩子的话,让孩子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7)

作者苏珊甚至接待过一位咨询者,她的父亲因为变态的爱,为了不让成年的她顺利恋爱,竟编造谎言诋毁她的自信心。

这位父亲一直跟他女儿说,她有体臭,还在她每次约会后,问她约会的进展,甚至说:“你们到哪一步了?那家伙没闻到你胸部的臭味吗?我敢肯定你不敢脱 衣服,会把他吓跑的。”

这位父亲就是这样摧残他女儿的自信心的,以至于结了婚,还是让这位咨询者耿耿于怀,一次次怀疑丈夫是不是闻到了自己的味道,结果她经历了3次婚姻的失败。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承认父母的不完美,否定“天下无不是父母”这句话。

当然,人无完人,有些父母并不是故意给我们伤害,就像我们不是故意给父母伤害一样。人与人沟通,难免会不小心“刺伤”对方。

对于这类父母,我们要选择原谅。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8)

但对于那些故意伤害我们,并且闭口不承认,不悔改的父母,我们要直面他们对我们的伤害,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那些伤害我们的父母,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其次,理解你的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是停止自我毁灭行为的重要一步。

面对父母的伤害,那些深藏的错误观念总是先我们的感受一步,如“孩子不应该和父母顶嘴”“父亲是个病人,我应该照顾他”,有了这些观念,我们便会自然隐藏我们的感受。

一次两次还行,无数次之后,我们的情感水槽就满了,再无处发泄的话,我们也会崩溃,并且危及到我们周围的人。

妻子、丈夫、儿女、同事......

所以,心理治疗和外科手术一样,首先要清除毒疮,再让时间慢慢愈合伤口。

最后,我们需要重新自我界定。

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的区别(父母都是为你好)(9)

打破父母强加给我们的定义,确定自己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真正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完成这一步,你的新生活也就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