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寒露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1)

【编者按】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即为寒露节气。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干燥。

古籍《通纬•孝经援神契》上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也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可见,寒露的意思就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24节气寒露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2)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刻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24节气寒露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卷 (元)吴澄著 学海类编 清曹溶辑陶越增订六安晁氏排印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24节气寒露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4)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卷 (元)吴澄撰 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学海类编本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寒露的习俗

24节气寒露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5)

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有斗蛐蛐儿的习俗。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吃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编辑整理/潘露露)

声明:本平台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您认为不妥,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