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少年巴比伦(每一个人的青春时代都像一座樊笼)(1)

《少年巴比伦》是一部如此特别的青春片,不同于以往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些,关于大学的、高中的青春故事,这部青春和学校几乎毫无关系,甚至带着一些的农业重金属的味道,所以会显得和观念里的青春电影如此不同。

《少年巴比伦》的故事背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路小路是一个刚刚毕业,走入工厂的学徒。他在戴城糖精厂上班。在路内的小说中,戴城是苏州的一个小县城,离上海很近,戴城糖精厂是那所县城最大的工厂。

路小路是一个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少年,他漫无目的地生活着,没什么理想,也不知道规划。他在戴城糖精厂这个地方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钳工班的,电工班的,他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拧螺丝,修水管,换灯泡。他就像是寺庙里的小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打卡,下班回家。这生活,谈不上舒服,也没什么羁绊,倒落得一个自己身心愉快。

于是,从那以后的时光里,他所有的奢望就是能让时间慢下来,能和这姑娘多呆一会儿。

和路小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态度正好相反,白蓝是一个入世颇深,对这个社会人情世故了解颇多的姑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在白蓝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但白蓝并不因自己了解这个社会就变得世故老练。

她只当自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样,克制的看待着她生活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和路小路反讽嘲笑着虚伪的工厂里的那些人一样,她或许无法逃离,但她选择不和这种虚伪的生活为伍。这也是一种自我人生的胜利。

《少年巴比伦》就是关于路小路和白蓝,两个人之间的初恋故事。不过更是路小路的少年心事。

既然是一个初恋故事,那么终归是要散场的。而路小路和白蓝,终归是要再见的。在来不及道别的站台。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路小路踏上了寻找白蓝的道路。无论找到与否,都无法改变既定的结局,路小路最终会被现实阉割,其结局与崔明亮、小武别无二致,这也是青春散场后生活的本来模样。

所以,青春就是这样,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美好都住在回忆里。

怎么评价少年巴比伦(每一个人的青春时代都像一座樊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