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1)

西衖风光(摄影 | 束健)

作者:贾佳

用拼音打字法输入舒城县“西衖”这个地名时,许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就是用“hong”这个拼音,怎么也找不到“衖”这个字,而输入拼音“xiang”,即可以找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衖”同“巷”,即较窄的街道。那为什么“衖”这个字在舒城非得念为“hòng”呢?2017年11月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播出的“地名语文课”栏目,当时作为“地名语文课老师”的主播,就按照字典里的读法,读作“xī xiàng”,并解释说,当地人有自己的方言,所以把“xiàng”读成了“hòng”。之后,主持人在介绍此地的风物时,便使用“xī xiàng”来称呼这个地方。但是舒城方言基本上属于江淮官话,除了“n”、“l”不分,“x”、“s”不分外,其他与普通话差别不是太大。是独有的方言原因,导致“衖”念作“hòng”了吗?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2)

《续修舒城县志》书影(来源 | 资料图片)

笔者查阅了清代及其之前的《舒城县志》,发现位于舒城县南港镇的东衖、西衖两处地名,在历代县志的“山川”部分中是这样记述的:“东谼、西谼,县南四十里,二谼相对,中多奇峰。”至于“谼”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字典》中,笔者均未找到该字。在《康熙字典》(1985年版)中,查到了“谼”字,为“户公切,从音洪”(读作“hóng”),“大谷名,大壑也。”“孔子观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今谓吕梁谼。”“又亭名,苏轼诗,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自题云仆在彭城,大水后登望谼亭。”“又作寺名,岭名”。这也印证了当地老者所说:“西谼这个地方,是两山夹小平原,比冲要大,所以形成了谼”。不论是光绪年间的木刻本《舒城县志》,还是嘉庆年间的手抄本《舒城县志》,均为“谼”字。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3)

《舒城县政府干训所学生毕业通讯录》书影(来源 | 作者供图)

那是何时、何人将“谼”改为“衖”呢?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两轮县志、党史资料,还是1984年出版的《舒城县地名录》,皆为“衖”。再往前追溯呢,笔者又查阅了1952年舒城县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显示“枫香树区西衖乡”。是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期误将“谼”写作“衖”?笔者又千方百计查阅到舒城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在1941年“民国舒城县政府干训所学生毕业通讯录”中,找到了“西衖乡点坝保”的字样。为进一步核实,又在《安徽省舒城县旅台乡亲通讯录》一书中,找到“张新富 西衖乡”字样,这些赴台人员均为解放前去的台湾,用的家乡地址皆为民国时的地名。而1907年,光绪丁未《舒城县志》出版,此时仍写作“谼”,四年之后,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因此笔者推断地名变动的时间大概率在民国时期。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4)

《安徽省舒城县旅台乡亲通讯录》第60页(来源 | 作者供图)

究其变动的原因,笔者作出如下猜测:

一是“横排”的书写方式导致的文字讹错。虽然全国性的汉字横书在1955年之后,但早在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到了民国时期,可能是在偶然的一些横排当中,将“西谼鄉”误写作“西衖鄉”,出现“鱼鲁帝虎”现象。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5)

西衖风光(摄影 | 张凌云)

还有可能是,“谼”本属生僻字,在书写流传时,可能源于地名采集人的想当然,认为“衖”才是其正确写法,因此写作“西衖”“东衖”,并一直延用至今。

但是一百多年来,老百姓对于这个地名的读音始终没有改变,一直读作“hòng”,只是声调上的些许变化。读音的延续更加证实此处地名应是“谼”而非“衖”。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6)

鼓楼街(摄影 | 束文杰)

以上属于一个特别的例子,其实地名在流传的过程当中,产生变异或被讹传的情况并不少见。原因主要有:一是地名采集人的想当然;二是原地名汉字笔划多,后人嫌麻烦,选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笔划少的汉字代替;三是原地名不知道什么意思,后人改成一些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比如舒城县城的鼓楼街,以原城内鼓楼得名,后来写作“古楼街”。云路街,是旧城文庙前的一条南北向的路,取名“云路”,意为“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后人据其读音,联想到“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误写作“云露街”,其实此街与“雨露”并不相关。《嘉庆县志》有“南五里曰霍湖城”,而现在称为“黑虎城”。城关镇的“傅圩村”后写作“付圩村”。舒茶镇的“茶园村”,原地名应为“察院”,万佛湖镇的“沃孜村”原名叫邬子树。

安徽舒城县有多少人口(安徽舒城浅议西衖地名)(7)

黑虎城遗址(来源 | 资料图片)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地理等信息的真实反映,讹称应当更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管理的深入,地名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改起来确有一定难度。但笔者认为老地名的校正,有利于历史与文化的接续与传承,有利于游子对于乡愁的寄托,有利于我们在历史的印记中,找到“我们来自何处”的答案,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具底蕴更具魅力。

(作者单位:中共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