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信证券 袁健聪 吴威辰 李子俊)

公司概况:国内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

深耕电池领域十余年,成长为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

公司成立于2010年,成立初期主营消费电子类锂离子电池;2011年推出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开始布局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市场;2013、2014年陆续推出移动电源和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系列产品;2016年以来公司调整发展规划,聚焦于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2017年收购凯德新能源,业务拓展至上游锂离子电芯制造领域。2021年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成为国内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

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组和锂离子电芯,细分应用场景丰富。

公司锂离子电池组产品包括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消费电子类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类,通过 BMS 对电芯进行管理,实现稳定、安全的充放电功能,可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笔记本电脑、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下游产品;锂离子电芯主要为 18650、21700 两种通用性较强的标准化产品,自动化生产程度较高,由全资子公司凯德新能源负责生产。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

实控人为张志平、刘聪夫妇,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昆仑鼎天持股 42.25%,张志平、刘聪夫妇分别持有昆仑鼎天 60%、40%的股权,此外二人直接持有公司 24.88%的股权,直、间接持股合计约为 67.13%,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外,博广聚力、乔戈里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各自持股 3.75%。总体来说,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公司下设四家全资子公司及一家控股孙公司,其中凯德新能源主要从事锂离子电芯业务;香港博力威主要开展国际进出口及收付货款业务;博力威欧洲设立于比利时,负责欧洲的售后技术服务;VIRIDUS 目前则主要开展电池组的本地化组装。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5)

行业需求旺盛,近年来公司收入快速增长。

受益于电动两轮车行业对锂电池需求的增长,公司 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6/14.31/22.17 亿元,同比 7.70%/ 39.44%/ 54.91%,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1.23/1.26 亿元,同比 11.36%/ 75.25%/ 1.95%。

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及新冠疫情影响,同时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汇率波动,公司 2022 年 H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31/0.79 亿元,分别同比 20.51%/-8.00%。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6)

轻型车用锂电池收入占比超 50%,储能电池业务快速增长。

轻型车用锂电池为公司核 心业务,2019-2021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 4.41/6.53/12.30 亿 元 , 同比 5.82%/ 48.10%/ 88.45%,2021 年营收占比 58.7%。

消费电子类电池为公司传统业务,近年来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储能电池为公司新型业务,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0.15/0.53/1.28 亿元,近三年 CAGR 高达 192%,增长迅速,2021 年营收占比约 6.1%。

2022H1 公司储能电池业务实现收入 1.24 亿元,同比 136%,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10%。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7)

毛利率受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有所下滑。

受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波动影响,2021 年及 2022H1 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20.2%/17.2%,同比-3.8/-4.8pcts。

分产品来看,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毛利率最高,2021 年为 22.66%,消费电子类电池/储能电池/锂离子电芯分别为 19.19%/16.83%/12.76%。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8)

期间费用率平稳下降,逐年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费用控制优秀,近年来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2019-2022H1 分别为 13.68%/12.91%/11.45%/9.83%,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公司重视研发,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19-2022H1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0.46/0.61/0.99/0.55 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45%/4.26%/4.47%/4.45%。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9)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公司 ROE 有所下降。

2021 年公司 ROE 约 15.96%,同比-17pcts,根据杜邦分析来看,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及资产周转率均有所下降。2022 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国内疫情变化的影响,公司运营压力加大,资产周转率下降,1H2022 ROE 继续下降至 6.74%,我们预计未来 ROE 有望伴随疫情缓解得到修复。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0)

电动两轮车行业景气度持续,储能市场高速增长

轻型车用锂电池:国内外景气度持续,政策及消费升级推动行业增长

电动两轮车按驱动情况和动力大小可分为三类。国内电动两轮车按照可否脚踏骑行、车速和功率等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1)

电动自行车可进行脚踏骑行,其中,不可由纯电力驱动的类型为电助动自行车,可由纯电力驱动的则为电驱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均属于广义上的摩托车,在国内主要区别在于 25km/h 限速和 4000W 功率的界限。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2)

国内主要以代步用传统电动车为主,海外电助力自行车发展蓬勃。

国内外电动两轮车在使用上存在差:

1)国内市场,由于电动两轮车最早用于限摩令下的代步工具替代,国内市场销售目前主要以电驱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为主。由于价格低廉且使用便利,经过多年发展电动两轮车成为人们主要代步工具之一,并拓展在外卖、同城配送骑手等应用,竞争相对激烈,主要以 1500-2000 元的较低端产品为主。

2)海外市场,由于欧美等国家燃油车的普及和公共交通发展较早,消费者对电驱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需求较小,但在户外运动习惯、骑行文化和新事物体验驱动下,偏好具备辅助骑行功能的电助力自行车。

因此目前欧、美、日电动两轮车市场目前主要以电助力自行车为主,根据品类消费 500 欧 元或 1800 欧元以上的较高端产品。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3)

新国标下电动两轮车销量提升,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趋势明显。

中国 2019 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整车质量低于 55kg,并根据不同地域设置了 2-4 年的过渡期。

铅酸电池质量在 16-30kg,如采用铅酸电池则整车其他部件需采用成本较高的轻型材料,从电池成本来看,锂电池平均成本与铅酸电池已经相当,故厂商更多采用质量较低的锂电池降低成本。

2019 年以前,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稳定在 3100-3200 万辆,2019-2021 年,随新国标出台,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有所增长,为 3680/4760/4100 万辆,其中锂电池渗透率分别为 14.7%/20.6%/23.4%,锂电池正逐步替代铅酸电池。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4)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5)

户外运动兴起,人均消费意愿提升有望带动电动自行车增长。

与 2019 年相比,2021 年中国户外运动人均消费大于 1000 元的人数占比从 36%提升至 65%,大于 10000 元的比例从 2%提升至 19%,反映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国户外运动热情高涨,人均消费意愿增加。

根据马蜂窝《2022 户外休闲风行报告》,马蜂窝玩乐中心平台近两年骑行相关内容增长 108%,骑行成为年轻人出行方式和休闲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部分人群有意愿购买上万元的专业自行车及配件,电动自行车市场有望随消费习惯和消费意愿改变而增长。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6)

欧美电踏车销量稳步提升,拉动中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增长。

欧洲和美国市场电踏车销量近年来稳步提升,2021 年分别达 550 万辆和 50 万辆,同比 61.8%/70.0%。欧美电踏车市场高速增长,同时也拉动中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 chinamotor 统计数据,2021 年中国电动摩托和脚踏车出口量达 2290 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分别占比为 43.5%和 33.3%,为主要出口市场。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7)

欧美地区补贴政策持续,电动两轮车有望继续保持发展势头。

欧洲骑行文化浓厚,在人口老龄化和环保理念影响下,欧洲主要国家相继推出电动自行车补助计划,为电动自行车购买提供补贴、贷款或里程津贴等,各国各地补贴金额 50-1000 欧元不等。

美国2021 年提出《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为鼓励市民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出行以及消费者需求,为购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提供价格 30%的可退还税收抵免。

在欧美地区电动两轮车补贴政策激励下,海外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销量有望继续增长,发展势头持续。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8)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19)

预计2025年全球电踏车销量有望达到1430万辆,对应2021-2025年CAGR达19%。

根据 CONEBI、eCycleElectric 等数据统计,全球自行车总销量约 1.13 亿辆,其中电踏车 销量约 714 万辆,电踏车渗透率约 6.3%。

伴随疫情催化和世界各地消费升级,自行车产业电动化发展进程加快,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电踏车销量有望达到 1430 万辆,对应 2021-2025 年 CAGR 达 19%,电踏车全球渗透率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6.3%提升至 2025 年的 12%以上,增量主要来源于欧洲和美国市场,预计 2025 年欧洲、美国电踏车销量分别为 1000 万、300 万辆,将有效拉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需求,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0)

星恒电源与博世分别为国内和欧洲市场巨头,博力威在欧洲市占率提升显著。

国内市场,2018-2021 年,星恒电源连续四年市占率排名第一,2021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 44.43%;博力威在中国轻型车用锂电池领域出货量市场连续四年占有率排名第三。

在国际市场上,根据博力威招股说明书,欧洲市场博力威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博世,2021 年博世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仍为第一,博力威 2021 年欧洲市场市占率达 20%,相较 2019 年 12%有较大提升。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1)

储能锂电池:行业前景广阔,中小型储能市场需求旺盛

储能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类,辅助服务、便携式储能等细分领域蓄势待发。

发电侧: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产生平滑发电出力功率、减少弃风弃光的需求。

风光电站配置储能后基于电站出力预测和储能放电调度,可对间歇性、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进行平滑控制,满足并网需求,以此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电网侧:电能的不稳定性产生电力调峰、系统调频和其他辅助运行需求。

在电源系统内,电负荷波动、频率变化会造成发电效率下降,通过储能的方式可以实现电负荷的削峰填谷以及频率的快速灵活调节。在输配电系统内,针对突发的线路阻塞、负荷增加等问题,可以通过储能辅助动态运行,实现机动电能储存,保障电能质量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用户侧:终端用户的峰谷套利、自用备用、移动便携等多种需求催生多种储能应用。

在实施峰谷电价的市场中,通过低电价时给储能系统充电、高电价时给储能系统放电,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对于安装光伏的家庭和工商业用户,配置储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伏电力,降低用电成本。对于耗电量较大的工业终端,配置储能可以调节峰谷、应对备用。

移 动便携式储能属于利基市场,与常规手机充电宝差异在于电量、体积、重量更大,更适合 户外出行时提供持续大功率电源使用,主要用于户外活动、应急备灾等,市场空间较大。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2)

便携式储能属于电化学储能的子支,产品迅速成熟。

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电池由于体积小、密度大、容量大、比能量高,充放电快速稳定、循环寿命长,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多种储能设备系统。便携式储能是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又一创新举措,安全便捷、清洁低碳、精准匹配电力需求市场的消费痛点,几乎适配所有的常用电子电气设备。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3)

疫情催化产品放量,户外和应急双场景受益。

一方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全球户外运动热情高涨,家庭自驾游、小型野餐、露营、摄影、垂钓等户外消费升级,户外电源成为短途用电的主流。另一方面,疫情、停电等不确定因素推高应急场景备用需求,便携式储能居家使用量上升。

便携式储能市场渗透率低,未来增量可观。

GGII 预计 2021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设备出货量达 483.8 万台,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 3110 万台,5 年 CAGR 45%,2021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为 1.3GWh,GGII 预计到 2026 年出货有望达 8.4GWh,对应 5 年 CAGR 45%。

2021 年全年便携式储能市场规模达到 111.3 亿元,GGII 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800 亿元,5 年 CAGR 48%。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4)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5)

户用储能由应急用电场景演化而来,海外需求高增。

家庭储能指带电量 3 度以上的大型户用储能设备。家储由最初的柴油发电机解决家庭应急用电的场景演化而来,现在逐步发展为锂电池主导、配套太阳能板实现自发自储自用的储能系统,应用于离网家庭自发电、储电备用和峰谷电价套利。由于国内电网稳定 家庭储能单价较高,目前海外为主力消费市场。产品组成为锂电池储能系统 户用储能解决方案一体化。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6)

户用储能的经济性越发凸显。

欧洲等地区居民面临高电价,叠加上网电价补贴(Feed-in tariff,FiT)带来电价下降,户用储能自发自用经济性凸显。中国电力系统发达,电价实惠,家庭储能仍处发展初期,未来随储能系统成本快速降低,逐步实现家庭侧光储平价,家用储能市场有望爆发。

以德国为例,2019 年光储/光伏度电成本为 15.9/9.6 欧分/kWh,居民电价为 30.5 欧分/kWh,光储/光伏度电成本分别是居民电价 52%/31%。

未来随着光储成本的下降,居民电价与光储 LCOE 剪刀差有望增大,促进居民户用侧需求提升。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7)

户用储能与便携储能在技术、产品、渠道方面同源,户用储能的增长空间更为巨大。

户用储能与便携储能在技术、产业链分布上具备协同效应,家储大功率产品技术跨度不大。 二者都属于类消费电子产品,且同属电源品类,To C 应用端品牌认知、渠道具备协同。户 用储能目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发展潜力巨大。

海外新增户用储能装机占比高于国内。

从应用场景来看,根据 CNESA 数据,2020 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项目主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占比约 48%,其次是户用储能, 占比 21%。

相较之下,2020 年国内新增电化学储能项目中,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占比为 40%,调峰调频和辅助服务分别占比为 23%/21%,户用储能占比仅有 14%,低于海外。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8)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户用家储产品新增装机量约 100GWh,对应 2021-2025 年 CAGR 达 98.8%。根据 IHS Markit 和 GGII 历史统计数据,2021 年全球户用家储产品新增装机量约 6.4GWh,同比 156%。

据 GGII 预计,2022 年全球户用家储产品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15GWh,同比 134%;乐观估计下,2025 年全球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100GWh,对应 2021-2025 年行业 CAGR 达 98.8%。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29)

轻型动力行业领军,便携式及家用储能业务快速成长

技术:电池产品性能优异,注重技术研发

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对品质、安全性等要求较高。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0)

在轻型车用领域,由于应用环境以室外动态为主,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标准及参数要求较高,测试项目众多。其中,安全性是测试重点,主要通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温度范围、特定温度下电池组是否会发生短路、以及在充放电测试过程中电池是否会发生着火、解体等项目来反映。

此外,由于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还需要进行防水等级测试,以判定其外壳对异物入侵的防护等级,数字越大代表产品的防护等级越高。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1)

公司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组采用 36V 标称电压平台,产品性能处于同业领先地位。

与同业其他公司的 36V 电压平台相比,公司的锂电池容量最高可以达到 20Ah,处于行业领 先水平;公司产品的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包括 CANBus、UART 等;系统兼容性方面,除了可以兼容 BOSCH、ANANDA 等系统外,公司产品还可以兼容 BAFUNG、MOTINOVA、POLINI 等系统,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更加灵活;在防水等级方面,公司的防水等级可以做到 IPX7,高于博世和 BMZ 的 36V 标称电压平台的防水等级 IPX5。

总体来说,公司 36V 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品质更高、安全性更好,处于同业领先地位。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2)

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积极布局新技术。

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0.46/0.61/0.99 亿元,同比 23.3%/33.5%/62.5%,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152/190/313 人,占公司整体员工数量的比例分别为 10.9%/9.3%/13.4%,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较大,体现出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

此外,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披露,公司目前正积极开发新材料体系,积极布局新技术,包括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磷酸铁锂电池、2200Wh AC2400W 储能电池、固态及准固态锂离子电池产品、钠离子电池产品等,且新技术研发大多可应用于储能领域。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3)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4)

客户: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客户资源优质

境外收入占比超 50%。根据公司近年来的分地域收入结构来看,公司境内、境外收入分布较均匀,基本各维持在 50%的占比左右。2018-2021 年公司境外营收分别为 4.2/4.9/7.3/10.9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 47.9%/51.8%/53.7%/52.0%。公司境外收入主要来源于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业务,客户主要来自于欧洲等地。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5)

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不断开发潜在新客户。

目前,公司已与德国 Prophete、罗马尼亚 EUROSPORT、丹麦 EB Component、法国 Manufacture Francaise 等国外优质的电助力自行车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还开拓了小牛电动、雅迪控股、爱玛科技、新日股份等知名电动两轮车企业。

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了虬龙科技等电动越野摩托客户、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及储能产品领域开发了大疆、新宝股份、美国 GOAL ZERO 等客户。2020 和 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分别为 24.8%、26.4%,客户结构较为分散。2021 年,Leader 96、永祺(中国)首次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体系,公司新客户开发成效显著。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6)

供应链:布局电芯环节,切换大电芯平台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比超 85%,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比最大,2020/2021 年分别占比 85.9%、86.4%,2021 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提升主要受原材料涨价影响。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7)

电芯采购成本占比超 50%,是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

2018-2020 年,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中,锂离子电芯采购金额占比最大,分别为 47.6%、55.0%、56.1%;其次为电子元器件,2018-2020 年占比分别为 21.1%、15.1%、16.2%。公司锂离子电芯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中,正极材料采购金额比重最高,分别为 18.9%、12.9%和 7.6%。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8)

收购凯德新能源布局锂离子电芯,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2017 年,公司通过收购凯德新能源布局上游电芯领域,目前生产的主要是市场主流的容量为 2,600mAh的 18650产品。公司生产的 18650 电芯产品,能量密度为 535Wh/L,工作电压范围为 4.2-2.75V,可以与业内亿纬锂能、鹏辉能源、LG 及松下等公司产品相媲美。

此外,公司产品工作温度范围在-20℃到 60℃之间,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循环次数高达 1000 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39)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0)

电芯技术平台向 21700 大电芯切换,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优势。

随着圆柱电池直径的增大,结构件等质量占比下降,电池容量提升,进一步降低电池单 Wh 的生产成本。以特斯拉的 18650 电池和 21700 电池为例,21700 相较于 18650,电池单体容量可以提升约 33.3%-36.4%,系统能量密度提高约 20%,系统成本降低约 9%,系统售价降低约 8%。

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披露,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电芯技术平台由 18650 向 21700 的转换,以内部消化成本压力,我们预计大电芯平台的切换有望显著提升公司产品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1)

自产与外购相结合,电芯自供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锂离子电池组产品采用自产电芯和外购电芯相结合的方式,2018-2020 年自产电芯的使用比例分别为 27.3%、26.1%、22.1%。除使用自产电芯外,公司还向 LG、松下、三星、力神等国内外品牌采购电芯,满足部分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随着公司未来在锂离子电芯生产和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投入,预计公司自产电芯的使用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伴随大电芯平台的切换,预计将提升电池的盈利能力。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2)

储能:发力便携式及家用储能领域,业务成长性显著

公司储能产品丰富,应用场景多样。

在储能电池类产品领域,公司自 2016 年开始研发和生产储能电池、开发出户外活动用储备电池、停电时备用电池等产品。目前,公司储能产品销售主要以便携式及家用储能产品为主,还包括移动电源、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等储能锂电池,产品种类丰富,可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3)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4)

储能业务快速发展,营收占比逐步提升。

2019-2021H1,公司储能业务营收分别为 0.15/0.53/1.28/1.24 亿元,同比-12.1%/ 265%/ 140%/ 13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1.54%/3.94%/6.10%/10.1%。

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主要系今年欧洲能源紧缺,家庭屋顶光伏和储能装机需求大幅提升。

2018-2021 年,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5%/22.3%/23.0%/16.8%,主要是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汇率波动影响所致。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5)

绑定大客户 Goal Zero,打开美国便携式储能市场。

从 2020 年便携式储能销量分布来看,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便携式储能市场,占比约 47.3%,日本市场占比约 29.6%,二者合计占比超过 75%。

公司便携式储能电池产品主要销售给美国客户 Goal Zero,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20 年 Goal Zero 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份额(按出货量)约 5.6%,排名全球第三。

未来随着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以及公司在下游客户渠道的不断开拓,公司储能业务预计将保持高速成长。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6)

家储产品性能优秀,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爆发。

在家用储能领域,公司生产的 CN012 产品容量达 72000mAh,标称电压 51.2V,标准充放电电流 36A,最大持续放电电流达 72A,工作电压 44.8V~56.4V,产品的工作及贮存温度范围为-20~55℃,环境适应性较强。

公司家用储能产品性能优秀,且主要面向海外市场,有望受益于进入 2022 年以来海外爆发的行业需求而迎来高速增长。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7)

近年来公司锂电池和电芯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2018-2020年,公司消费电子锂电池产能分别为 633 万、752万、1583万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0%/90.2%/94.0%;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产能分别为71/73/103万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0%/93.4%/99.2%;锂离子电芯的产能分别为5276/5400/6000万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6%/88.2%/94.9%。

公司消费电子锂电池、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芯的产能利用率稳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披露,公司为满足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市场的供应需求,生产产能扩增了 70%。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8)

产能布局再度加码,产能利用率有望保持较大弹性。

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 8 月,公司与东莞市望牛墩镇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 30 亿元,建设博力威锂电芯及储能电池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分两期供地及建设,公司预计 5-6 年完成,实现年产值约 24 亿元左右。2021 年 12 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凯德以 4181 万元成功拍得一期项目用地,随着望牛墩基地逐步建成投产,公司产能有望再上台阶。

此外,公司生产的储能电池属于家用小型储能产品,且以 Pack 为主,相较于电芯,PACK 投资小、扩产周期短,预计当储能行业需求爆发时,公司能够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弹性,很好满足下游的客户需求。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49)

风险因素

1)轻型电动两轮车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轻型车用锂电池业务主要面向欧洲等海外市场,如果未来欧洲通货膨胀、俄乌战争、能源短缺等因素影响持续,轻型电动两轮车需求可能放缓或者下降,对公司海外市场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2)储能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近年来储能行业尤其是家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等中小型储能市场需求增长显著,公司储能业务也保持高速成长态势,若未来储能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储能业务出货量及盈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

3)锂电池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轻型两轮电动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储能行业,锂电池行业成长性显著,新进入玩家众多,若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市场格局和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生产的电池产品需要向上游原材料包括电芯、电子元器件、结构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原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处于波动状态,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5)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在轻型动力、储能等业务领域正积极开拓下游客户,以实现出货量和市占率的提升,若下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将会给公司销售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6)技术路线变动风险:

公司目前生产的电池产品以锂电池为主,若未来行业技术路线发生较大变动,且公司不能紧跟行业技术变化趋势或者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市场地位带来不利影响。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关键假设及盈利预测

行业假设

1.轻型车用锂电池行业:伴随疫情催化和世界各地消费升级,自行车产业电动化发展进程加快,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电踏车销量有望达到 1430 万辆,对应 2021-2025 年 CAGR 达 19%。电踏车全球渗透率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6.3%提升至 2025 年的 12%以上,将有效拉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需求,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储能锂电池:根据 GGII 预测,2021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1.3GWh,到 2026 年出货有望达 8.4GWh,对应 5 年 CAGR 45%;2021 年全球户用家储产品新增装机量约 6.4GWh,同比 156%。

GGII 预计,2022 年全球户用家储产品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15GWh,同比 134%;乐观估计下,2025 年全球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100GWh,对应 2021-2025 年行业 CAGR 达 98.8%。

公司分业务经营假设

1.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公司是国内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2021 年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业务营收占比55.5%。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外电动两轮车市场,客户结构优质。

中长期来看,伴随国内外两轮车市场锂电化渗透率提升,预计公司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业务有望保持高速成长,预计 2022/2023/2024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 15.18/23.66/31.21 亿元,同比 23%/ 56%/ 32%。

主要假设如下:

1)出货量假设:2021 年公司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170 万组,同比 71%,2022 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通胀以及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销量增速有所放缓,预计 2022/2023/2024 年公司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209/300/384 万组,同比 23%/ 43%/ 28%。

2)单价假设:2020/2021 年公司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平均售价分别为 657/723 元,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大容量电池切换,公司锂电池组价格有望持续提升,预计 2022/2023/2024 年公司单个锂电池组销售均价分别为 725/790/813 元。

3)毛利率假设:2022 年上半年,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毛利率产生一定压力,随着公司对下游部分客户涨价的顺利传导,可以抵消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毛利率分别为 22.0%/23.0%/23.0%。

2.消费电子类电池:从行业需求来看,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为代表的 IT 数码产品出货量持续下降,行业增速放缓,预计公司消费电子类电池业务与行业增速保持一致,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公司消费电子类电池收入分别为 5.96/6.40/7.18 亿元,同比-2%/ 7%/ 12%,毛利率分别为 18.1%/17.2%/16.4%。

3.储能电池:2021 年公司储能电池业务实现收入 128 亿元,同比 140%,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公司聚焦便携式及家用储能产品,受益于海外需求爆发,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 2022/2023/2024 年公司储能电池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 3.9/8.4/16.8 亿元,同比 205%/ 115%/ 100%,毛利率分别为 18.0%/.18.0%/18.0%。

4.锂离子电芯:公司电芯部分自用,部分对外出售,产能与规模基本稳定,预计 2022/2023/2024 年公司锂离子电芯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 1.76/2.12/2.54 亿元,同比 35%/20%/20%,毛利率保持稳定为 15.0%。

综上,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8.35/42.59/60.35 亿元,同比 28%/50%/42%,毛利率分别为 19.6%/20.2%/20.0%。

费用率假设

销售费用率:公司 2019-2021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0%/3.5%/3.0%,处于下降趋势,预计未来将保持较为稳定,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3.2%/3.0%/3.0%。

管理费用率:公司 2019-2021 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7%/4.2%/3.9%,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1%/4.0%/4.0%。

研发费用率:公司 2019-2021 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4%/4.3%/4.5%,保持较为稳定,随着电池行业技术路线的迭代升级,预计公司将保持较大比例的研发投入,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8%/4.3%/4.3%。

财务费用率:公司 2019-2021 年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5%/0.9%/0.1%,2022 年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汇兑收益同比增加及利息收入同比增加,公司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0%/0%。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50)

公司估值

从行业层面来看,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以及储能电池行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行业增速较快;从公司层面来看,受到下游行业需求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绝对估值法 DCF 估值要求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和盈利,因此公司不适用于 DCF 估值法,采用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

公司是国内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业务涵盖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及锂离子电芯,2021 年公司境外营收占比约 52%,在欧洲电助力自行车锂电池市场占有率达 20%,位居行业前列。

伴随国内外电动两轮车行业景气度持续,叠加政策及消费升级驱动,预计公司在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领域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公司抓住储能行业发展机遇,聚焦便携式及家用储能产品,业务成长性显著。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3/3.02/4.12 亿元,同时选取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鹏辉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派能科技作为可比公司,2023 年平均 PE 约 26x(其中鹏辉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为 Wind 一致预期对应 PE),我们给予公司 2023 年 26x PE 估值,对应 2023 年目标市值为 78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 78 元/股。

锂电池潜力龙头公司(轻型动力锂电池龙头)(51)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