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问题的发现其实是在全过程评价中逐步形成的,从接到任务开始到结果应用结束如果你有经验,也许看到项目的名称就会对问题浮想联翩了,在分析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按照指标逐一取证,一般会发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要上升到政策和管理高度再去梳理真问题通过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政策,借鉴相关案例经验,真问题的形成才能水到渠成以下是贝因常见的发现问题的基本咨询逻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在绩效评价中发现问题)

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绩效评价问题的发现其实是在全过程评价中逐步形成的,从接到任务开始到结果应用结束。如果你有经验,也许看到项目的名称就会对问题浮想联翩了,在分析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按照指标逐一取证,一般会发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要上升到政策和管理高度再去梳理真问题。通过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政策,借鉴相关案例经验,真问题的形成才能水到渠成。以下是贝因常见的发现问题的基本咨询逻辑:

一、从指标入手找问题。绩效指标分析目前已成为绩效评价发现问题的常见方式,但是多数只从单一的三级指标分析,而不能从二级指标乃至一级指标分析。从三级指标看问题和从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看问题视角不同、站位也不同。比如,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这也是一个三级指标的问题,但如果你从一级指标看,就是一级指标决策的问题,然后从决策去分析,一个项目的出炉是怎么决策出来的?这里面又有太多的关键因素需要分析。 二、从管理入手找问题。与指标分析不同,从管理入手主要考虑这个项目怎么做?。从常规评价考虑,管理就是资金如何使用好,资金管理的制度是否具备,有了制度是否能有效执行,其实,这仅是就资金论资金,当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社保资金补贴发放这是最简单的管理了,事实上并非那么容易做好。再比如工程建设项目,这类项目涉及到的管理要素就多了,工程项目建设计划的编制及追加、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签证管理、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前期费用管理、工程费用管理和竣工验收及审计管理等,这些管理内容都可能存在问题。从管理入手找问题,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项目管理,否则问题不好发现也发现不了真问题。

三、从政策落实找问题。其实政策才是影响绩效最大的因素,试想如果没有政策,就不会有项目,也不会有投入。政策的红利释放需要财政投入来支撑,上级制定某项政策一定有其发展目标,为落实这项政策需要谋划一些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有绩效目标,目标明确了才能考虑资金投入,这个逻辑是政策落实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上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我们需要考虑这个政策的阶段性、与现实的配套性,否则政策就有问题,这个判断很有难度。但可以从政策的背景出发,理解其真实内涵和要义,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四、从原因分析找问题。按照要求,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上述问题都需要做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就是界定有价值的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评价人员应价值中立,其次要依靠经验判断,尽管客户所处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不同,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一定共性的,有经验的评价人员可以基于某些表面现象去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绩效指标设置不明确,大概率是不理解绩效指标所致,也可能是项目本身决策不清晰,或者是部分指标难以量化等。评价人员在调研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制度研究、访谈、问卷),验证以上三种假设,确定那种因素是主要因素。最后评价人员还要依靠方法和工具:评价人员常用的调研方法包括:内部资料分析,所在行业资料分析;一对一访谈;现场勘查;调查问卷等。其中调查问卷是为扩大调研的覆盖面,一对一访谈是为了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方式是一对一访谈,原因如下:第一,过程中可以追问,逐步的深入了解问题,抽丝剥茧,逼近真相。第二,内部人员本身就有表达的欲望,他们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人谈论存在的问题,或者谈也是流于抱怨,没有建设性。同事之间关系微妙,不方便谈,家人不一定懂,没有办法谈。第三,内部人员本身对存在问题有很多疑问,如果好的评价人员可以解决他的疑问,那么这些被访谈人员更愿意说出他的体会,和评价人员探讨解决方案。访谈过程中怎么让被访谈人员畅所欲言,甚至感觉愉悦,是需要有经验的评价人员引导的。 五、从结果应用找问题。评价结果的应用应被视为绩效信息的使用问题,即在何处何时使用及如何使用的问题,其意义与价值显然高于绩效评价本身。 六、综合找到核心问题。先来一段经济学的语言:缺失普适性的通用评价框架是负面后果特别严重的问题,与“各自为政”和“碎片化评价”的现状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忽视了“框架必须优先于指标”的基本原则。

综合起来看,在绩效评价中发现问题需要理解这样三个问题:围绕“绩效”影响的大小和程度,形成三维思路:

第一维度是财政纪律衡量的总额绩效,

第二维度是有效配置衡量的配置绩效,

第三维度是经济性、效率与有效性衡量的运营绩效。

三个维度对应预算的三级结构,即总额预算、配置预算和运营预算。财政纪律的基本含义是每个财政总额都受到约束以保证财政可持续性,以此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奠定坚实基础;配置绩效要求兼顾公平与效率,实践中要求支出结构准确反映发展重点与政府政策优先性;运营绩效即资金使用绩效,涵盖投入的经济性、产出的效率和成果的有效性。目前的绩效评价比较偏重运营绩效,总额绩效和配置绩效很少考虑。这也是问题难以深度揭示的主要原因。明白了,才知道发现问题的正确逻辑。

总之,“问效”没有绝对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增效”与否才是衡量问题好坏的最重要的尺度。发现问题是一次快乐的旅行,其中的奥妙还有更多的话题。贝因愿与您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