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家庭经济学(决定婚姻家庭幸福的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1)

听一点经济学,

读一段财经故事,

透过纷繁复杂的信息、

光怪陆离的世相,

寻找思想的坐标、

行动的指南。

与你相约

深圳商报/读创【听读财经】

⇐…………€ £ ¥…………

主播:赵玉

(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https://image.netwin.cn/cms/2021/12/16-16-23-1420.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

决定婚姻家庭幸福的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

•郑渝川

实用家庭经济学(决定婚姻家庭幸福的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2)

爱是什么?

按照社会学的定义,爱是情感,也是行为。爱让人致力于构建家庭,并在家庭生活中收获足够的爱和情感支持。

解析爱,首先指的是自爱。自爱是爱人的基础。有了自爱,才可能更好地接受批评,对他人的批评也不会那么苛刻。第二点就是友谊——友谊不一定发展为爱,但爱一定包括友谊的成分。友谊的特质包括享受、接受、信任、尊重、相互支持、倾诉、理解、真诚。如果当爱情关系已经失去了友谊的内容,其瓦解就不让人奇怪了。第三,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相契。第四,强烈的亲密。

社会学家从生物学家那里获得的研究成果是,进入爱情状态的人们,荷尔蒙、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别于其他状态。当人们因为爱情而高度兴奋时,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所以用坠入爱河来形容这时的状态是完全合理的。而在情感依恋加深时,大脑中会分泌内啡肽的化学物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拥有稳定感情的人们会感到舒适和安全。

女性还是男性,在爱情中更加浪漫?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抑或其他国家,言情小说、爱情主题的都市剧的主要观看者都是女性。但另一个视角来看,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坠入爱河,更可能进入所谓一见钟情的模式。

爱情虽然通常就是相爱的两个人之间的事,却很容易卷入社会因素而遭遇阻碍。美国巴尔的摩大学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尼霍尔·本诺克拉蒂斯在其所著的《婚姻家庭社会学》(第8版)一书中指出,许多阻碍会妨碍我们追寻爱的脚步。

首先,大众社会和人口因素。我们虽然身处一个快速流动、能够接触到更多陌生人的机会,深交却变得更难,这也是为什么从电视时代再到网络时代,爱情速配节目、栏目、APP都拥有很高的人气。而经济因素会限制我们的浪漫生活。尤其是男性一方,如果没有达到基本标准的金钱,似乎就很难获得亲密伴侣。反过来,如果经济实力很强,哪怕上年纪的男性或女性,哪怕是外形等其他条件较差,在择偶竞争中也很容易轻易胜出。

第二,“自我优先”的个人主义。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很多受到美国文化影响的社会,因为高度鼓励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而不是团队与合作意识。这就导致了人们对自己的过分关注。许多人或难以寻觅伴侣,或在与伴侣组成家庭后仍然表现得冷漠,只关注自己的需要、需求与欲求。这正是许多家庭在组建后迅速或渐缓走向解体的主因。

第三,性格与家庭特征。不少人很可能极其容易陷入一段感情,但从相爱到长期相处,就需要具有相似的性格、感觉和兴趣,或是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否则即便搭建了感情甚至家庭,也容易走向破裂。另外,一个人的家人或亲朋好友如果不赞同某段感情,还阻止他或她投入大量时间、资源或感情,感情就不免走向破裂。

《婚姻家庭社会学》这本书也探讨了让爱走向歧途的常见因素。一是自恋。从自爱到自恋,一些人的自我概念走向了优越感和特权意识,崇拜自己,喜欢操纵和利用别人。而这很容易发展出危险的恋情甚至婚姻。二是妒忌。爱情、婚姻中的一方或是双方都试图控制对方。三是其他类型的歧途,如威胁、支配,迫使负罪,情感和身体虐待,等等。

要想拥有一份浪漫而长久的爱情,不能不提作家毛姆的一段名言,“今天的你我已不再是去年的你我;我们所爱的人亦是如此。假如变化中的我们仍然爱着变化中的对方,那倒是难得的福气”。要让爱情变得浪漫而长久,就需要调和自我概念与无私的爱,珍惜对方,注重聆听,彼此都意识到在感情中成长与发展,彼此忠诚并共同规划彼此的未来。

当然,跨过爱情,走向婚姻,就会面临持久的挑战。据统计,在从没有结过婚的美国人当中,61%的人想要结婚,但结婚率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在我国内地也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呈现。

我们为什么选择结婚?首先,这是社会规范的要求,哪怕社会和法律已经不再禁止同居,结婚仍然是大多数人希望伴侣具备的法定身份。其次,社会、家族、家庭压力。第三,经济保障。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相对年轻的女性或男性会寻求经济条件较好的另一半结婚。第四,叛逆。出于对原生家庭的反抗等因素,让一些人在没有考虑成熟时就选择了结婚。第五,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比如,奉子成婚。

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婚姻质量下降。在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表示自己婚姻“很幸福”的人占人口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婚姻家庭社会学》书中指出,要让婚姻成功,关键取决于几个变量因素:合得来、灵活性、积极的态度、沟通与解决冲突、情感支持。而在这其中,沟通无疑是重中之重。有效沟通建立在有效的自我表露基础上,也就是向伴侣倾诉关于自我的思想感情,这是赢取和建立信任的前提,可以减少相应的猜忌。而最可能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沟通因素包括:不去倾听、不去回应手头的问题、责备批评和唠叨、寻找替罪羊、攻击性、压抑、拒绝、胁迫或蔑视、沉默以对。

《婚姻家庭社会学》这本书内容丰富。虽然这本书所涉及的数据及分析主要取自美国,但很大程度上,我国内地的婚姻、家庭社会问题与美国具有相当的同质性,比如书中谈到的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歧视、家庭之中的性别不平等,又如导致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再如选择独身的人口比例上升,还有抚养孩子中的养育方式和管教方式陷入的困境与纠结,等等。书作者对婚姻、家庭、爱情涉及到的主要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回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独身比例提高、年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反而陷入激化、家庭暴力反弹等中外读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家庭、爱情、婚姻,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了解自我,也能运用书中引介的知识和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重要关系。

作者简介

郑渝川:书评、时评作家,现居成都。千余篇书评见于《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国内多家报媒。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