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健康管理,首先需要了解健康管理的内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健康管理包含哪些内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健康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进行健康管理,首先需要了解健康管理的内涵。

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 Care),其核心内容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现今,“健康管理”,主要是指基于个人体检结果,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做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个性化健康管理或治疗方案,使个人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在我国, 大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还比较低,一些相关的概念还未被广泛接受,真正参与“健康管理”的人也并不多。这是因为,很多人对于健康管理的认知还停留在“有病治病”的阶段。事实上,健康管理涉及到个人的遗传特质、生活习惯、病史、外界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不仅因素复杂,而且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

健康人群

,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其获取并形成科学、精准的健康生活习惯,定期参与体检,保持健康的状态;

对于

亚健康人群

,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预防潜在的患病风险;

对于

患病人群

,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其从生活习惯、自身条件等方面进行改善、配合治疗,延缓疾病进程甚至治愈。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一套针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全面、持续管理的系统。

健康管理和全民奉行枸杞泡水、生姜泡脚或日行万步这些靠经验总结的“养生之道”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它不仅包含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体检”、同时还包含基因遗传检测、免疫、代谢检测,肠道微生物检测、以及吃、动、睡等日常的生活行为等等。因为这些检查结果比单纯的感官更加准确、可靠,能让我们真实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潜在健康风险。

这就好像你买护肤品,得先弄清楚你的皮肤类型或者是否敏感、是否长痘痘;吃药之前,你要弄清楚自己生了什么病。

二、量化评估健康信息数据

当你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评估。随着技术的革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健康医疗行业发展, 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大数据能够整合群体的海量健康数据,而人工智能能对这些健康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并通过个体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识别当下的健康状态,预测潜在的患健康风险。

三、科学、精准的干预

了解了当下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就可以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干预了。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医生和营养师会给出更为精准的指导建议,并利用各种现有技术和方案,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健康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持续的,甚是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涉及到饮食、运动、睡眠、生活环境和情绪状态等多个方面,也必然融入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你可以通过连续血糖仪对自己的血糖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结合健康档案里的其他信息,营养师会指导你在最佳进餐时间吃低GI的食物,以减少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私人教练会提醒你,天生爆发力不足,耐力训练更加适合你;家中的智能设备告诉你需要开窗晒太阳,以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健康管理”作为国内一个较新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无从入手。其实对每个普通人来说,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从

培养“精准”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始

而“精准”的前提,就是了解现状,有的放矢。

入门推荐:

当下,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鲜的消费产品,一度在过去的几年内迅速火热起来。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APP下单购买,收到采样盒后,将口腔试纸或唾液放置于特制试管中,并寄回实验室。几周后,便可获得包括遗传特征、营养代谢、运动潜能、健康风险、用药指导等分析结果。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市面上的基因检测,由于消费级的基因检测由于无法覆盖所有位点,同时缺少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价值,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从科学层面来讲,基因只是影响人体健康状况的部分因素,相应的检测结果也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此外,很多搭载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设备,也是一种入门的途径,当然这只是很粗浅的一种方式,通常是以运动为切入点,加上一些测心率的初级功能。从专业的健康管理角度看,这只是一种功能比较简单单一的提高生活效率的设备。而真正的健康管理,还是需要从检测、分析到干预几个层面,采用更加专业的设备,根据精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