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不过背会塌(说说水过背的那些事)(1)

龟友们都知道一句养龟的基本常识:“水过背,喂鱼虾,带晒台”。这句话最早应该是出自于贴吧某位大神的总结。说实话从字面意思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这里我们不探究喂鱼虾和带晒台,主要探讨一下水过背的问题。

首先来说,在养龟的环境中,水深应不应该过背?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水龟,而非半水龟或陆龟。作为水龟来说,水过背是必须的环境配置。大多数水龟的游泳技艺是非常好的,极少数如玛塔等是水性不好的,但无论游泳技艺的好坏,都能适应水过背的环境而不会被淹死。

为什么水不过背会塌(说说水过背的那些事)(2)

那么,既然水过背是必须的,那原因呢?

先说一下必要的原因。龟的身体结构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特殊的地方就在于龟有着其他生物没有的厚厚的甲壳。很多龟友都认为龟壳是钙质的,但龟壳其实是蛋白质的成分居多。蛋白质的坚固程度是不如骨质的,所以,龟壳也并不是看上去那样无坚不摧。龟壳上遍布有丰富的神经元,能很敏感的感知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和人的触摸,所以,认为龟壳是没有知觉的龟友就错了。对于水龟来说,如果龟壳长时间不浸泡在水中的话,龟壳就会因为长期缺水而畸形。龟壳一旦畸形就是不可逆的,为了防止畸形,就必须要水过背饲养了。当然,水龟确实是可以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一段时间而不死亡,但这样会有很大的几率造成龟的畸形。

为什么水不过背会塌(说说水过背的那些事)(3)

那么,水过背的具体水位是多少呢?

水位是因龟而异的。龟的大小不同,龟壳的高度不同所选择的水深都是不一样的。水过背还分为两种情况:浅水过背和深水过背。

所谓浅水过背就是指水位稍微没过龟壳1-5公分。在这样的水位下,龟是可以很轻松的把头伸出水面呼吸的。因为龟是用肺呼吸的,在缺氧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窒息溺水,所以,在这样的水位下龟是比较安全的。因为水位较浅,根本无法布置造景,这样就不会造成卡龟等事故的发生。换水、喂食等都比较方便,但过滤的配置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相比于深水过背的话,浅水过背是又是很不安全的。在混养的条件下,很多龟聚集在一块喜欢叠罗汉互相嬉戏,这样压在下面的龟就会因为长时间压在水下而溺水。再说,龟也是比较喜欢越狱的,一般会因为越狱失败从高处跌落而四脚朝天。在这样的情况下,龟会因为无法借助水中的浮力轻松翻身而溺水。

为什么水不过背会塌(说说水过背的那些事)(4)

最早人们认知的深水过背大部分来源于高度水栖的水龟。高度水栖的龟绝大多数是深水龟。因为高度水栖甚至不需要布置晒台,比如猪鼻龟,除了产卵终生不上岸。但现在而言,深水过背是绝大多数龟友养龟的方式。先说一下深水过背的定义:水位没过龟壳10-20公分,龟可以在水中很轻松的游泳,当然,好处就是浅水过背并不能让龟真正的游泳而是在水中爬,深水过背可以增加龟的运动量。

饲养环境中,必须设置晒台和若干个让龟落脚的地方让龟游累了可以选择上岸或休息,否则龟就会因为一直游泳耗尽体力而溺水。因为水深的原因,大多数选择周转箱或者水族箱来饲养,所以,大多数龟友都会布置一个美美的环境来装饰。这样的好处就更多了,可以愉悦心情,美化家中环境等。

为什么水不过背会塌(说说水过背的那些事)(5)

当然现在深水过背成为主流是因为网络的发展。浅水过背更适合于养殖户饲养,这样的饲养环境加上温室是可以让龟迅速长大获取利益的。但相对于我们玩家来说,考虑的就是龟的生长条件的好坏了。深水养龟既可以加大龟的运动量,又可以有一个不错的造景,更多的是互动性和体验感的提升,所以,相比于浅水养龟,深水养龟更贴近原生态的饲养环境,也是小编最推荐给各位龟友的养龟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