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化论

进化论的三条核心依据:

1.生物会进行大量繁殖(“大量”的含义:若后代完全存活,则其总数量超过亲代)。

2.生物的繁殖并非亲代对子代的完全复制,而是在大部分遗传的前提之上,少部分突变。

3.环境会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生物。

进化论怎么被推翻的(为什么进化论这么)(1)

注意,总有人驳斥进化论是“假说”。事实上,所谓的假说是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对物种起源这一命题的一系列推测,因为上述三条事实明显只适用于生物产生而且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而再之前,关于“生命起源”的论题,当然只能是假说。而生命诞生之后的进化现象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其实,只要理解这三条事实之后,不用别人引导,每个人心里都会产生“进化”这一概念。既然生物无向变异,环境定向选择,那么一种生物必定会群体地发生定向变化

这就是“进化”。

“进化论”别名“演化论”,而且其实达尔文的英文原意“theory of evolution”更偏向于“发展”,“变化”,并没有“进化论”中很强的“进步”之意。生物不能说越变越强,甚至也不能说越来越适应环境,只能说努力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仅此而已。

【二】对于“初等”进化论反对者的驳斥

其实,如果认认真真地读到这,已经有绝大部分“进化论反对者”被劝退了。原因是,他们之前根本不理解进化论的含义,擅自夸大了其含义,以便于他们反对。

例如,有人疑问:为何现在的猴子、猩猩没有进化成人?

答:进化论没有说猴子猩猩一定要进化成人,人也不是猴子猩猩进化来的。正确的说法是,有人应用进化论,又根据考古发现,推测:人与猴子,猩猩源自相同的祖先。

又问:蚂蚁,鲎存在了一亿年,为什么它们没有进化?

答:首先这些物种并非一成不变,只是外表看上去没有变化。其次,退一万步而言,就算没有进化,就违背进化论了吗?并非如此。如果这种生物本身的性状能适应一亿年期间的任何环境,那上述核心内容中的第三条(“环境选择”)不存在,物种因此不会发生进化。

进化论怎么被推翻的(为什么进化论这么)(2)

又驳:地球上从没哪种生物进化成另一种生物,而且所谓的进化也没找到中间证据。

答:第一句话定义不明,第二句话错误。一:“生物的种类”本来就是来源于人类的定义。自然界内每个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会把自己的种类写在“脸”上给你看。如果个体的差异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人类科学家自然会给它们分为两类。二: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的时候,确实没有“中间类型”作为证据,但这并不等于此后的一百多年我们仍然找不到。现代古生物学已经找到了大量“中间类型”的化石,足以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

中间类型化石相对稀少是一个事实,原因在于:根据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演化是快慢交替的,物种在新形成的时候比较快,形成之后会慢下来。时间短,形成化石几率就小。

【三】 我们试着分析进化论招黑的原因。

首先,进化论的普及度高。无论受没受过高等教育,我们大多都听过进化论。进化论是一个庞大的支系。

其次,民科们反驳进化论的门槛低。进化论研究的是生物,相比相对论等物理知识,非常亲民。即使不懂得进化论的三条基础支柱,念叨着一句“猴子变成人”就可以加入讨论。所以有言道:“文化越低,进化论越容易被推翻”。

最后,质疑总比求证简单。有个笑话,某人质疑长颈鹿和祖先之间的中间证据是否存在。科学家辛辛苦苦给他把短颈鹿和长颈鹿之间的中颈鹿化石找出来了,他轻飘飘一句“哦,那中短颈鹿和中长颈鹿呢?”科学家直接噎死。

进化论怎么被推翻的(为什么进化论这么)(3)

下篇文章将介绍进化论适用的地质学证据,进化论的诸多推论,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改和高等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