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1)

文|赵晓璃

一、

在《女人30 》节目里,因饰演《三十而已》王漫妮一角重归观众视野的江疏影,和老同学王传君一起重温校园剧场,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王传君对江疏影的评价是,当时的江疏影是他们班的女一号,当时觉得应该惊为天人,后来发现她除了皮肤白,好像很平庸。

而江疏影也坦言,自己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有7、8个月没有接戏,她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困扰着自己,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天赋型的演员,当初对表演也没有多喜爱,只是觉得要赶上大家步伐,到如今依然很困惑。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2)

  • 尽管她拥有良好的起点和不错的资源,但不知为何,她自己也承认,自己好像就是个“糊咖”,怎么捧也不红。
  • 这一切,或许早有端倪。

    在她之前和蔡康永搭档的《恕我直言》节目中,她曾坦言自己演戏没有天分,也说不上来多喜欢,更爆出自己专业第一的成绩是父亲用皮带抽出来的。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3)

    正如有些专业文章分析的那样——你不能说这些人不努力,但他们之所以不出彩,很可能是因为背负了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目标或理想。

    毕竟人不是机器,在我们内心对某件事情并不热爱或并不认可的时候,也许我们头脑有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努力去做。

    然而,我们硬着头皮拼命努力,结果未必就好,甚至经常事与愿违——这不仅让你饱受折磨,而且还会让你不断地自我消耗,最终掉入自我怀疑与否定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二、

    来访者菲菲(化名)咨询前就倍感痛苦。

    翻阅菲菲的履历,表面看起来是大写的两个字“优秀”:从小到大都是年级前几名,顺利考入985高校,本科毕业后被保送本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因为优异的成绩,被四大银行之一录取,成为了一名管培生。

    然而自从进入了银行工作,菲菲的噩梦似乎就开始了。

    菲菲感觉委屈的不行,自己明明很用心工作,也很珍视这份工作机会,但不知为何,她总是会犯些低级错误;而且人越多她就越紧张,越紧张动作就更慢,总是惹来不少客户的抱怨乃至投诉。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4)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菲菲就被领导叫去谈了好几次话,咨询前最后一次谈话中,领导给菲菲下了“最后通牒”:再给她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是投诉不断,就无法转正甚至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开始没几个月就可能面临被劝退的结局,菲菲苦恼极了,她既害怕又惶恐,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通过文章找到了我们这边,和我预约了一次咨询。

    三、

    在叙述自己经历的时候,我发现菲菲双手紧握,嘴唇偶尔抽动——看的出来,她整个人非常紧张,我大约能够理解她的感受和心理落差。

    从我经手的咨询案例来看,类似菲菲这样从小到大的优秀生,如今进入工作岗位发现自己突然没那么优秀了,内心的落差让他们一方面很难接受现实,另一方面会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越大,他们就越紧张,在工作中的表现就会往往事与愿违。

    也就是说,菲菲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职业定位问题,还包括了职场适应的问题。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5)

    “晓璃老师,从小到大我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感觉这一路都是身边人推着我走的——从小父母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好的出路,而且在他们看来,只有公务员、银行系统这样的工作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年来,我只知道埋头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老师们也很喜欢我......考大学、保研到就业,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可现在我却渐渐发现,我变成了他们期待的样子,但我自己感受却很不好甚至糟糕极了......”菲菲说。

    我大约能理解菲菲的意思和感受,那就是——

    “晓璃老师,你有所不知 ,和我同去银行的另外一个同学Linda(化名)上手很快......不到两个星期,她基本上把柜台业务都摸得很清楚了,而且处理起来很麻利,人也很热情,我觉得她就特别有这方面的天赋!”菲菲感慨道。

    听得出来,菲菲无法接纳自己工作中表现平平的现状。

    四、

    一般来说,类似菲菲这样的孩子从小感受到较多的是来自父母“有条件的爱”——即,你必须考到多少分多少名,我们才爱你。

    因此,这些孩子内心安全感较差,他们会通过不断地考取高分满足父母的期待,从而博得父母的认可与关注;到了学校,他们也会通过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获得老师的认可和关注。

    但骨子里,他们对于自己长大了想要干什么等这些问题,却一无所知。

    换句话说,他们耗尽前半生的气力,都在拼命做一件事,就是替他人实现梦想。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6)

    比起“我是谁”、“我想干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加容易一些,只要自己不排斥这件事,干好了就会受到认可或表扬——也许,这是一部分优秀生的心理底层逻辑,甚至于也是不少职场精英人群的普遍困惑。

    诚然,替他人实现梦想,很容易获得认可,但问题是,你非常努力地活在他人的梦想里,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这个梦想真的适合你自己吗?

    ......

    你可能会在某个阶段获得看似不错的成绩,又或者也会在工作中很努力地工作,但终有一天,这些困惑会如潮水般不断地向你涌来,并且一次比一次汹涌,而你却一次比一次无力。

    五、

    对于菲菲这样的职场人来说,到底该怎么办呢?

    1、接纳不完美的现状与自我;

    由于长期背负着他人的高期待,导致菲菲这样的优秀生们更容易把外在的高期待内化——即,对自我的期待过高,凡事都要力求完美,无法接受自己达不到自我期待的现实。

    因此,如果你像菲菲一样,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最首先要做的,就是调适对自己的期待——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去看待,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允许自己出错。

    2、将差距量化,并制定策略弥补差距;

    在菲菲这里,如果她不去做些改变与努力,假如真的被银行劝退,无疑会打击她的自信——因此,我们需要量化这些差距,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去改变。

    通过引导,菲菲打算通过两个办法降低自己的错误率:

    1)、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例如,先收款后记账,钱点清后就收箱;先记账再付款,凭证签字收回看金额付款;

    2)、熟记常用的内部账户;

    细看每一笔金额,审核账号,不常用的特殊业务将操作流程记下来。

    等等。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7)

    3、培养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由于菲菲之前在兴趣爱好方面的探索较少,通过她的职业兴趣及特质维度的分析,我也给了她一些建议,让她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做相应的探索与尝试,等找到自己能够坚持半年以上的兴趣爱好之后,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专项探讨。

    咨询结束后的一个月,菲菲给我们发来了反馈,说自己的错误少了很多,领导和同事都看到了她的进步,她再也不用担心被银行劝退了;下一步,菲菲打算按照我的提议,进行兴趣方面的尝试。

    歌剧演员陈小朵谈及自己学习声乐时,非常受用的一段话是:“当你特别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你一定在这件事上特别有才华;很多时候,热爱是人生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发才华与激情,让人更快达到目标。”

    你值得自己如此用心。

    江疏影经历了什么(江疏影自爆往事)(8)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