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

霍去病: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

文/老张在路上

2016年,电视连续剧《霍去病》曾受到历史迷的观众的口诛笔伐。

这部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最让观众吐槽和质疑的是剧情与历史有很大出入,比如说霍去病曾当过小兵,明明是天生的战神却要拍成草根成长;再比如史书上记载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情感记录一片空白,电视剧里编出他和几位女性的情感纠葛等等。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霍去病》把真实历史弄成了戏说。如果它拍的本是戏说剧,比如《甄嬛传》之类,也无可厚非;如果它认为自己拍的是历史正剧,那自然要按照真实的历史来。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2)

01从奴婢的私生子到皇亲国戚

霍去病出生于前140年,这一年是汉景帝刘启在位的最后一年。他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平阳侯国和第一代平阳侯是曹参,曹参是江苏沛县人,刘邦的老乡,西汉开国功臣,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前202年,封平阳侯,置平阳侯国,户一万六百三十户。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3)

(曹参)

曹参的曾孙名叫曹寿,又名曹时或曹畴。曹寿娶汉武帝的姐姐阳信公主为妻,阳信公主因此又称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和曹寿生了个儿子名叫曹襄,曹襄后来娶了汉武帝和卫子夫女儿卫长公主为妻。曹寿体弱多病,汉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曹寿去世。其病逝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平阳公主再次改嫁卫青。

霍仲儒在平阳侯府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老家,他在老家又娶了个老婆,生个儿子取名霍光,后来成为汉朝权臣。

回老家平阳县的霍仲儒也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里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汉书·霍光传》:“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4)

霍去病直到长大后知道了父亲的事。此时他正任骠骑将军出征,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这当然是后话。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当了皇帝,这一年称建元元年,“建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

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

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河东平阳人。其父不详,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女仆(一说侯妾)。卫子夫年少时就在平阳侯家教习歌舞,遂为平阳侯府讴者(歌女)。

卫子夫上有一兄二姐,长兄卫长君,长姐卫君孺(卫孺),次姐卫少儿。卫子夫又有同母弟三人,即卫青、卫步、卫广。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5)

(剧照)

前139年春三月,上巳日。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在京府邸看望当时嫁给平阳侯曹时(曹寿)的姐姐平阳公主。此时,刘彻与陈皇后结婚已有数年,却依然没有子嗣。姐姐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窦太主),择良家女子欲以进献天子。

恰逢武帝霸上祓禊后来到侯府,平阳公主便将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几个女孩精心装扮,并令她们拜见武帝,然而武帝却并不满意。于是平阳公主命十余人退下,摆上酒菜开筵。这时,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卫子夫亦在其中。

酒宴半途,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则随去侍候,在尚衣轩车中得到初幸。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黄金千金。

平阳公主随后将卫子夫送入宫中。谁知入宫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卫子夫再也没有受到汉武帝召幸。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6)

(剧照)

前138年,汉武帝选择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得见天子,哭着请求武帝释放她出宫回家。武帝怜爱卫子夫,再一次临幸了她,卫子夫因此而怀孕。汉武帝从此开始对她的尊宠一天胜过一天。《史记·外戚世家》:“(卫子夫)入宫岁余,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此后十年,卫子夫深得宠爱。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其家族更是得到极度的显贵。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公孙贺亦因此更受亲信;卫青则升为大中大夫之职。

卫子夫二姐卫少儿在霍仲儒走后,先是与汉朝开国元勋、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后来就嫁给了陈掌。

霍去病也随母亲卫少儿在陈府长大,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成员之一。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7)

(剧照)

02小小少年为“冠军侯”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身为汉武帝的外戚,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汉武帝甚至还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兵法》。,他却说:“只要胸有韬略,古时候的兵法又有什么可学?”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金屋藏娇”的陈皇后因楚服等人施巫蛊邪术被废皇后。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8)

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已承宠10年的卫子夫为时年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他就是后来的戾太子刘据,其孙刘询后为汉宣帝。

汉武帝异常欣喜,当年三月甲子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至此,空闲一年八个月的未央中宫椒房殿再次有了新的主人。

在卫子夫立为皇后之后,因她而显贵起来的卫氏家族不负所望,卫青、霍去病七次出征,北登阗颜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连山设郡,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卫氏一门五人封侯,更有姐姐作皇后,弟弟取公主的龙恩圣宠。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载:“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一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司马贞《史记索隐·卫将军骠骑列传》如此评论:“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嫖姚继踵,再静边方。”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9)

(汉武帝)

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英年早逝的霍去病一共参加了三次。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卫青凯旋,汉武帝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这一次因为霍去病才11岁,没有参加。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兵,公孙敖做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做右将军,李广做后将军,李沮做强弩将军,率领十万骑兵,斩杀敌人几千人而回。一个多月后,他们又全都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杀敌一万多人。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0)

已任骠骑校尉的霍去病,这一次随舅舅卫青初次参加对匈奴作战,时年仅17岁。

在这次战斗中,霍去病率800骑兵,追击数百里,斩获匈奴2000余人,杀伊稚斜单于大行父(与单于祖父同辈)藉若侯产,俘单于叔父罗姑及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全身而返。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赐食邑二千五百户。

这次战役,卫青将赵信和苏建两支军队合为一部,与大军分开行进,结果他们单独遇上伊稚斜单于军,3000余汉骑与数万匈奴骑兵搏杀,激战日余,汉军不支,几乎全军覆没。赵信原本是匈奴降将,降汉后受封翕侯,他见匈奴军势众,发生动摇,领800残军投降匈奴。苏建单骑突围逃回。卫青不愿擅杀大将,遣人将苏建送押长安。汉武帝赦免苏建,将其贬为庶人。

汉军两出定襄,虽共歼敌一万余骑,但并未达到袭歼伊稚斜单于本部的预期目的。而且赵信还投降了匈奴,成为匈奴单于的左膀右臂。

霍去病的胜利却给汉武帝长了脸,汉武帝对霍去病褒奖有加,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1)

03漠北之战,“封狼居胥”

汉代的河西地区系指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19岁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河西征匈奴。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战,也是霍去病第一次独当一面指挥战斗。

霍去病率军从陇西郡出发后,越乌戾山,渡黄河,伐遫濮部,速斩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将河西诸小王纷纷击溃。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2)

接着,汉军长途奔袭越过焉支山,在皋兰山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汉军骑兵在深入敌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匈奴短兵相接,折兰王被杀,卢侯王被斩,连休屠部祭天的金人都被汉军缴获。

同年夏,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霍去病与公孙敖合领骑兵数万,都从北地出兵,分道进军向西进击。霍去病出了北地后,因合骑侯公孙敖走错了路,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

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前进。霍去病从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3)

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后浑邪王率4万余众归汉。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益封其食邑五千户,其手下部将也多因功封侯。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4)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万多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后来的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就是典出霍去病,漠北之战成为霍去病征战生涯的巅峰。

而就在这次漠北之战中,汉朝另一位传奇将军李广自刎而死。李家与霍家的恩怨从此持续数年。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5)

04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

唐代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从此,人们常用“李广难封”比喻功高不爵,命运多舛。

李广陇西成纪人,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

元光六年(前129年),在卫青第一次征战匈奴时,四路大军出塞。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帅一路,每军一万人。

结果是,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遇到匈奴一部主力,损兵七千。李广此时任骁骑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策马返回。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6)

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

汉军出塞后,卫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单于驻地,自带精兵追逐单于,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7)

李广领兵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卫青之后,卫青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卫青没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卫青南行过沙漠,遇到李广与赵食其的军队,卫青派长史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迷路情况。

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李广死时,他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最小的儿子李敢。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

李敢听说父亲死讯,认为是卫青任意调离李广绕行远路行军,才致迷失道路。李敢一怒,跑到卫青那里,打伤了卫青。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8)

卫青大概考虑到李广的死,就不想再追究李敢以下犯上的事,隐藏了李敢的打人不法行为,但霍去病却不能接受自己部属殴打舅舅卫青,后来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死了李敢。

霍去病此举,是以个人之情代替国家法律,草菅人命。然而由于汉武帝此时正宠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责,并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漠北之战后,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大将军卫青的权势日日减退,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天比一天显贵。

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从这个经典故事看来,演绎他的情爱故事纯属戏说了。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19)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4虚岁。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

这是古籍上唯一对霍去病之死的记载文字。

从霍去病一生行状来看,他似乎就是为破匈奴而生的战士。“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霍去病几次征战河西走廊(霍去病借问大将谁)(20)

(霍去病墓)

李白一首《胡无人》,直到现在读起来,还能想象出霍骠姚的征战沙场的气势。

现代史家钱穆说:“亦会其时汉多人才,大将最著者莫如霍去病。……观去病之将兵,较之项王未多逊。故唐人诗‘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独数其人,非虚也。……史公于霍去病虽了了落笔,而亦精神毕显矣,诚亦良史才也。 ”

钱穆所引的这句诗,出自杜甫《后出塞》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