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徐思鹏 图片来源于CFP

在寒冷的冬季,泡脚这件事,只要一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身体逐渐回暖、发热,微微出汗……辛劳一天回家后,最舒服的莫过于热乎乎泡个脚。

脚到底应该怎么泡?

今天(12月1日)听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们好好谈一谈。

脚距离躯干最远,既得不到来自血液及时的热量交换,脚踝皮肤薄,血管多,也没有足够的皮下脂肪储存热量,极易散热。因此,脚通常是全身上下,最容易冰冰凉凉的地方。

冬天天天用生姜和花椒泡脚的好处(姜枸杞花椒)(1)

当冰冷的脚丫,伸进冒着热气的温水中,热传递就开始了。

水将温暖传递给皮肤、肌肉、血液,随着温度的升高,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也会将这份温暖沿着血管带到全身,让我们能感受到“打通任督二脉”的舒爽!

在泡脚的水中加入药材也在逐渐流行起来。有些人认为泡脚用的药材越多药效越好,常按照别人说的方法来抓药。中医自古讲究辨证论治,千人千方,所以别人的泡脚“秘方”并不一定适用于你。

一般来说,治疗疾病所用泡脚方中,中药的味数会多一些,但这需要医生开具处方,不建议随意模仿。

至于止痒除臭,通常跟真菌感染相关,并不是简单地靠泡脚就能解决的。如果家人共用的话,还有可能传染。

真的想要解决这办法,什么放盐、加醋、滴精油等“秘方”其实都没啥意义,最好还是去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大多数人泡脚会选择使用木桶或者塑料桶,不过现在市面上的多功能洗脚桶也越来越受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不用蓄水的自发热泡脚桶虽然很爽,但是泡脚真的不需要太久:一般20分钟左右就足够了,或者泡到后背微微出汗。水温以40℃左右为佳,没有必要追求把脚“烫红”。

家中父母长辈如有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建议缩短泡脚时间,10分钟左右即可。泡脚时,尽量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使臀部高于膝盖,避免站起时出现晕眩等症状。

一般人用合适温度的热水泡脚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患有以下疾病人群却不适合。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足部周围神经病变,感知功能下降,不能准确把握水温,容易发生烫伤。而一旦被烫伤,恢复非常缓慢。

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脚一定要严格掌控水温,需要用手来测温,或由家人来帮忙试水温。同时,在泡脚前检查下脚上有没有皮肤破溃。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闭塞

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人,不宜用过烫的水或过长时间泡脚,热水会引起静脉扩张充血,加重静脉曲张症状。

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末梢神经跟糖尿病人相似,对温度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另一方面,高温会增加组织耗氧量,加重血管闭塞时的下肢缺血,导致疾病恶化。

足癣、湿疹等皮肤病

足癣其实是真菌感染,泡脚并不能杀菌,而温暖的环境往往更适合真菌繁殖。同时,湿疹等皮肤病会因温度的刺激加重病情。

此外,皮肤病已经破溃的伤口若用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按照外科处理原则敞开伤口干燥通风才好。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衰伴有水肿

温度剧烈变化引发的强烈刺激会加重心脑负担,容易引发头晕晕厥或胸闷胸痛等不适。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朋友不宜过长时间、过高温度泡脚。

心衰伴有水肿的患者,下肢常常肿胀的非常厉害,烫水泡脚容易引起皮肤破溃,造成继发感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