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古典小说《红楼梦》同康熙皇帝连在一起,大家一定会感到稀奇。确实,《红楼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他的作者曹雪芹基本上也是乾隆时期的人,似乎与康熙皇帝搭不上界。其实不然。事实上,《红楼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就是“借省亲事写南巡”。康熙皇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1)

“南巡”就是指康熙巡幸江南。康熙六次南巡,曹雪芹的父祖辈就曾经接驾四次。《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到江南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就是指生活中实有的事。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探讨《红楼梦》与康熙的关系,而是说说康熙与曹家的故事。曹雪芹,生卒年难以确定,大约生活在康熙末至乾隆中叶,满族正白旗人。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他的夫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七日出生满洲正北旗。曹寅幼年时就号称神童,他比康熙大两岁,曾做过康熙伴读,他不但诗词文章写得漂亮,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人也长得潇洒飘逸,有人形容他“如临风玉树”。他的为人又“温润亢爽”,正直厚道,且曹寅与康熙在幼年又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也许这就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康熙称帝后,爱他胜似兄弟子侄。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不仅重用曹寅任职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皇长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

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皇八子原封廉亲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

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妾刘氏,刘大之女;妾兆氏,玛纳哈之女;妾郎氏,郎图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颜氏,王达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陈氏,陈大之女。皇十一子,早夭。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

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妾吴氏,常有之女。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皇十六子允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侧福晋朱氏,朱兆书之女;侧福晋纳喇氏,三等护卫六十八之女;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侧福晋胡氏,胡宗显之女;侧福晋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晋富察氏,郭礼之女;庶福晋王氏,在尔汉之女;庶福晋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

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没有了下一篇

咏菊

【原文】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2)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纠缠着我,或围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我独自低吟。

笔端蕴藏着菊的形象,把她傲立风霜的姿态临摹,嘴里念叨菊的芳名,对着月亮将其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由来已久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渊明写了、评赏了菊花,赋予了她高洁隐士的形象以后,菊的高风亮节一直被人从古赞扬到今。

注释

(⑴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⑵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

⑶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⑷欹:这里通作"倚”。

⑸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⑹毫端:笔端。

⑺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

⑻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⑼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⑽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 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⑾一从:自从。

⑿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

⒀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⒁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3)

【作品鉴赏】

《咏菊》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多愁善感情怀,“不被一些人理解”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首联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接着笔锋一转,颈联说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咏菊》塑造的是一个自视甚高,却又实际具有自卑心理的文人形象。她自己说,她的毫端是“蕴秀”,她的口齿是“噙香”,有点爱自己尊若菩萨的味道。因为看到菊花“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便附庸风雅,以菊花自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其实,如果她真对自己的风雅有信心,别人不解她的秋心又怎么?何必是“满纸自怜题素怨”呢?你看菊花自己抱怨寂寞了吗?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4)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5)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 (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和曹雪芹的祖父辈们是什么关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