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在的记载,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而《封神演义》的作者叫许仲琳。但是民间却流传着施耐庵“千日著《水浒》,三日写《封神》”的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施耐庵写水浒传是怎样的(施耐庵写封神演义)(1)

施耐庵像

相传元朝末年,盐丁张士诚率众扯旗造反,自称“诚王”,施耐庵是他部下的一位谋士。后来,张士诚受元朝诏封,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又推翻元帝国,统一天下,建立明朝,自己作了皇帝。施耐庵不愿乞食于朱元璋门下,便躲在家中,一面读书,一面搜集素材,费了一年多时间,写成了《水浒传》前六十回,把三十六天罡写了进去。

施耐庵家境贫寒,他女儿要出嫁了,就问爹爹:“你拿什么作陪送呢?”施耐庵四壁空空,两袖清风,一无金可陪,二无银可送。不过他倒觉得:贫寒人家应有贫寒人家的节操,书香门第要有书香门第的骨气。于是就把刚写好的《水浒传》送给女儿,说:“孩子,爹爹穷,没有什么可陪送的,就把这部书稿赠送你吧!平时想看,就看看。如果生活上碰到了困难,还可以拿到书馆里,变换几个钱使用。”

女儿高兴地把书稿收下了。后来,果真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就把书拿到书馆变卖。谁知书馆老板一看这部书十分珍贵,就用计把书稿骗下,留在店里放了三天,派人全部偷抄下来后,说这书他们早有了,把书稿还给了施耐庵的女儿。

施耐庵的女儿十分懊丧,埋怨父亲不该拿旁人的书稿哄她,害得她在书馆丢丑。她回到娘家,把书稿朝父亲面前一摔,就抽抽噎噎哭起来。施耐庵莫明其妙,忙问是怎么回事。女儿把去书馆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施耐庵听了,略一思付,就明白了,哈哈笑道:“孩子,不是爹爹骗了你,是你上了书馆老板的当了!”女儿不解其意,愣了半天,问道:“爹爹,你说什么?”施耐庵说:“他们在三天之内,把书稿偷抄了。”

女儿这才恍然大悟,悔恨莫及,立刻要去找书馆老板算帐。施耐庵安慰道:“算啦,孩子。你别难过。那稿只写六十回,算不得全书。我再给你续写六十回,把七十二地煞写进去。”于是,施耐庵又花了一年多时间,续写成了《水浒传》后六十回,交给了女儿。

施耐庵写水浒传是怎样的(施耐庵写封神演义)(2)

女儿把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的书稿,拿给另一家书馆。书馆老板看了,大加赞赏,认为是稀世珍宝,立即以重金相购,很快印成了书。书本一经问世,人们纷纷抢购,争相传阅。看哪,说呀,称赞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抨击朝廷的昏庸腐败。你传我,我传你,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朱元璋耳里。

朱元璋读了《水浒传》,勃然大怒。心想:这不明明是在鼓吹犯上作乱,旨在煽动造反,颠覆我大明江山么?再一想,施耐庵原是张士诚的部下,俗话说:白菜叶枯心不死,对了!肯定是他心怀不满,发泄私恨,含沙射影,发难皇上!想到这里,立即下令,将书本查禁,并把施耐庵囚禁起来。

朱元璋手下有个得力谋士刘伯温,是施耐庵的同窗好友。他和施耐庵的交往甚深,情同手足;他钦敬施耐庵的为人,称赞施耐庵的才学。他得知施耐庵被囚禁,十分焦灼不安,想出面为他讲情吧,又恐触怒圣上。怎么办呢?

这刘伯温是个博学多才、深谋远虑之人,他苦苦思索怎样才能既救朋友、又不得罪圣上的法子。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锦襄妙计。立即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圣躬盛怒,其情难讲;你咋来,还咋走!

写毕,暗中差人送给了施耐庵。施耐庵天资聪颖,真是窗户上的纸,一点就破!“你咋来,还咋走!噢!我是为写书被囚禁,还得靠写书脱身啊!”

于是他精神大振,立刻取来文房四宝,铺纸挥毫写起来。那真是笔走如行云流水,文章若水泻泉涌,落笔风掣电闪,书成鬼哭神号!仅用了三天三夜时间,就写成了一部完整的《封神演义》,呈送给朱元璋观看。

朱元璋一看《封神演义》里,又是神妖鬼怪,又是风雨雷电,不觉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施耐庵,自命不凡,却原来是个疯子嘛!”刘伯温接话说:“他真是一个疯子,一个神经不全的人。万岁关一个疯子,有什么用呀?”朱元璋把手一挥:“放了,放了!”立即命人把施耐庵放了出来。

这就是后世人传说的,施耐庵“千日著《水浒》,三日写《封神》”的由来。

施耐庵写水浒传是怎样的(施耐庵写封神演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