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愤怒、吵闹、似乎孩子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1

情绪类游戏的分类

1、 认识情绪的游戏:从2-3岁开始最佳。

2、 发泄情绪的游戏:这个就是我们之前文章讲过的发泄类游戏。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和成人。

3、 沟通情绪的游戏:4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

4、 处理情绪的游戏:上学开始可以玩起来了。

以上的年龄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具体会因人而异。总体来说,你要一个4岁的孩子能够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明显要求过高了,很多成人都做不到。

7岁之前的孩子,基本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宣泄和处理情绪。

其实,最好的,让孩子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并不是做游戏。而是父母做示范。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发脾气,大概率的,你们家也有很容易发脾气的人,而且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

2

认识情绪的游戏

1、 绘本

《我的情绪小怪兽》,非常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有中英文版,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书本身是立体的,所以看起来很有趣。里面把不同的情绪分类为不同颜色的小怪兽来表达。

我的孩子在第一次看完这本书之后,就可以告诉我:

“妈妈,我今天变成蓝色了。”

“哦,听上去你很难过,那你想变成什么颜色呢?”

“我想变成黄色。”

“那需要我做什么帮你变成黄色吗?”

“需要,妈妈抱抱我。”

所以,这本绘本对颜色和情绪的配对,是很容易被孩子理解和喜欢的。因为这个绘本,后来我们衍生出很多游戏的玩法,而颜色在情绪类游戏中,也非常好用,因为颜色本身就能带来一些感觉。

2、 情绪魔法棒

这是看完小怪兽绘本以后,我和女儿延伸出来的一个游戏。她喜欢拿着自己的魔法棒,指着我,然后说“变红色”。然后我就要做出生气的表情,因为书里红色是表示生气。

即使没有书,爸爸妈妈也可以自己定义一些颜色,或者直接用情绪和孩子玩这个游戏。父母表演情绪一定要夸张一点,有趣一点。然后还可以加快变的速度,比如很快的说“变红变绿变蓝”。

速度是一个很好用的,让游戏变得好玩的因素。爸爸妈妈做了示范以后,就可以让孩子来了,看看孩子是怎么表演各种情绪的。

3、 情绪脸谱

可以用一些硬纸板,剪出各种面部表情,比如普通的眉毛,生气的眉毛,笑的嘴唇,不开心的嘴唇。

网上有一些玩具,带磁铁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面部部位,拼出不同的人的样子和表情,类似于那样的东西。然后就可以用拼的形式,带着孩子去认识各种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4、 示范

这不是游戏,而是我说的最重要的示范。示范有两种,一种是当你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你告诉孩子。比如“妈妈刚才是生气了”“妈妈刚才是有些难过”。

另一种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去感受他,然后帮他命名:“宝宝刚才是不是有点害怕”“爸爸觉得你似乎有些着急。”

这样的命名,能够让孩子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自己身体里那股突然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慢慢的,他们也就能知道自己的情绪了。

儿童情绪管理心得(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1)

3

沟通情绪的游戏

这类游戏,既可以加深亲子关系,你也能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

1、 钓情绪的游戏

家里如果有那种钓鱼的玩具。一般会有不同颜色的鱼,就可以和孩子玩钓情绪的游戏。比如有红黄蓝,你们可以先定义红色是生气,黄色是开心,蓝色是伤心。那么大家轮流,钓上来的是红色,就要说一件让自己生气的事情。

当然,如果没有颜色分区,也可以在鱼身上贴贴纸表示。没有钓鱼玩具,很多有颜色的玩具都能做这个游戏,比如游戏棒,拿到不同颜色的棒,就可以说不同情绪的事情,而且游戏棒能培养专注力、自控力、决策能力。

如果也找不到有颜色的东西,用一次性杯子也行,不同的杯子写上或者画上不同情绪的表情,然后一个一个搭上去,搭的时候就说一件这个表情的事情。

2、 对于大一点,已经识字的孩子,可以用之前“如何用游戏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内心”文章里面的卡牌游戏来沟通情绪。

3、 发泄球的游戏:发泄类游戏文章里面提到的这个游戏,也是可以一边玩,一边说一些让自己讨厌和不舒服的事情的。

4、 心情涂色

在A4纸上画一个很大的爱心,然后用一些颜色代表不同的情绪。你就可以让孩子用不同的颜色来装饰自己的爱心了。

比如红色代表生气,蓝色代表伤心,黄色代表开心。孩子的爱心有大面积的红色,也就了解了孩子最近的情况了。

儿童情绪管理心得(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2)

4

处理情绪的游戏

1、 消灭怪兽

这类游戏,之前在“医疗恐惧”的系列文章中有过阐述。主要是针对一些害怕恐惧的东西,不喜欢讨厌的东西,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画出恐惧的东西,然后画一些他喜欢的帽子,最后把这些帽子粘到那个恐惧的东西上面。再比如,画出恐惧的东西,撕掉等。之前的发泄类游戏,都可以处理一部分情绪。

2、 愤怒/焦虑之书

可以用来处理愤怒和焦虑的情绪,一般可能对7岁以上的孩子效果比较好。一张纸对折,做成一本书的样子。在封面,画出自己愤怒或者焦虑的时候。

打开右边,画上自己不愤怒和不焦虑的时候的样子或者感觉。最后左边,画上是怎么从愤怒到不愤怒的画面。

然后对于从愤怒到不愤怒的这幅画,可以和现实做一下联结,画中的方法,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做什么的,帮孩子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应对愤怒或者焦虑的方法。

3、 愤怒管理游戏

在孩子平静的时候和他开始约定玩这个游戏。拿一张大白纸,上面画5个大大的圆圈。和孩子约定,只要他在生气的时候,可以和父母主动表达“我生气了”或者“我现在需要帮助”,就可以把一个圆圈变成一张笑脸或者鬼脸(让孩子自己画)。5个圆圈都变成笑脸以后,孩子就可以获得奖励。

这个奖励是在孩子玩这个游戏之前,你就已经和孩子商量好的,他想要的,你也可以满足的东西,同时这个奖励是要写在大白纸,或者画在大白纸上的。最好不要是钱可以买到的东西。

另外,家庭可以设置全家的生气游戏,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做一些牌子,可以贴在身上,当某人生气的时候,就贴上。上面写着类似的“我生气了,我需要静静”“我生气了,我需要帮助”等。每个人都要贴,可以自己给自己贴,也可以其他人觉得你生气了给你贴。

儿童情绪管理心得(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3)

情绪这部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游戏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完的。这篇文章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普通的游戏,以及对于情绪的一个大概的思路:先要认识,然后可以和人去表达,发泄,最后才能达到处理和管理的程度,而且和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这种能力虽然很重要,也不能操之过急,忽视孩子的发展规律,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人的示范。那比什么游戏,都管用。

游戏只能有效一段时间或针对某个问题。游戏真正有用,是因为游戏对关系的巩固。只有亲子关系是可以持续很多久的,也是会让你和孩子之间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的。

儿童情绪管理心得(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