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祐二年(1057),来自江西的“考神”刘几,竟然落榜了。
消息传出,不仅刘几本人惊讶,举国学子都惊讶。要知道,刘几在国子监读书时经常考第一名,他的写作风格——喜用怪异之语和生僻字词——更是被其他士子效仿,形成了一股名为“太学体”的写作风气。
但坏就坏在,刘几遇上了另一个江西人:这一年的贡举,恰好由翰林学士欧阳修主持。
欧阳修向来提倡平实文风,对艰涩怪异的诗文深恶痛绝。因此,他决定,在这次科举中整治一番,凡作文有“太学体”之风的士子,概不录取。
堂堂考神,于是名落孙山。
两年后,一个名叫刘煇的江西人参加科举,并顺利走到了最后一关。
很巧,这一年的主考官,又是欧阳修。欧阳修对刘煇的文章大加赞赏,并将其答卷评为第一。
到了殿试奏名环节,当喊出“状元刘煇”时,众人循声望去,却颇觉面熟。
“这是刘几啊,他改名了!”有人认出来了。
欧阳修知道自己亲选的状元竟然就是改了名字、改了文风的刘几,一时惊愕不已。
没办法,考神就是考神。
或许欧阳修只能安慰自己说:“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谁叫咱们江西人考起试来这么牛呢。
江西风光。图源:摄图网
北宋时期,科举大兴,朝堂上曾围绕科举发生过多次争论。
最著名的一次,是山西人司马光和江西人欧阳修的争吵,关于科举录取方法是否公平。
欧阳修(左)与司马光(右)。图源:网络
司马光说,北方有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几十年来竟然连一个考上进士的人都没有,可见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实则太不公平。应该按照人口比例,给各路分配名额,逐路录取。
欧阳修对此辩驳说,科举都是匿名考试,中榜后才知道籍贯,这么公平的制度去哪里找?北方进士少,只能说明北方人书没读好,说明不了其他问题。国家考试选进士,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把最好的人才选出来,而不要搞成地区间的分猪肉。
双方各有道理,但最终决定政策走向的,是政治斗争的胜利者。
在同为江西人的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科举沿袭了全国统一录取的做法;到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上位,就开始试行“分省录取”。
即便如此,整个北宋,南方人将九成进士收入囊中,北方进士仅占10%左右。南宋时期,因为北方基本沦陷,95%以上的进士都来自南方地区。
为南方人霸榜作出最大贡献的,是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进士人数高居全国前三。
尽管从进士人数来看,江西(5328名)比福建(7043名)少了将近两千人。但从人才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江西丝毫不逊色。
两宋期间,通过科举入仕的晏殊父子、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和杨万里等人,不仅撑起了大宋政坛、文坛的半壁江山,更是直接推动了江西文化辐射到全国。
江西科举,牛的不仅是数量,更有质量。
回溯到两宋以前,江西的科举成绩并不出彩。
自隋朝始开科举,到唐朝逐步完善,三百多年间有籍贯可考的江西进士,仅仅64名,全部为唐时录取。有学者统计,唐代共开进士科263科(有说270科),取进士将近7000人。可见,这一时期,江西进士人数占全国比例还不到1%。
这也是整个南方地区在隋唐科举史上的缩影。
当时,科举最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河南、河北及山东这几个省份,产生了全国近70%的进士。尤其是西京长安和神都洛阳所在的关内道和河南道,两地作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考试政策和教育资源都倾斜在此,比别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录取名额。
唐代能考的地方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寂寂无闻。
政治本位决定录取名额,唐朝科举的公平性多少差了点意思。
不过,尽管当时江西进士人数少,但也有过十分亮眼的成绩:会昌三年(843),江西宜春人卢肇首度夺科举桂冠,成为状元;两年后,又一名江西宜春人易重,再次考得状元。
在“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的唐朝,得中进士已属不易,更何况是考上状元?而偏远的江西宜春竟然包揽了连续两榜的状元,更是让人愕然。
但这并非单纯的好运,而是江西科举崛起的前奏。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遭贬广东潮州,后改贬至江西袁州(宜春),担任袁州刺史。
韩愈。图源:网络
民国《宜春县志》称赞韩愈:“左迁来袁州,矫矫贤刺史。惠政纪丰碑,书院自公始。”韩愈到袁州后,积极兴学,发展教育。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对袁州一带好学重举风气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江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韩愈来到袁州以前,袁州只出过5位进士,而之后,出了21位进士。还曾有过一种说法,称卢肇、易重两位状元是“韩退之之教也”。越来越多人及第,激励着当地士子努力读书,读书风气愈发浓厚。
唐末,由于战乱,中原一带的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时,原来远离朝堂的南方地区,反而成为了社会相对安定的净土。不少北方人迁入江西,在此定居,为江西在接下来的科举爆发持续蓄力。
赵宋取代李唐,真正的布衣时代来了。
宋朝统治者喜好读书,在政治上,实行“崇文抑武”政策。科举制度上,在考试门槛、录取名额等各方面,朝廷尽力摒除过去世家大族对科举的垄断,让寒门学子有途径上位。
而随着大宋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江西受到的文化辐射更强。曾经因地理位置不好而经济匮乏的江西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这个改变个人和家族命运的机会。
比起唐朝,两宋年间,在中央兴学运动的推动下,江西地方官员兴建州县学:北宋,江西建州县学(地方官学)覆盖率达83%,其中13个州一级(北宋江西共78个州县)行政单位全部建学;南宋,江西新创建了14个州县学,并修建、重建或迁建55个受战火损毁的州县学。
在官学以外,政府也鼓励民间教育发展。
江西民间有责任感的士人,纷纷担当起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职责。宋代江西书院,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绝对优势。以顾宏义先生的统计为例,两宋全国书院共762所,其中江西259所,远高于第二名浙江的164所。
若是北宋和南宋对比,由于南宋理学发展,在朱熹、陆九渊等人讲学活动的影响下,江西书院的数量接近翻倍。江西书院中,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雷塘书院、豫章书院等等。
白鹿洞书院。图源:图虫创意
在政、经、文的多重利好促进下,两宋时期,江西迎来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的高峰。
根据学者统计,北宋全国进士有19071名,其中江西有1734名,占全国比例约9%;南宋全国进士有23319名,江西有3594名,占全国比例约15%。与唐朝相比,显然是质的飞跃。
江西这5000多名进士中,出了些什么人物?
晏殊,景德二年(1005)进士,官拜宰相,江西词派领袖。
欧阳修,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拜参知政事,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一扫西昆体、太学体等贫乏空虚、缺少真情实感的文学创作风气,开创了内容充实、抒情述志等文风,影响数代。
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进士,官拜宰相,主持熙宁变法,以一己之力拯救帝国财政危机,北宋最伟大的改革家。
黄庭坚,治平四年(1067)进士,虽仕途坎坷,却开创了江西诗派,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等,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文天祥,宝佑四年(1256)中进士,且为状元,为穷途末路的帝国挺身而出,以身殉国……
文天祥从容就义。图源:网络
这样一群人,创造了江西文学与政治的黄金时代,不仅给大宋,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伟大的财富。
在文天祥殉国后,宋史终于合上了无尽叹息的最后一页。
接替的元朝,不兴科举,常被称为文化荒漠。但两宋兴建的江西书院,默默为江西人的再次崛起保留了无数读书种子。
明朝开国后的前100年,江西一举超越闽浙两省,成为了全国最能考的省份。
据统计,明朝两百多年间,全国共有进士24595人,若15省平分,每省应有1639名,平均水平为6.7%。其中,考籍为江西的进士有2719名,占全国总数11%;若从原籍角度统计,则江西进士有3067名,占全国总数12.5%。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统计,江西进士人数都比全国水平高出约一倍。
在巅峰期,即明初的89年间,江西进士(938名)是同期全国进士人数(4369)的21.5%。相当于,全国每5个进士中就有1个是江西人。
从江西内部各府的角度对比,考试最牛的要数吉安府,其次为南昌府。
明代江西地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数据上看,吉安府共有进士818名,南昌有625名,两者加起来1443人,超过全省进士人数的一半。
曾经,在1400年和1404年连续两次科举殿试中,共有一甲进士6名,而吉安人包办了5名。
全国科举看江西,江西科举看吉安,是真的。
明初江西科举,为什么这么牛?
历史学者何炳棣曾指出,明初江西科举的盛况,尤其吉安府,是空前绝后的纪录:“目前只能粗略地揣测这现象或与宋代江西人文之盛不无关系。”这种猜测无疑是准确的,江西过去几百年的文化积累,是江西人在明朝初年迅速崛起的基础。
但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因素。
当时流传“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这是因为,明朝前期,江西士大夫不仅出仕者多,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吉安人)进入了明朝政治中心,在中央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永乐至景泰的八十余年间,内阁共有宰辅23人,江西人多达8人,分别为胡广、解缙、杨士奇、金幼孜、胡促、陈循、彭时和萧镒,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胡广、杨士奇和陈循为吉安人。
与此同时,江西人担任首辅的时间也很长,尤其是杨士奇,长达二十年,历经四朝统治。
可以说,江西人在明初,长期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对江西士子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鼓励。
而明初,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所开创的“台阁体”,一度统治了整个文坛。台阁体是一种以江西文学传统为内核所发展的创作风格,作家以江西文人为主。在当时,大盛的台阁体对科举考试的判卷标准也产生了影响,考官会更倾向于这种写作风格。那些从小受江西文化熏陶的士子们,自然比其他地区的考生更能写出高分答卷。
不过,江西科举从天顺朝开始,逐渐走向了没落。
从天顺初至崇祯末,187年间,共有宰辅136人,其中,仅有13位江西人,占比急剧下降。影响较大的有夏言、严嵩等少数几人,但远不及明初江西人在朝堂那般叱咤风云。江西人逐渐淡出明朝政治中心,与之对应的是台阁体的衰微,它在文学复古运动的大潮之中,逐渐被淹没。
严嵩。图源:影视剧截图
这个阶段,浙江、江苏轮番崛起,取代江西,成为全国最能考的省份。
到了清代,江西进士人数(1886),在全国人数(26849)中仅占7%,比宋、明两代都低。
而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日渐式微,直到废止,不管是进士身份,还是中国古代教育,都走向了末路,转而是近代教育的发展。
可惜的是,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江西,并没有跟上近代教育的步伐。
在战争毁城、经济封闭和书院转型缓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江西失去了与沿海地区齐头并进的机会。从此,再也不复当年“考神”的辉煌。由于存在感薄弱,这个失落的省份还被网友戏称为“阿卡林省”。
但愿,大家都记得,两宋到明初之间400多年,那个群星闪耀的黄金时代。
那个永恒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
那个还在默默蓄力、等待一飞冲天的江西。
参考文献:
[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
艾公子:《历史的暗线》,东方出版社,2022年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邓扬繁:《宋代江西科举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夏汉宁:《试论宋代江西文学家的贡献及其地域分布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吴夏平:《从学官角色看韩愈贬潮与区域文学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武杰:《江西古代教育盛衰考》,《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