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雅趣品赏】

镂刻敦煌神韵

敦煌穿越时空的艺术(镂刻敦煌神韵)(1)

胡 杨

錾金之术,非三尺之功;锲金画作,非一日而成。在平常人看来,锲金画艺术家张兆武的手中,一把刻刀赋有灵性,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使凹刻在金属板上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认为,雕刻细处彰显着技艺的高妙与精湛。

锲金画是一门孤独而又华丽的艺术。事实上,传承任何一项老手艺,都需要传承人默默无闻的坚守与付出,才能有所成就。十多年里,张兆武一直居留敦煌,在这里潜心学习敦煌艺术,将古老鲜活的敦煌壁画,融入锲金画之中,使他的锲金画一直体现着浓郁的敦煌气息和敦煌元素。

将锲金画的创作技法与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融会贯通,是张兆武一直以来的追求。他创作的每一幅锲金画,先是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在技艺上一丝不苟,达到了人物形神兼备,细腻隽永。尤其是对敦煌艺术的参悟,使他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创作的敦煌题材的锲金画,其作品蕴含着静穆、祥和、醇厚的艺术感染力,令观者肃然起敬。

我国最早的金属錾刻艺术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的青铜时代。近代锲金画源自錾花,錾刻技术日臻成熟,刀刻如写,始成为独具特色的锲金艺术。晚清、民国时期,锲金艺术曾经在文化艺术界颇有影响,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在当代,锲金画这门古老的艺术要传承下去,必须要坚持坐冷板凳。谈到多年来对锲金画的学习研究心得,张兆武说,锲金画最重要的是把普通的东西做到极致,以细微取胜。锲金画艺术的特点及创作形式有别于山水画的豪放,它所走的是一种精工精致之路,就像敦煌艺术一样,它的细腻与美,华丽与繁复,都是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的。锲金画只有追求完美和极致,才能完成一件真正传世之作。

徜徉在敦煌艺术的海洋里,张兆武的锲金画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张兆武认为,锲金画工艺并不难,难的是必须聚精会神,必须执著与坚守,这份专注,让张兆武伴随着锲金画一路成长,并获得多项殊荣。2012年,作品《雄风》获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一等奖。2015年,他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在天津滨海新区成功举办《我自西来——张兆武雕刻作品邀请展》。2018年,敦煌市授予他“飞天工匠”荣誉称号。2019年6月,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院长、雕塑艺术家季拉尔多·罗·鲁索先生,雕塑艺术家亚历桑德罗·德克尔先生,雕塑艺术家、哲学家马西莫·皮斯通先生一行,来到敦煌张兆武艺术工作室体验锲金画雕刻,交流讨论锲金画制作技艺,并收藏了作品《禅》,艺术家们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锲金画赋予高度评价。8月,意大利纸质雕塑艺术家丹尼尔·帕普利先生、雕塑艺术家福斯塔·切里扎先生、雕塑艺术家埃尔曼诺·波莱蒂女士一行,来到敦煌与张兆武相互交流学习,作品《敦煌佛手系列》被意大利艺术家收藏,并给予高度评价。

锲而不舍,金石始开。相信张兆武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敦煌的神韵,雕刻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