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杨安浜东、西不分,巷子以河浜为名,妇孺皆懂。现在东杨安浜东接通贵桥,西至西杨安浜,长约百米,宽二米余;西杨安浜东接东杨安浜,西至广济路,长二百多米,宽一米至三米左右。

古代徽州人以商贾为业。苏州是徽商的盘踞之地。旧时苏州城里的大人家祖籍来自徽州的比比皆是,有号称富甲半个苏州城的两个潘姓世家——富潘和贵潘,有纳赛金花为妾的洪钧状元家族……

苏州有哪些老字号茶叶店(曾是徽州茶商在苏州的发迹之地)(1)

徽商家族

茶叶,是旧时徽商经营的“巨业”之一。

现在杨安浜最大景观是沿街的苏州人家和玉涵堂(阁老厅),而旧日的杨安浜,徽州人开的茶叶行、窨制花茶的作坊栉次鳞比,这儿是苏州最大的茶叶市场。

大多在苏州著名的徽州茶商都是从杨安浜或者杨安浜附近起步从而成就为苏州茶行业的霸主之一。

今天,我试着跟随大家,走回明、清、民国的杨安浜。

杨安浜近邻旧时的商业繁华之地阊门,又靠近茉莉花和玉兰花的产地虎丘(花茶是苏州制茶业的传统名品),巷内的内河码头出港就能驶入大运河,通往天南海北。这儿仿佛是个天然的茶叶集散地。

苏州有哪些老字号茶叶店(曾是徽州茶商在苏州的发迹之地)(2)

东杨安浜

当年,杨安浜每日里舟船云集,货进货出,大批从虎丘运来的茉莉花和玉兰花,在这儿窨制成花茶;大批来自徽州地区的茶叶在这儿分级、包装;再一一发往苏州地区、大江南北各个茶叶行及店铺。

苏州有哪些老字号茶叶店(曾是徽州茶商在苏州的发迹之地)(3)

网络图片

民国时,杨安浜聚集的茶行不下数十家,规模10人至20人不等,有文献记载的有广盛、永丰、又新、协和正、协源祥、源丰积等,经营者全是徽州商人,茶行的制茶工人也都是徽州人。

杨安浜茶叶市场最盛时期,随近的叶家弄、小邾弄,甚至隔河隔马路的山塘街、丹阳码头、潭子里一带都是徽商开的茶行。

苏州有哪些老字号茶叶店(曾是徽州茶商在苏州的发迹之地)(4)

西杨安浜

茶叶市场也带动了阊门地区的繁荣。过去苏州城里的女人居家得多,“扬安浜”给她们带来了“外快”,拣茶叶,人手一个小篓子,四个人一块拣板,挑拣茶梗、茶片……杨安浜南来北往的客人川流不息,也给周边的饭店、旅馆、浴室带来了生气……

民国时期苏州的六大茶庄,吴馨记、吴世美、鲍德润、汪瑞裕(春蕾茶庄)、严德茂、方裕泰。其中大多茶行、作坊都在杨安浜或附近。其中被茶叶界誉为一代宗师,吴馨记经理(后为苏州茶厂顾问)王子颂;后来独资开设了兆丰茶栈、鸿兴记茶厂,事业做大了,资金厚实了,将杨安浜上的明代尚书吴一鹏故居玉涵堂(阁老厅)买了下来,作为厂房。从而使得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十年,明代苏州山塘街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幸存了下来(公私合营后,玉涵堂被并入苏州茶厂。

解放后,杨安浜的几家大茶行公私合营,成为了苏州茶厂。从此,苏州的制茶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此结束杨安浜一度繁华的历史。

随着岁更迭,杨安浜的旧日风景淡去了,虎丘也不再是今日茉莉花和玉兰花的产地了。这是或许是时代发展使然,大概念上是没有是非的。

苏州有哪些老字号茶叶店(曾是徽州茶商在苏州的发迹之地)(5)

东杨安浜通贵桥

但是,当人们翻开旧时的照片,总是对过去的风景有着偏爱,仿佛那时的岁月才是真正的“苏州”;不然,那时人们生活的艰辛是当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留恋、缅怀逝去的岁月,其实是被那份沧桑感染了、感动了,实质上是在留恋、缅怀我们逝去的流金岁月。生命毕竟是列单向的车辆,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