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00:06 王心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心怡】废水池里能养鱼,臭虾塘能变湿地公园?11月16日,环球网记者跟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主题活动媒体团来到广西北海市,实地探访北海市如何守护自己的这一片碧水蓝天。

经处理的废水可养鱼?国企带头打响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走进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北海炼化”)工厂区,引人注目的除了一个个矗立的大型油管,还有厂区内的无处不在的青葱。

“不惜成本也要做好排污工作,我们不仅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超过国家标准,这是我们作为国企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北海炼化党群工作处副处长李文勇介绍说,明年依然要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

据介绍,北海炼化作为中国石化控股子公司,坚决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勇担央企责任,把绿色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北海炼化自2012年1月1日开工以来未出现任何环境事件,过去的一年实现全部达标排放,部分指标远优于国标或者行业标准。例如:硫磺后碱洗项目投用后二氧化硫排放指标由200mg/m³降为30mg/m³,而国家标准为400 mg/m³。

北海工业园区尾水生态公园位置(北海这地儿有点酷)(1)

李文勇说, 以前废水排出后,水面上都会飘着一层油,现在经过改造后,环境更好了,经过处理的废水甚至可以养鱼。

北海工业园区尾水生态公园位置(北海这地儿有点酷)(2)

2019年,实施环保提标升级专项投资1.2亿元。已完成污水管网可视化改造、循环水及化学水排污收集治理、硫磺尾气治理提标改造、工艺加热炉在线监测、重整苯抽提罐VOCs治理、危废库提标改造等项目,已经完成清污分流排放口标准化。正在加紧实施全厂VOCs全面治理项目和达标水排放口景观化项目。

臭虾塘变湿地公园,冯家江治理工程取明显成效

冯家江是北海市主城区内最大的水系,自北向南穿过市区,上游连接一库—鲤鱼地水库、两渠—铁路明渠及三江明渠、一江。下游出海口连接两个重要区域,东边是金海湾红树林国家保护区,西边是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对于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城市中央的绿肺,它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红树林保护区、银滩以及北海全市的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冯家江片区环境受到了污染。相关治理负责人介绍,冯家江片区沿线一共有大小363个排口,其中污水及雨污合流直排口53个,雨水排口23个,养殖场排口287个,虾塘养殖面积近2000亩,养猪场约24个。仅雨污排水口,一年排入冯家江的污水就有约1650万吨,相当于每天有24个标准游泳池的污水倾泻进入冯家江。大量排入的污染物,是环境可承受总量的2.6倍,对生态破坏性极强。近几年,冯家江水质逐年恶化,长期处于劣五类,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受到侵害,生物多样性下降,对出海口的红树林保护区和银滩造成污染。

相关治理负责人告诉环球网记者,如果不马上整治,将会毁掉银滩、毁掉红树林,未来花费更大的代价也不一定能恢复。

北海工业园区尾水生态公园位置(北海这地儿有点酷)(3)

2018年3月起,北海市委、市政府启动冯家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其中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大冠沙再生水厂及补水管道、水利河道、生态修复、海绵城市、景观及智慧水系八大工程。

相关治理负责人以虾塘举例说,工程并没有采用把虾塘全部填平的传统工程做法,而是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将其中大部分改造成淡水生态湿地塘,另一部分恢复成沿海滩涂湿地。淡水塘区域建设生态护坡,选用有净化作用的多种水生植物,形成多层次植物群落,达到改造虾塘的目的。而入海口区域,水体盐度大,土壤盐碱度高。则以满足生态修复、适种、经济为原则优选树种,如棕榈类植物。

相关治理负责人还说,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建成后每年减少污水排放1650万吨,消减主要污染物1366吨,彻底消除沿线的污染,水质将达到准四类或更高标准。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形成湖库、基塘、红树、沙洲四种生态系统,保护银滩及红树林生态环境,让冯家江的城市绿肺功能更完善,使北海的水更清、海更蓝、空气更清新。

虽然项目还没有彻底完工,入目的一排排新栽种的椰树随风摇曳,一片片水塘清澈无波无不说明北海已经守住了自己的一片蓝天碧水。

责编:杨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