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玻璃瓶子风铃手工制作(树叶做成蝴蝶)(1)

小玻璃瓶子风铃手工制作(树叶做成蝴蝶)(2)

家在洛阳市涧西区武汉路社区的姜永乐是一名手工爱好者,在他的家里,大大小小地摆满了他的“得意作品”――用一片树叶做成的“蝴蝶”、酒瓶盖做成的放大镜、酸枣核做成的手钏、冰糕棍做成的昆虫笼……

今年62岁的老姜说,做这些“小玩意儿”只是图个喜欢,生活的终极目标正如自己的名字“永远快乐”,“把别人不要的废品旧物做成大家抢着要的小手工时,是我最快乐的时刻。”

30多年间,他“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不下1000件

20日上午,走进老姜的家时,他正在用磨刀打磨刚刚做好的昆虫笼。

“这个笼子是我用吃剩下的冰糕棍、涮牛肚的竹签子和废旧筷子做成的,看不出来吧?”老姜指着自己刚刚出炉的“作品”得意地说,像这样的手工品,在他的家中比比皆是,一边说着他一边介绍,“这个衣架是我用楼下捡的枯树枝做的,这个手钏是我用家里吃剩下的酸枣核做的,再看这个放大镜,想不到吧,这原本是酒瓶的瓶盖……”

小玻璃瓶子风铃手工制作(树叶做成蝴蝶)(3)

老姜如数家珍地细说着每一件“作品”的来历和创意初衷,在他看来,生活中永远都不缺少美,很多人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没有废品旧物,只有还没变成艺术品的‘宝贝’。”

在退休之前,老姜是一名门窗设计师,从年轻时就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他回忆,从他第一次做出小物件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做出的小手工已不下1000件,对于这些“作品”,凡有亲朋好友喜欢的,他都免费赠予他人。后来,收到礼物的人多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慕名登门向老姜“定制”手工艺品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在妻子心中,老姜的执着让她感动也自豪

62岁的王忠勤是老姜的妻子,也是他对手工如痴如醉一路走来的见证者。

王忠勤说,老姜看啥都是宝,有一次他们两个人和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他看中了饭店废旧酒瓶上的盖子,想带回家做成工艺品,便硬着头皮向饭店服务员提出请求,好在服务员爽快答应才避免了一场尴尬。

小玻璃瓶子风铃手工制作(树叶做成蝴蝶)(4)

还有一次,夫妻俩去爬山,结果刚走到半道儿老姜就不走了,王忠勤这才发现老姜正抱着地上的一截枯木头傻笑,看到老伴儿走近,老姜兴致勃勃地开始向她讲述自己对于这截枯木的艺术构想。“我让他把木头先放下,等我们爬完山下山的时候再拿,他不肯,他说这好东西再放下就找不到了,没辙,我和他一起抬着这块木头下山了。”王忠勤说,这样的例子举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虽然嘴上对老姜有不少“吐槽”,但在王忠勤心里,她却始终以丈夫为傲。王忠勤悄悄告诉记者,这30多年来,老姜在制作手工艺品上的钻研劲儿让她佩服也感动,所以私下里,她经常会戴着老姜亲手制作的手镯、项链外出活动,若遇到别人问起这东西在哪儿买时,她也会自豪地说一句:“这可买不来,这是俺家老公做的!”

老姜将在更大舞台“发光发热”

小玻璃瓶子风铃手工制作(树叶做成蝴蝶)(5)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手工日常,今年以来,老姜把自己的手工制作过程拍成了短视频分享在自己的抖音号“姜工乐趣”上,截至目前,103条作品已收获了1000余名粉丝、4000多个点赞。老姜说,自从拍视频以来,他在自己的账号后台收到了不少私信、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他还将把视频继续拍下去,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弘扬传统文化。

武汉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能人库”作为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创意驱动“引擎”,正在创建文明社区的综合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老姜作为“社区能人库”的一员,接下来将更多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平台上“发光发热”,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居民动手“变废为宝”,同时开设主题特色课程持续丰富居民的幸福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若馨 通讯员 王春艳 文/图)

(来源:洛阳网)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