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1)


作为推进新时代“康乐工程”的展示窗口、服务阵地和活动空间,徐汇区康健新村街道新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康乐汇”,聚焦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群团培育、社区生活四大主体功能,为新时代“康乐工程”再出发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2)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3)


负责“康乐汇”日常运营的是一名经验丰富、又不失激情的“80后”街道干部乔鏖。他曾经担任三个居民区的居委书记,连任两届徐汇区人大代表。在不断磨练中,乔鏖从社区工作的“新手书记”到社区的“领头人”“贴心人”,再到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4)


他带领社区党员和广大群众,在社区治理中尽职尽责,改变居民区“杂、旧、脏、乱、闹”的旧貌;启航运行徐汇区首家邻里汇,广泛开展社区自治、共治;疫情防控期间,化身“救火队员”、支援居民区,守护群众健康利益。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5)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6)


疫情后,曾参与“康乐汇”建设的乔鏖开始负责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并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入围奖、徐汇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群工作,乔鏖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

雷锋亭天天见 小修小补不再难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7)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同时也更好地引导党员、群众走进志愿服务——“雷锋亭”应运而生。“雷锋亭”既是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的实体阵地,为居民群众提供贴近需求的民生服务,也是志愿、奉献、共享的无形空间,践行着人民城市精神重要理念,是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先锋岗”。三年多来,“雷锋亭”开展主题活动近100场,各类便民服务近1000场,参与服务志愿者1000多人次。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8)


乔鏖认为,要把“雷锋亭”这个品牌做好做强,需要的并不是多大的阵仗,而是一份真诚为民服务的热心。“雷锋亭天天见”让小修小补不再是“老大难”,爱心理发义剪、手表维修、衣物修补、血压计校正等都是受到居民欢迎的“热门”项目。


一次,老年社区居民王阿姨手表的表扣损坏了,而这只表是远在外地的女儿用第一份工资为她购买的礼物,很有纪念意义。当多次找寻修表店无果,王阿姨便想到了上“雷锋亭”求助,乔鏖得知后便接下了这个任务。由于手表款式较老,配件比较稀少,乔鏖需要跑到专卖店进行维修。历经数次沟通与多次来回后终于将手表修复完成。


当这位王阿姨珍而重之地再次戴上这只手表,她说:“这只表带给她女儿的温暖,更是社区的温度。”后来,王阿姨也成为了中心社区学校里的志愿班长,服务好广大学员,将这份社区温度不断传递。


全年龄全服务 居民乐此不疲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一直是乔鏖和中心工作人员在努力实践探索的重中之重。如何与其他部分融合,发挥“1 1>2”的作用,人员团结、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全岗通工作要求,乔鏖及中心各位成员都开始转变单线思维,逐步调整为“融合频道”,用自身工作考虑的“1 1”,提升中心工作效率的“>2”,实现服务群众的“=n”。


而正是通过服务能级的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全年龄、全服务——从幼儿的绘本阅读到青少年的社会实践、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到中青年市民夜校、团建活动,再到老年人运动强身健体、文娱活动,都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天待不够”的地方。


当意见本上居民点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什么都有”时,大家感到需要继续努力的压力的同时,一股欣喜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9)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10)


有一天,有一条康乐书院留言吸引了乔鏖的注意,原来是家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一位吴老伯,今年已经70有余,他有几本书老是找不到买不到,他便把书名写在了留言里。乔鏖联系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回复,他们每天都会关注留言,过几天,吴老伯的“心愿”就能达成啦。


当吴老通过康乐书院的“心愿书单”项目看到了他所需要的书本时,他被工作人员细致的服务所打动。从此他成为了中心的常客,一泡就是一整天。每当他回家前,都会将周边打扫干净,书本、报刊杂志等所有物品都摆放整齐,甚至是靠垫也要恢复原位。他说:“这么有人情味,离家又近的图书馆,大家要一起爱护它!”


发现闪光,挖掘能人


康乐工程——社区居民更健康,社区生活更快乐,一直是康健新村街道工作的目标与指导方向。“康乐汇”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努力的方向。随着服务的提升,社区居民的感受度也在不断提升。美美的街区,暖暖的家园,不仅要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更要大家讲得出。


乔鏖表示:“社区生活充满着闪光点,树立身边的典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挖掘了一批社区的闪光点、闪光人:有雷锋侠、传承人、宣讲员、爱心人等,提供社区舞台,让社区能人群像不断丰满、更加鲜明。”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11)


去年受疫情影响,癌症康复俱乐部原定的年度活动场地没有着落,负责人许老师在一筹莫展之际,想起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联系了乔鏖。在了解到年度活动对于每一位癌症康复者的重要意义时,乔鏖和他详细讲解了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并一同严格按照政策完成了活动方案的修改及上报。活动当天,一位俱乐部成员这样说:每个人的生日都一样,而俱乐部年度活动这一天是大家共有生日。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12)

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感染了社区党群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大家决定将这份精神发扬光大。


目前,康健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老年)学校等多部门融合进“康乐汇”整体运营,街道11个部门的共计22个特色项目构建起全年龄全服务全天候的“康乐汇”综合体。突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文化 ”融合式发展,开启“康乐汇”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运营服务带来更多可能性。在乔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康乐汇”承载着康健人对未来康乐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愿景,继续践行社区党建品牌“康乐工程”的初心使命——“居民身心更健康,社区生活更快乐”。


雷锋亭康乐书院(雷锋亭康乐书院)(13)


来源:上海徐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