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玉石分为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玉石仅仅包括硬玉与软玉,而广义的玉石则包括的范围更广。当我希望得到资料来源的时候,我却得到了这样的留言回复: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

我不知道为何有着这样"气急败坏"的回复,也许我问到了他的软肋,或许真的没有什么确切的资料来源吧。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是喜欢玉石的,从我们的汉字的偏旁部首里面就可见端倪,那些所有与玉石有关的汉字,几乎全部都是王字旁(实际上应该理解斜玉旁,只是省略了其中"点"),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1、 环,本意为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玦,本意为环形有缺口的玉器

3、 琼,泛指美玉

4、 珏,两块美玉

所以从汉字上来讲,有王字旁(斜玉旁)的汉字多数都会与玉石有关,而且往往会指一些非常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女生的名字中,举带有很多这样的字眼,我的同学中有的叫王珏,有的叫严琼,还有古代的美人杨玉环。下图为玉环。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2)

中国的用玉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于中国是产玉大国,也造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用玉文化,但是由于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玉石的本质是,所以通常用玉石的产地进行命名,最典型的就是我国的四大玉石:和田玉(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岫玉(产自辽宁岫岩县)、独山玉(产自河南南阳独山县)、蓝田玉(产自陕西蓝田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通过外观形态进行命名,比如说绿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玛瑙(因颜色和花纹与马的脑子很像而得名)、孔雀石(颜色与孔雀羽毛的绿色相近而得名)等等,因此古人们虽然对玉石的认知非常有限,但从各种各样的玉石名称中,我们可以得知,古代所使用的玉石品种却是非常非常丰富的。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3)

后来有了文明,有了文字,有了圣人,但依然对玉石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将玉石比作君子,并有了"十一德"之说: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4)

到了东汉时期,才有了玉石的定义,出现在《说文解字》中,但仍然偏于感性: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5)

所以从古人对于玉石的概念来讲,范围非常大,只要是好看的石头,都可以称之为玉石,这也跟现代的珠宝玉石的定义不谋而合,因此古人的胸怀之大,貌似没有对玉石有"狭义"的定义。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6)

让我们再从考古的角度讲,看看各种玉石在我们国家的可以追溯到什么样的历史?在这里仅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吧。

1、北方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石范围较为广泛,包括玛瑙、水晶(现代概念为天然宝石)、闪石类玉石、蛇纹石类玉石;南方出土的主要有油页岩、绿松石、翡翠石(与现代翡翠不同)等,下图为八十垱出土的一些文物。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7)

2、距今5000-6000年的红山文化,是我们最早的文明遗迹之一,这时的人们就已经大量的使用玉石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中国第一玉龙就出土于该遗迹中。经过鉴定,红山文化中所出土的玉石多产自辽宁岫岩,包括"闪石"类玉石(现代概念为软玉),也有部分"蛇纹石"类玉石,这两类在古代全部称之为"岫玉",前者叫做"河磨玉",后者称之为"岫岩碧玉",由于闪石类玉石的硬度、韧性等等都要好于蛇纹石类玉石,因此我们也从用玉的历史上来看,当时的人们就已经能够很好的鉴别出玉石的"好坏"了。下图为中国第一玉龙。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8)

3、独山玉因产在河南南阳独山县而得名,同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非常著名的"妇好墓"中就有很多独山玉所做的玉器,元代著名的"渎山大玉海"的玉石雕件就为独山玉;蓝田玉的用玉历史有五千多年,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石就属于蓝田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让更多的国人知道了蓝田玉;玛瑙的用玉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不少贵族的墓葬中都有玛瑙玉器的陪葬品;青金石的用玉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9)

4、著名和氏璧大家都听说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来源于此,但是和氏璧只在史书中有提到,但是失传已久,现在人们只能够通过古人对和氏璧的描述来推断具体的玉质,争议也非常大,其主要的观点包括和田玉、拉长石、玉髓、绿松石、独山玉等等,但仍然没有确切的定论,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用玉是非常广泛的。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0)

再多的例子就不再多说了,从历史的用玉上来看,人们所使用的玉石种类是非常多的,除了贵重的和田玉以外,岫玉、蓝田玉、独山玉、玛瑙、青金石等等都是人们所选择玉石,玉石品种的使用范围是非常非常广泛的,并且使用的历史都非常的悠久。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1)

但是在众多的玉石中,人们渐渐的认识到了新疆和田玉的美,加上和田玉优质的宝石学性质,进而成为众多玉石中的佼佼者,根据考古发现,我们国家最早使用的"和田玉"并不是产自新疆的和田,而是来自祁连山,到了西汉中期,才发现了和田籽料,其发现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骞",而"山料"的开发确切年代实际上是在明朝。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2)

正是人们认识到了新疆所产玉石的美,才开始了大量使用和田玉,很多帝王将相的墓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土和田玉所制作的玉器,那时候的和田玉都是皇家的御用,很多皇家玉玺的材质,使用的都是和田玉,有了需求,就会有相应的工作,自此有了"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这样悲惨的故事,也正是因为玉石的开采条件极为艰苦,才确定了和田玉珍贵的价值。下图为皇后玉玺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3)

到了2003年,和田玉被称之为我们国家的"国石",象征着我们国家的玉石文化,2007年,确定将"北京奥运会"的奖牌制作为"金镶玉",动用了大量的优质"和田玉",为宣传我们国家的玉石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4)

说完了古代的用玉史,接下来说说翡翠。对于翡翠来讲,并不是"自古以来"就使用的玉石,虽然"翡翠"这一词语来源很早,在《说文解字》、《后汉书·西南夷传》中都有出现,但这些词语都不是用来形容"翡翠"这种玉石的。根据《缅甸史》记载,翡翠发现于1215年,是一位刚刚被授封为土司的珊龙帕无意中在河滩上发现的,但是并没有很快的传入中国,根据文物的考证,明朝以后才有确切的翡翠进入中国的证据,到了清朝达到顶峰,尤其是慈禧在位期间,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她的藏品数不胜数,其翡翠首饰、摆件更是人间极品,只可惜,她的这些藏品很多都不在国内了。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5)

所以说,我们国家使用翡翠的历史非常短,但是翡翠却迅速的成为了玉石之王,除了清室皇家的喜爱的因素之外,翡翠由于就有更为明亮的光泽和更为丰富的颜色所决定的。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6)

软玉和硬玉的名字出现的更晚了,而且都是外国人起的名字,19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位名叫Damour的矿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的玉器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矿物组成,一类为闪石类,是传统的新疆产的和田玉,将其称之为Nephire;另一类是辉石类的钠铝硅酸盐,主要产地为缅甸,将其称之为Jadeite。到了后来,日本学者根据和田玉与翡翠之间硬度的差异,分别将其分别翻译成了"软玉"和 "硬玉"。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7)

但是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和田玉与翡翠之间的硬度差异其实非常小,其中和田玉的硬度为6.0-6.5,翡翠的硬度为6.5-7,看看下图中6-7之间的绝对硬度图标就可以非常清楚看到了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8)

另外硬玉与软玉这样的翻译常常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就我平时的工作经验来讲,很多普通的消费者都会认为玉石只分"硬玉"和"软玉"两大类,更有甚者,有人在抖音中讲解玉石的时候表示,硬玉是指翡翠,其他玉石都被称之为"软玉"。对于玉石这样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单单的讲硬度,石英质的玉石(玛瑙、玉髓等)硬度为6.5-7,难道他们也要被称之为"硬玉"吗?另外,欧泊的硬度为5-6、蛇纹石玉的硬度为3-3.5、绿松石的硬度为5-6,难道这些玉石都要称之为"软玉"吗?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19)

面对这样的争议与误解,一些学者建议了其他不同的翻译名称,例如台湾的一位名叫"谭力平"的学者建议翻译成为"闪玉"和"辉玉",分别对应和田玉和翡翠。但是到了目前,依然沿用"翡翠"和"软玉"这两个玉石概念。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20)

如果真的提到"狭义"与"广义"之分,其实争议最大的应该是"和田玉",由于随着和田地区玉石储量的减少,并且国外其他地区相继发现了大量的与"和田玉"矿物成分相同的玉石,因此在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应该以矿物组成来进行命名,因此国家标准规定,"和田玉"不再具有产地意义,只要以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为主的玉石,全部定义为"和田玉"。所以才有了"狭义和田玉(专指和田地区所产的玉石)"以及"广义和田玉(泛指一切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的玉石)"这样的说法。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21)

关于和田玉的定义,很多玉石的从业者心有不甘,因为"和田玉"是我们国家的国石,为什么要将外国的玉石掺杂进来呢?另外,新疆和田地区所产的软玉,其性质明显要好于其他产地,其宝石学性质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况且储量更少,其价值应该更高。因此国标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22)

但是对于产地的鉴定,现在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科学的进步总是要拿"数据"说话,也就是说一定要"定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关于和田玉产地的鉴定主要是靠感官上的感受来进行鉴定,目前是数据积累还不能达到"定量化"的要求,所以我们期待着有关和田玉产地鉴定的国标出现,同样期待着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中,有产地这一项。

玉石为什么不能分软玉和硬玉(软玉和硬玉都外来的名词)(23)

好了,这个问题就分享到这里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私信和关注。

主要参考资料:《系统宝石学》、《中国玉文化》、《和田玉与中国文化》、《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中国玉石文化的千年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