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儿时成长在一个严厉的家庭,或是爸爸与妈妈其中一方很严厉的家庭环境,我们只要犯一点错误或做出一些他们不希望看到的行为,就会受到打骂或惩罚。虽然有时候自己可能意识不到,觉得这只是对父母的敬畏,殊不知在心底里,自己是害怕甚至是恐惧父母的。这种感受还会延伸至我们周围其他的人,比如爷爷、叔叔或是小学班主任。

在我的童年时期,可能是因为生活上的压力,我的爸爸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儿时他总是和我妈妈吵架,我也一直都有些怕他。不过他并不是那种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打人的爸爸,我也能明显感受到他对我的爱护,但是当他严厉起来的时候,我就会十分害怕,因为我小的时候总是调皮,所以也经常被打骂。

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只要学生犯错误,老师是真的会动手打,虽然并没有打的多狠,但是他那一脸严肃的表情,让我整个小学时期都感到害怕。所以那个时候,我看到自己的爸爸和班主任,都是同一种害怕的感觉,虽然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恐惧心理。

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上可能会有一些懦弱。现阶段,当我们长大为人父母之后,我们不再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了,科学育儿取代了传统的惩罚式教育。可即便如此,由于我们儿时受到的惩罚式教育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我们有时还是会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惩罚。儿时受到惩罚较多的家长尤其如此。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反抗、叛逆、对自己恐惧、害怕与他人接触,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一下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对孩子是不是过于严厉。

孩子说害怕你会有什么反应(当孩子说害怕你时)(1)

有一次我和孩子妈带大宝去医院检查身体,在排队看病时遇到与我家大宝差不多一位小朋友,当这位小朋友的妈妈让她和我家孩子打招呼时,那位小朋友就一直躲在她妈妈的背后。在后来两位妈妈的聊天中得知,她家小朋友之前并不这样,而是很活泼的一位宝宝,活泼到甚至是有些吵闹,所以在家里的时候,只要她一活跃,换来的则是家长严厉的斥责,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安分下来,甚至演变成了害怕与他人沟通的性格。

在我刚刚做爸爸的第二年,我并没有意识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者家长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去教育孩子。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就无法产生积极有效地行动,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我潜意识里惩罚式的教育就呼之欲出,只要孩子一不听话,我就会吼她。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宝偶尔就会说出“我害怕爸爸”,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孩子的情绪问题,我只是认为她在说着玩或回忆到了我的惩罚就随口而出,而我的解决方法也只是笑着对她说不用害怕爸爸。我并没有发现,这种想法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孩子心中。

当我在了解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及孩子对我的恐惧。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很少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了。

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突然回想起,年少时的我,也对自己的爸爸产生过恐惧的情绪,也对我的妈妈说过这样的话。可受到当时环境的限制,并没有人能够疏解我心中积压的这种情绪,导致我一直认为,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并没有发现这是一种异常的情绪。

如果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无法捕捉到孩子发出的信号,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他们。

*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