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老年人

大家会习惯性地想到广场舞、城市暴走团,或者带孙子

但是

就像你以为年轻人有很多活法一样

中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可一点不比你少

比如

玩“牛九牌”

听到这个名字,很多小伙伴可能会一脸懵

“牛九”?什么东西?

不在我们对“玩牌”的认知概念里好么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

你跟我说斗地主、干瞪眼、双扣、炸金花、拖拉机、扬沙子、吃面包、黑毛驴这些我还知道

不仅知道

还能说个三天三夜

(仿佛暴露了什么……)

可是说这个我没听过更不会玩的牌

这就欺负年轻人了是不

其实

“牛九”是一种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牌类游戏

牌型是细长的长方形

上下是点数,中间是图案,很有特点

莎小妹小的时候还见一些老爷爷玩过

如今很少能见到了

——直到莎小妹最近又见到

才发现它还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必需品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2)

(怎么证明是必需品?莎小妹跑去采访的时候,有个老爷爷都会因为我们打断了他的玩牌思路而发火,是真的发火……)

那说到底

牛九到底是个啥?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3)

起 源

关于牛九牌的起源,有一则流传在河西走廊的传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很迷信,一次他去请教一个高僧,算算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在皇位多少年。高僧当时没有立即回答,过了几天送给了皇帝一副纸做的葉子牌,“葉子”二字分开来看就是“二十世李”,就表示李姓可做二十世的江山。

在唐玄宗的推广下,这种牌就流传开来。

后来,葉子牌几经改进,制作材料也有了相应的进步,为了携带方便,大都用牛皮做成,葉子牌的叫法也不一,或为牌九,或为花牌,在西北,人们又管它称为牛九牌。

后又有人在其牌面上绘制精美图案以作装饰,常见的有“水浒葉子”“博古葉子”“琵琶记葉子”“三国志演义葉子”等等。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4)

花 色

地眼:2点,扑克牌用2代替(去4时用A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5)

串六:6点,扑克牌用3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6)

板凳:4点,扑克牌用4代替(去4时用2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7)

喜儿:又分为合三(3点)和合六(6点),各两张,扑克牌用红5和黑5分别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8)

锤六:6点,扑克牌用6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9)

锤七:7点,扑克牌用7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0)

红八:8点,扑克牌用8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1)

牛儿:又分为牛八(8点)和牛九(9点),各两张,扑克牌用红9和黑9分别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2)

梅十:10点,扑克牌用10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3)

花十:10点,扑克牌用J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4)

虎:11点,扑克牌用Q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5)

天:12点,扑克牌用K代替。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6)

牌 型

单张牌时,以点数大的吃点数小的,同点数不可互吃。

对儿牌时,除喜儿和牛儿牌型较为复杂外外,其他都是以点数大小吃牌,喜儿和牛儿要分公母,即以喜儿为例,两张合三或合六成对,为母(喜儿对),此时母(喜儿对)可被大于其点数的其他对儿吃,相应可吃小于其点数的其他对儿。若以合三和合六各一张成对儿,则为公(喜儿对),此时公(喜儿对)不可被其他对儿吃或吃其他对儿,可占两叶牌。母(牛儿对)和母(喜儿对)相似,公(牛儿对)时,于天对儿同大,不可互吃。

三张牌(牛九称“按子”)时,各地打法不同,有地方算三喜儿和三牛儿,即三喜儿不可吃牌或被吃,三牛儿和三天同大。而有些地方不算,即按子只按点数吃牌。开牌时应事先约定好。

鱼儿牌,地眼、串六、板凳各一叶组合称一鱼儿,相应存在双鱼儿、三鱼儿、四鱼儿。

摆儿牌,红八、梅十、天各一叶组合称一摆儿,相应存在双摆儿、三摆儿、四摆儿,摆儿吃鱼儿,可以说鱼儿和摆儿为同种牌型体系。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7)

玩 法

一般为三人为一局牌,四人玩时,其中一人休息。开牌时,扳点数,谁大谁是头家,依次二家、三家。

玩牌时,三人每人拿牌16张,应注意,发牌时整副牌置于中间,由头家开始依次拿一张牌,不可由一人发牌,拿牌是玩“掀牛九”的重要过程。

打牌时,当有人出牌6叶或以上即为赢(被吃后不算入牌数)。三人共可打满16叶牌,若其中一人打出11叶,称“朿(cì)牌”,即其他人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头家若没有牌出,或出牌6叶以上时,头家可扣牌,不打。二、三家可叫掀牌,掀牌时,掀家必须先贴牌,即之前出了几叶牌贴几张牌(被吃的不算入牌数)。上家出牌后,下家如有大牌,必须吃。

头家够6叶牌或6叶以上时,二家提出要掀牌,够6张算赢,即头家二家都赢,三家输。若掀牌失败,则掀牌者承担所有输牌后果。三家也可掀牌,不过容易被二家算计,导致输牌。

你们学会了吗?

难道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这个游戏江湖上失传已久)(18)

牛九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牛九牌作为一种古老的博戏,渗透着十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副牌有48张,涂红黑两色,组牌有公母之分,四人入局,分坐东南西北,轮番当头揭牌,所掷牌覆于桌,未下牌仰于手。

这与董仲舒所言“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在五行”不谋而合,二仪四象,五行八卦都蕴含在牌理之中了。将牛和九二字组合,既是五行和合,又是以农立国,以牛劝耕的农业愿景的寄托。

其次,在人们对于这种古老博戏的长久运用中,产生了一整套系统的打牌理论,如“头家打对不吃鱼”“供五不输二”“三牛底下打一对”等等。从这种理论中,我们又可以看见古老的中国军事文化,分分合合的战略,根据牌势随时做出的决定,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其乐无穷。

怎么样,今天张姿势了吧

最后,再给大家来点干货

莎小妹特从一位老爷爷手中要到他多年玩牛九不输的秘密口令

现在就告诉大家

会不会,就看个人悟性了

底家掀,单叶子撺;

二家掀,三付子端;

天对底下打对子,后悔一辈子;

供五不输二;

有长不耍短;

对6幺7,掆天爷的木掀;

陆草站店,底家木看;

量子吃量子,扫的没样子;

三天抹了帽,心中发了燥;

天分牛母虎钻山。

除了老年人

莎小妹在玩牌现场还见到一些年轻人

他们大多是外地来兰务工的青年

每天干完活后

想找点又能娱乐又不花钱的乐子

“牛九”便成了一个选择

他们在农村的老家

至今还流行着这个牌类游戏

牛九也曾构成我们祖辈、父辈童年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但到我们这一代

几乎没有什么小伙伴会玩了

怎么样

会玩的小伙伴们举个手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