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 黄州 宋代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1)

创作背景:

《送胡邦衡之贬所》作于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胡邦衡反对秦桧的妥协投降政策,上书高宗请斩秦桧,秦桧大怒将胡邦衡贬往新州(在南海边)欲置之于死地。据岳珂《程史》载“胡忠简铨既以乞斩秦桧掇新州之祸,直声震天壤,一时士大夫畏罪箝舌,莫敢与立谈,独王卢溪庭玮诗而送之”。

王庭珪简介: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性伉厉,为诗雄浑。乾道八年(1172)病逝,终年92岁,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胡铨撰写墓志铭碑。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个性刚直,辞官归隐,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一注释:

囊(náng)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奏折闯过关卡送达朝廷,恰好这天虎豹被关禁闭。

胡邦衡:胡邦衡,字邦衡。囊封: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秘密奏章,都用囊装起,以防泄露,也叫封事。九重关:指朝廷。清都:古代神话中上帝住的地方,据说清都共有九道门,南虎豹把守。

百辟(bì)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百官们惊恐地看着密奏,却没有几人为怯懦羞愧。

百辟:朝中大臣。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duò)南州瘴(zhàng)海间。

胡邦衡公忠义心名高北斗,却身堕南海边毒瘴之地。

瘴海:有瘴气的(恶性疟疾流行的)滨海地区。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招贾生还。

用不着几年后公正评议,朝廷会将胡公重新召回。

贾生:汉代贾谊,谪居长沙。

王庭珪的主要作品有:

二月二日出郊、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一、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等。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一》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